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坐月子,絕大部分人認為是一個月,也就是30天。
其實,這是不對的。
從科學的角度講,坐月子的時間應該是42-56天,也就是說至少要坐42天。這是因為女性懷孕之後,子宮從原來的50克一直增長到1000克。
在這一過程中,骨骼肌肉、頸椎韌帶、以及腹腔内的器官都會相應受到影響,而坐月子就是為了通過調養和休息,讓身體各處恢複原狀。
當寶寶出生之後,子宮就會以每天12厘米的速度,迅速開始收縮和下降,通常在7天左右子宮就可恢複至原來的形狀。
在10-14天後子宮會完全降至盆腔内,4周子宮就會恢複到正常大小,但子宮壁徹底愈合需要6-8周時間。
并且,在子宮逐漸恢複的過程中,身體各器官和骨骼也會逐漸恢複。
所以,從這些角度來看,坐月子維持在42-56天還是有科學根據的。
那麼問題來了,是不是坐月子時間越長越好呢?
有些媽媽坐2個月、3個月的月子,反而對身體健康不利。
長時間卧床,身體缺乏活動不僅會影響産後的盆骨恢複,同時還會導緻肥胖的出現。
更重要的是,若長時間卧床不活動,還容易讓靜脈血栓找上自己,一旦血栓脫落随着血管進入肺部,甚至還可能導緻肺栓塞出現。
除了坐月子時間外,以下誤區也是媽媽們容易犯的:
1、飯菜不能放鹽
産後媽媽出汗比較多,鈉離子會随着汗液流失。
長時間不補充鹽分的話,容易導緻體内水電解質失衡,甚至還會誘發低鈉血症。
雖然産後應以清淡為主,但菜裡的鹽是可以正常放的。
2、産後越晚下床活動就越好
産後長時間不下床活動,不僅不利于子宮恢複,還會增加下肢靜脈血栓的風險。
所以,無論是順産還是剖腹産女性,都應盡早下床活動,通過适當活動更有利于子宮收縮和惡露排出,但是需注意避免劇烈運動。
3、不能洗頭洗澡刷牙
月子期間媽媽們容易出汗,同時還有乳汁分泌和惡露排出,很容易滋生細菌、誘發傷口感染。所以應摒棄老一輩坐月子留下的糟粕,即便是月子期間,也應注意個人衛生。
不過要在洗頭洗澡時候注意保暖、以淋浴為首要選擇。
坐月子是女性第二次改變體質的機會,不僅是身材恢複,還有内髒、體能、生育、健康恢複的一個過程,一定要科學哦。
關注【家家月嫂】,你想了解的孕期知識、産後護理、育兒成長、月子護理(找月嫂、育嬰師、催乳師)、産後護理等,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讓你和寶寶更舒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