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生了二胎之後做了全職媽媽,每天盡心盡力把孩子照顧好,但總有力不從心的時候。昨晚她就在群裡吐槽:自己感冒有些低燒,看着2歲的老二翻出來的滿地玩具,實在收拾不動了,就請已經上四年級的老大幫忙。
結果老大直接冷冷怼回來:“又不是我弄的,憑什麼讓我幹啊!”
這句話直接把小美說愣了,半天緩不過來。把老二哄睡着之後,她越想越委屈,自己全心全意的愛着兩個孩子,自己百分百的付出,怎麼在孩子眼裡就變成了“理所當然”?難道真是“慈母多敗兒”?
許多家庭教育專家都曾建議,孩子三歲以後,父母可以把愛收回“三分”,隻給“七分”就夠了。
升米恩,鬥米仇
國外某慈善機構曾進行過這樣一項調研,對兩組貧困兒童給予不同的捐助内容。
其中一組孩子獲得全面捐助,包括學習所需和衣食住行的所有費用,孩子們靠着不菲的捐助過上了“好日子”;而另一組孩子僅定向捐助學費,他們依然過着困苦的生活,隻是能吃飽、不會辍學罷了。
幾年後,捐助項目結束,兩組孩子的反應卻耐人尋味。
獲得全面捐助的孩子對項目結束感到憤怒,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窮就應該得到捐助,“有錢人又不在乎這點“。
而另一組收到定向捐助的貧困孩子,卻對捐助項目充滿感激,并積極的投入到經濟自立的努力中,許多早就有了自立能力的孩子,還會提出提前結束捐助項目,以幫助更多的貧困兒童。
中國古代有個寓言叫“升米恩,鬥米仇”,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給一個需要幫助的人一升米,他會感激你的恩情,但是如果給他一鬥米(一鬥等于十升),恐怕就成了仇人了,因為他認為你給他米是理所當然,而且應該給更多。
在經濟學裡有個遠離可以很好的解釋這種現象:邊際效益原理。
愛的邊際效益遞減邊際效益:是指其他投入固定不變時,連續地增加某一種投入,所新增的産出或收益反而會逐漸減少。
簡單的說,如果孩子偶爾吃到一次“冰棍兒”,他會覺得特别開心。但如果每天給他一根,“冰棍兒”能帶來的快樂就減少了,孩子要吃“哈根達斯”才能開心起來了。
邊際效益原來是經濟學裡的一個概念,卻能夠很好的解釋孩子的這種“把愛看作理所當然”的心理現象。就跟“冰棍兒”一樣,“愛”也有邊際效益。
“愛”的邊際效益原理至少揭示了兩個現象:
1、邊際效益遞減:當滿滿的愛形成習慣,孩子對愛的感受就麻木了,他會要求更多的“愛”;
2、由奢入儉難:一旦因為某些原因,讓形成習慣的“愛”有了變化時,比如:媽媽沒力氣做飯,讓孩子自己湊合一頓;孩子會産生剝奪感,繼而感到憤怒。
所以,小美雖然每天辛辛苦苦的打掃家務,給孩子安排營養可口的飯菜,甚至連水果都削好皮,可是孩子卻并沒有感受到來自媽媽的關心和愛護,而是把這一切看作理所當然。而當媽媽因為生病而需要孩子幫忙的時候,孩子又因為“習慣被打破”,而拒絕幫忙。
小美對孩子滿滿的愛,卻養出了“白眼狼”,真是應了那句“慈母多敗兒”呢!
孩子是媽媽身上掉下的肉,哪個媽媽不是全心全意的愛着孩子?但是家庭教育專家們總是建議,收回三分愛,放在自己身上。這樣才能教育出懂愛、懂感恩的孩子。
餐桌上收回“三分愛”記得有次買了幾塊小蛋糕,家裡每人一塊。外婆看孩子喜歡,就把自己的也留給寶寶。
“你怎麼把外婆的蛋糕也給吃了?”我阻止孩子。
“外婆不喜歡吃蛋糕!”孩子吃得理所當然。
其實我知道,外婆最喜歡吃甜食,隻是因為太愛孩子,所有東西都先讓孩子吃個夠。但從孩子的反應看,他并沒有感受到這樣的無私與愛,他隻覺得這一切理所當然。
顯然,“多吃一塊”的愛已經太多了,愛的邊際效益已經減少到孩子無法感受到。
從那次開始,我嚴禁外婆把蛋糕分給他,并要求孩子拿東西吃之前,必須先問問老人、父母吃不吃。寶寶還為此哭過幾次,但因為我的堅持,孩子漸漸就習慣了這樣的行為方式。
前幾天,買了他們喜歡的三文魚,孩子吃了一些就停下了,還特别問我:“媽媽怎麼沒吃多少?”
總結:滿滿的把所有好吃的都給孩子,孩子覺得“理所當然”,但當你收回“三分愛”,孩子反而懂得了觀察和關心。
遊戲中收回“三分愛”
有個幼兒園老師曾經跟我提起,有些孩子一點都“輸不得”。僅僅因為自己的畫沒有被老師表揚,她們班的一個孩子就哭個不停。
許多父母在跟孩子玩遊戲的時候,為了照顧寶寶的情緒,永遠是“輸家”。這确實保護了孩子的自信心,但這種對“赢”的邊際效益,讓孩子不能面對任何失敗。
《熱鍋上的家庭》裡有這樣一個案例:一位60多歲的心理咨詢師在跟一位十幾歲的咨詢者治療溝通時,有意的跟他“打了一架”,并要求孩子父親跟孩子回家也這樣打一架,因為否則孩子就要得“妄想症”了。
打架過後,孩子驚訝的發現:原來爸爸比我有力量!我原來以為自己比他厲害多了,結果竟然打不過他!
因為父親的愛,讓孩子每次跟父親遊戲時都取得了“勝利”,這樣滿滿的父愛,不但沒能傳遞給孩子,還讓孩子産生了“老子天下第一”的誤解。
總結:跟孩子的遊戲,輸三局赢兩局,讓孩子了解到父母的力量,才是正确的方式。
教育中收回“三分愛”
上周的媽媽沙龍裡,談到要讓孩子直面自己行為的“邏輯後果”。讓他感受到磨蹭就會遲到,而不是不停的在孩子耳邊唠叨,幫他“快點”。
有位媽媽為難的提出:“有時候你明知道他錯了,明知道會有怎樣的後果。這時候也讓他自己去撞牆嗎?我真的舍不得!”
許多媽媽不停唠叨孩子“快點”,監督孩子“完成作業”,幫孩子“檢查錯題”,都是希望通過自己幫助,讓孩子到了學校少受到一些挫折。
但是,這樣滿滿的愛護,卻讓孩子形成依賴的習慣,即使到了中學,沒了媽媽或者補習班老師的幫助,他們就不會自己檢查作業。一邊依賴着媽媽的幫助,一邊有“神煩”媽媽的唠叨,更别說接收到媽媽的愛和操心,對他們而言,媽媽的付出不但理所當然,還相當煩人。
不但如此,總有一天孩子會離開媽媽的監督,到那個時候不懂自控的孩子遇到挫折,反而不會找自己的原因,而是怪父母。許多大學開始放飛自我的孩子,沒有哪個是真正會找自己原因的。
小明的媽媽三年級開始就不給孩子檢查作業了,如果孩子把作業落在學校,也會要求他自己回去取。一開始,小明的作業質量确實下降了,成績也有起伏。老師還給小明媽媽發過幾次信息,要求檢查作業。
但是小明媽媽告訴孩子,完成作業是他自己的事兒,必須自己關注。不到一個學期,小明的作業質量就恢複了以前的水平,再也不需要媽媽監督了。
總結:教育中收回三分愛,讓孩子自己為自己的事兒操心,才能培養出孩子的自控力。
無論生活還是學習,在跟孩子的相處中,收回三分愛,才是教育出懂愛、懂感恩孩子的關鍵。而那三分愛,媽媽們可以給到自己,一個快樂、幸福、愛自己的媽媽,才能給孩子更健康、美好的家庭氛圍。
我是@楓糖媽媽,多平台育兒領域優質原創作者,多平台簽約作者。專注于孩子養育中的心理成長、教育心理,幫助您不打不罵、不生氣,提升孩子的責任感、自控力和學習成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