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佛山禅城紅太陽幼兒園

佛山禅城紅太陽幼兒園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11 10:03:03

佛山禅城紅太陽幼兒園(佛山市禅城區石灣第一幼兒園)1

幼兒園概況

佛山市禅城區石灣第一幼兒園,創辦于1983年,是禅城區教育局主辦的幼兒園、佛山市禅城區石灣第一幼兒園學前教育發展共同體領銜園,現有教學班18個。幼兒園遵循“讓孩子快樂每一天”的辦園宗旨,在“悅·陶”的教育理念下,以美術教育為特色,以陶藝教育為亮點,引導孩子去領略自然、感受生活、體驗人生,實現促進孩子體、智、德、美等全面和諧發展目标,曾獲“禅城區教育系統先進單位”“禅城區品牌幼兒園”“禅城區優秀共同體領銜園”“禅城區教育系統先進黨支部”等稱号,科研成果曾獲廣東省中小學教育創新成果二等獎。

佛山禅城紅太陽幼兒園(佛山市禅城區石灣第一幼兒園)2

園長鄭雅

園長檔案

鄭雅,從事幼教32年,現任禅城區石灣第一幼兒園園長,系廣東省中小學教師資格面試官、佛山市評估專家、禅城區學前教育專業委員會教研部主任、禅城區學前教育質量評估專家、陳村鎮教育局學前教育保教質量提升項目指導專家等,多篇論文獲省、市、區一等獎并發表在《新課程研究》等期刊,曾獲“廣東省南粵優秀幼兒教師”“佛山市家長學校創建工作先進個人”“禅城區優秀共産黨員”“禅城區先進教育工作者”“禅城區教育科研先進工作者”等稱号,多次受邀到廣州荔灣區、順德陳村鎮等地作講座分享、入園指導等。

佛山禅城紅太陽幼兒園(佛山市禅城區石灣第一幼兒園)3

佛山禅城紅太陽幼兒園(佛山市禅城區石灣第一幼兒園)4

植物園

佛山禅城紅太陽幼兒園(佛山市禅城區石灣第一幼兒園)5

運動區

巧手創意,妙趣橫生。揉搓、壓扁、團圓……石灣第一幼兒園(以下簡稱“石灣一幼”)的陶藝室裡,老師正在引導着孩子們将手中平淡無奇的泥土變成一件件精美藝術品。左捏捏,右搓搓,将渾圓的腦袋、機靈的眼睛、靈巧的四肢組合起來,從最簡單的小兔子“湯圓”,到千姿百态的粵劇人物、多種多樣的鳥獸飛禽,聰明伶俐的孩子們在小小陶藝室裡面發揮着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出一個陶藝大世界。

文化為手,塑人成才。基于對傳統文化在孩子們成長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的深刻理解,石灣一幼以陶土文化為載體,以石灣陶塑技藝為切入點,以“悅陶”課程為基礎,主動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産融入課堂的實踐,形成了全面完整的文化潤德教育。

“以陶藝教育為亮點,讓孩子帶着文化美、藝術美的眼睛去觀察世界、感受生活、獲得知識、體驗成長,從而達成‘讓孩子快樂每一天’的宗旨。”園長鄭雅興緻盎然地介紹。

匠心獨具,童趣園舍别樣美

作為以“美術教育”為特色的幼兒園,石灣一幼的園區建設通過精心設計,成為了各種“美”的荟萃,藝術美、童趣美、創意美、自然美……教學樓裝塗為顯眼而大膽的粉色,營造出園區活潑、陽光的氛圍,符合孩子們天真童趣的心理。大型玩具場裡,爬梯、高低杠、玩沙區、玩水區……這裡是孩子們玩樂的天地。每處活動區還裝點上了不同的裝飾品,比如玩沙區就被裝點成了海岸,一艘紅白小船擺在了“沙灘”上,木制隔闆上有海星、救生圈,還立着可愛的鴨子。

“我們的戶外環境圍繞着自然、和諧、美去打造,每個區域、每個角落都是孩子們專屬的樂園,可供他們去玩耍、嬉戲。”鄭雅如是說。

屬于孩子們的小天地,還有動物角、攀爬牆、植物園、夢想牆、小劇場等。牆畫呈現出幼兒的繪畫風格,搭配大膽的撞色,用孩子的手法畫世界,讓每一個角落盡顯童趣的同時,充滿了藝術的氣息。環形走廊也表達着美術教育的特色,走廊中間的空地擺放着大型玩具,條條綠葉從空中垂下,盎然的生機填滿了整個園區。小劇場裡,孩子們經曆了大大小小的音樂表演、舞蹈表演、朗誦表演,這個帶有星星背景的小舞台仿佛正是孩子人生大舞台的起點。

陶藝室裡,栩栩如生的動物、迥然有異的人物、稀奇古怪的器物……孩子們充滿創造力的作品擺滿了展示台,彰顯着石灣一幼“悅童心、陶智趣”的陶藝特色和“愉冶全人”的理念。以美育人、以陶育品,這一片充滿藝術氛圍的園區,成為孩子們放飛夢想的起點。

佛山禅城紅太陽幼兒園(佛山市禅城區石灣第一幼兒園)6

教師陶藝培訓

春風化雨,悅陶教育伴成長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石灣一幼秉持着“讓孩子快樂每一天”的辦園宗旨,用潤物無聲的方式,讓孩子在藝術的熏陶下茁壯成長。作為以美術教育為特色的幼兒園,如何尋找美育的突破口呢?

“陶有石灣”,作為全國十大名鎮之一,石灣鎮向來享有“陶都”之美譽,擁有深厚的陶文化積澱。基于石灣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石灣一幼自2000年以來,将陶藝植入美術教育,結合自身辦園宗旨,構建了“悅陶教育”理念,即珍重孩子的童年,讓孩子在身心愉悅的教育環境中陶冶情操。

陶“始于土”,在親近泥土和自然的過程中,孩子不斷積累感性經驗,在陶藝制作中放飛思維情感、體驗創造成就感。石灣一幼不僅通過課堂學習讓孩子們了解陶文化,還組織孩子們走出幼兒園,遊古廟、訪古竈,認識家鄉文化,在文化的熏陶中增長見識、提升技能、浸染品格,從而獲得身心的全面發展。

在陶藝教育的探索中,石灣一幼不斷提升陶藝課程水準,全力打造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陶文化”教育品牌,形成了以“全人教育”為理念、以“陶匠精神”為核心、以陶特色帶動全面發展的園本課程,并且取得了亮眼成果:廣東省級課題《通過陶藝活動提升幼兒學習品質的策略研究》獲佛山市“十三五”教育科研優秀課題成果二等獎;佛山市新課程項目《打造“悅·陶”園本文化 培養健全人格兒童》獲廣東省幼兒園特色建設方案交流展示活動二等獎;還在佛山市課程案例評選中獲得一個特等獎、三個一等獎和兩個二等獎。

佛山禅城紅太陽幼兒園(佛山市禅城區石灣第一幼兒園)7

“陶文化教育是我園始終如一的辦園特色,目前‘悅陶’課程的建設已見成效,未來我們定會将這一特色品牌走深、走實、走遠。”鄭雅滿懷信心地表示。據悉,2019年石灣一幼已經和香港元朗、屯門區幼稚園初步達成締結姐妹園的意向,未來将進一步發揮輻射引領效應,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乃至更多地區的陶藝教學交流與教育品牌建設。

輔車相依,領先合力齊步走

“千人走路,一人領頭。”多年辦園經驗厚積薄發,石灣一幼不僅形成了成熟的辦園理念和鮮明的課程特色,還作為三屆學前教育共同體領銜園,挑起了教師培訓、科研實踐、示範引領的擔子,帶領着月亮灣幼兒園、東方綠洲幼兒園、樂培幼兒園、育英幼兒園等10所共同體成員園,攜手奔向學前教育發展的快車道。

步步為營,不辱使命。在每一屆任期,石灣一幼都會圍繞特定的幫扶主題引領成員園同進共行。在第二屆任期,石灣一幼以課題研究為抓手,手把手指導每一間幼兒園開展課題立項、研究、結項等工作。2018年石灣一幼帶領成員園積極參與“幼兒園教育小(微)課題交流研讨會石灣專場”,東方綠洲幼兒園和月亮灣幼兒園均有獲得區級立項,整個石灣一幼共同體是當時獲得立項較多及覆蓋面較廣的共同體之一。

接任第三屆領銜園以來,石灣一幼計劃幫助其他成員園打造自己的特色課程。鄭雅表示:“任何一個幼兒園都是與衆不同的存在,因此園本課程需要因園而異,而非如法炮制。”為了進行更有針對性、有效性、持續性的幫扶,石灣一幼采取每園一策的輔助方案,在各個成員園開展實地調研。結合“文化潤德”——非遺特色的德育課程體系項目,石灣一幼首先對共同體内的幼兒園教師進行培訓,解讀項目目标和實踐内容,鼓勵共同體内幼兒園積極參與項目實踐。其次,與成員園共同學習園本課程建設的相關理論,認識園本課程和課程園本化,為實踐的開展奠定理論基礎。最後,通過一對一實踐指導,以自身的成功案例為參考,指導共同體内幼兒園結合本園實際,開展各具特色的課程探索,促使成員園課程向特色化、縱深化發展。

佛山禅城紅太陽幼兒園(佛山市禅城區石灣第一幼兒園)8

師資引領,更上層樓。為促進共同體的幼教整體水平更上一個台階,石灣一幼不斷挖掘和共享教師培養方面的優質資源,多措并舉,積極支持和引領成員園教師提高專業素養。

其一,組織參觀交流活動。帶領成員園教師們實地參觀了深圳市寶安區興華幼兒園、珠海市香洲教育幼兒園等幼兒園,學習了解優秀教師們的教育教學經驗,從而提升各園的保教質量。其二,開展科教共研活動。教育科研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是提高保教質量的關鍵。石灣一幼切實發揮領銜園的輻射引領作用,多次開展共同體教研成果展示交流活動,鼓勵和幫助成員園教師們加入到教育科研的行列。第三,提供專業展示平台。舉辦“石灣一幼發展共同體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大賽”,通過說課、現場答辯、才藝展示三個環節考察教師們的專業能力,為成員園教師們提供增強專業素養和表現專業能力的大舞台。

佛山禅城紅太陽幼兒園(佛山市禅城區石灣第一幼兒園)9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這是鄭雅恪守不渝的座右銘,也是她始終奉行的辦學信念。作為石灣第一幼兒園的園長,她不忘奮楫笃行、立己達人,争做師生們的榜樣;作為共同體領銜園的園長,她同樣引領先行、凝心聚力,以高标準、高質量攜手成員園共同成長。

佛山禅城紅太陽幼兒園(佛山市禅城區石灣第一幼兒園)10

佛山禅城紅太陽幼兒園(佛山市禅城區石灣第一幼兒園)11

薪火相傳,文化潤德全發展

文化為基,立德為根。近年來,基于廣東新課程項目“文化潤德”——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幼兒園德育課程體系建設,禅城區各幼兒園相繼開展了非遺項目系列課程活動。身處石灣陶文化藝術中心,以陶藝課程為特色的石灣一幼亦然走在課程建設的前列。早在2008年深入研究陶藝教育之時,石灣一幼就嘗試将剪紙、木版年畫等佛山傳統文化藝術融入課堂教育,多年來勤奮探索,開展教研活動,提高教師的審美格調和教學創新能力,同時動員孩子開展剪紙、舞獅、武術等交流體驗活動,體會傳統藝術之美。

石灣一幼的“悅陶”特色課程源自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鄭雅表示:“在非遺德育課程體系建設的研究過程中,我們以兩條主線開展課程實踐,分别是走訪陶文化基地和探訪陶藝人。”此外,石灣一幼積極組織“非遺文化講解進校園”。2021年6月,“陶瓷活化石”南風古竈運營助理、全國研學導師蘇桂珊受邀到石灣一幼宣傳講解陶藝文化,提升教師的“陶文化”知識儲備,為“悅陶”課程的開展奠定堅實基礎,助推“悅陶”課程建設往更加特色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在課餘時間,石灣一幼還組織了親子遊活動,帶領孩子們探尋南風古竈的風情,親身體驗原汁原味的非遺傳統文化。

非遺課程體系的建設過程中,石灣一幼始終保持着互相學習、不斷進步的姿态。在禅城區非遺課程實踐與指導研讨活動和非遺德育課程體系建設第八場項目推進會議上,鄭雅不吝分享了石灣一幼“悅陶”課程的經驗和做法,務求共同體幼兒園能夠戮力同心,推進禅城區幼教水平更上一層樓。

“美術可以表見文化,美術可以輔翼道德。”美的教育貫穿于石灣一幼的辦園理念和教學實踐,萦繞在園區的每一處建築和裝飾中,深深植入了教師和孩子的心中。在美術教育的大方向下,石灣一幼用色彩豔麗的畫筆裝點園區,用質樸厚重的陶土栽培孩子,用堅韌牢固的系帶連接學前教育共同體。

讓每一顆童心在藝術和快樂中體會生活、激發成長;讓每一雙小手在與美的接觸中享受學習、發展自我;讓每一雙幼腳在文化河流的岸邊踏下足迹、演繹生命,這是石灣一幼辦園以來始終堅守的理念和初心。

“孩子們的笑臉、挑燈伏案的身影、緊張激烈的比賽、成功努力的收獲……一幀幀難忘的鏡頭,正是我堅守教壇的動力和源泉。”回憶多年幼教生涯,鄭雅深情地表示。“初心不改,笃行緻遠”,石灣一幼未來也将秉持“讓孩子快樂每一天”的辦園宗旨,為無數個孩子的未來插上藝術的翅膀、搭建追夢的舞台。

文/劉曉雯

來源/《南粵名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