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第三批國采開标公告

第三批國采開标公告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9 04:08:32

第三批國采開标公告?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季媛媛 上海報道 ,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第三批國采開标公告?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第三批國采開标公告(第七批國采開标)1

第三批國采開标公告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季媛媛 上海報道

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發布第七批集采文件《全國藥品集中采購文件(GY-YD2022-1)》的數據采集是2022年1月1日,到7月12日開标,時間已經過去了6個月。依據采購品種目錄,第七批集采共納入包括奧美拉唑注射劑、碘帕醇注射劑、鹽酸美金剛緩釋膠囊等在内的61種藥品,涉及包括高血壓、糖尿病、抗感染、消化道疾病等常見病、慢性病用藥,以及肺癌、肝癌、腎癌、腸癌等重大疾病用藥。

根據國家醫療保障局官方消息,本次集采有60種藥品采購成功,拟中選藥品平均降價48%,按約定采購量測算,預計每年可節省費用185億元。295家企業的488個産品參與投标,217家企業的327個産品獲得拟中選資格。其中,6家國際藥企的6個産品中選,211家國内藥企的321個産品中選,投标企業中選比例73%。平均每個藥品品種有5.4家企業中選,供應多元化和穩定性進一步增強。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此次集采包括華海藥業阿立哌唑口崩片、羅庫溴铵注射液、磷酸奧司他韋膠囊等在内的11種藥品拟中标;翰森制藥5款優質藥品拟成功中選,分别為恒森(注射用米卡芬淨鈉)、普來迪(鹽酸厄洛替尼片)、馬來酸阿法替尼片、升福達(蘋果酸舒尼替尼膠囊)、鹽酸魯拉西酮片;作為大品種的奧美拉唑,第七批集采有28家企業參與,最終10家企業中标,而中标企業分别華北制藥、科倫制藥、亞太藥業、博森生物、人福藥業等;作為常見降糖藥二甲雙胍維格列汀口服常釋劑,包括齊魯制藥、揚子江藥業在内的企業中标。

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集采對普通人而言是重大利好,從曆年的集采實施情況來看,參與集采的藥物費用降價起碼在一半以上,可以幫助患者減輕用藥負擔。同時,在藥品質量上也得以提升。

“過去患者使用的藥品有許多沒有過一次性評價,通過帶量采購,絕大部分藥品都是過一次性評價的産品,從理論上看,全國患者整體用藥質量有了保證,如此也會使得那些沒有完成一次性評價通過的仿制藥基本上被迫退出市場。而對企業而言,面對激烈的市場競争,如何調整企業的戰略布局,提高創新能力,也成為大家面臨的一大挑戰。”金春林說。

CIC灼識咨詢總監劉立鶴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本次集采和之前類似,主要以市場規模大、競争充分的品類作為主要目标,目的是為了整體性降低藥品價格和患者花費。

本土藥企争搶大品種市場

今年,盡管受到了疫情的影響第七批國采進度延遲,但終究沒有缺席。

從此次參加集采的企業來看,包括勃林格殷格翰、GSK、羅氏、武田、賽諾菲、諾華、靈北、衛材、費森尤斯卡比、默沙東、雅培、阿斯利等均有不少品種參與本次集采。本土藥企方面,齊魯制藥繼續延續了前幾輪集采的多品種情況,此次有17個品種要參與競争,其中8個品種為注射劑,緊随其後的企業分别為揚子江藥業14個品種中有7個為注射劑,科倫藥業、石藥集團皆以13個品種參與競選。 而從産品品種來看,此次集采注射液比較多,在61個品種中,有29個為注射劑型,其中8個注射劑品種的競争企業數量為10個或以上,包括了競争最為激烈的品種奧美拉唑、美羅培南注射劑等。

根據米内網數據顯示,參與集采的品種在2021年中國城市公立醫院、縣級公立醫院、城市社區中心以及鄉鎮衛生院(簡稱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合計銷售額約700億元,其中有22個品種銷售額超過10億元,硝苯地平緩釋控釋劑型、美羅培南注射劑均超60億元。奧美拉唑注射劑競争最為激烈。

“此次參與集采的企業,有13個品種參與競選的就有十家企業。完成一次性評價一次最多的為奧美拉唑注射液,這也意味着,奧美拉唑将成為各家藥企聚焦的重點品種。”金春林說。

在第七批集采中,奧美拉唑拟中标企業分别為華北制藥、科倫制藥、亞太藥業、博森生物、人福藥業等。而在此市場,強力的競争者還包括阿斯利康、奧賽康藥業、華北制藥、石藥集團歐意藥業、人福藥業、康恩貝生物制藥、麗珠集團等,如此不難看出,市場競争較為激烈。

除了奧美拉唑,在第七批集采的目錄中,奧司他韋也明确在列。根據國家藥監局數據庫顯示,目前奧司他韋國内生産企業包括東陽光藥、齊魯制藥、科倫藥業、博瑞制藥等。根據此次競标規則,符合申報資格企業數量為10家,市場消息顯示,本次集采奧司他韋每片從平均4.5元降至1元,拟中标企業包括東陽光藥、一品紅、華海藥業、科倫藥業、石藥歐意、齊魯制藥等。其中最低報價為0.99元/片,拟中标企業為東陽光藥,該品種30mg規格限價為6.45元/片,75mg規格限價是13.01元/片。

根據東陽光藥公布的2021年業績報告,公司實現營業額為人民币9.14億元,按年減少61.08%。公司權益股東應占虧損約5.88億元。目前資本市場也對其不看好,從2020年初到現在,東陽光藥的股價從接近27元的高點,已跌至目前6.18元左右。

根據業内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除了疫情影響外,東陽光藥奧司他韋仿制藥市場也面臨着被新進競争對手蠶食的局面。

2022年6月20日,博瑞制藥的磷酸奧司他韋幹混懸劑正式獲批上市。2021年7月30日,博瑞制藥的奧司他韋膠囊首仿獲批;2021年8月30日,石藥集團第2款奧司他韋膠囊仿制藥也獲批上市,另有10多家仿制藥緊随其後。科倫、齊魯、揚子江等多家企業都紛紛推出新劑型和仿制藥。

面對大量奧司他韋仿制藥湧入市場的局面,東陽光藥很難再一家獨大。而從資本市場的表現來看,截至7月12日收盤,東陽光藥(01558.HK)報收于6.18元,跌6.22%。

除了上述品種,國家醫療保障局消息,肝癌一線靶向藥侖伐替尼膠囊,每粒從平均108元下降到平均18元,一個治療周期可節約費用8100元。在降血壓領域首次納入緩控釋劑型,硝苯地平控釋片降價58%、美托洛爾緩釋片降價53%,高血壓患者用藥負擔明顯減輕。美國輝瑞公司的替加環素、日本安斯泰來公司的米卡芬淨、西班牙艾美羅公司的依巴斯汀、意大利博萊科信誼公司的典帕醇等4個原研藥中選,平均降價67%。

正如民生證券分析指出,國家集采自2018年開始至今,全國層面的集中采購已曆經7輪,在經過多輪頻繁的采購後,相當大一部分的品種和相關企業被納入集采範圍,對整個行業利潤的壓制正在邊際緩解,有希望看到一部分擁有品種格局好,競争充分的廠家率先實現盈利觸底,後續将會有更多的公司迎來業績觸底。

超過30%的企業将被淘汰

集采無非是兩大目标,一是推動國産藥高質量發展;二是實現降價惠及更多患者。随着藥品集采的品類範圍将不斷擴大,全方位競争成為行業發展趨勢。

根據此前國家醫療保障局統計,集中帶量采購已經成為公立醫院藥品采購的重要模式,截至目前,國内已經開展了六批藥品帶量采購,共采購234種藥品,涉及金額占公立醫療機構年藥品采購總額的30%。從三年的改革累計成果來看,前六批藥品集中采購平均降幅53%,國家組織集采節約費用2600億元以上。

保質保量也成為此次集采聚焦的重點,為此,與以往不同的是,第七批集采建立了替補機制,拟中選企業确認後在備供地區成為備選企業,備選企業按其中選價格直接在備供地區挂網供應。當主供企業無法滿足所選地區市場需求時,備供企業可按有關程序獲得主供企業身份。如此也有利于防止斷供情況的出現。

金春林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第七批集采的特點在于,體現的采購量比較大僅次于第五批集采的采購量,大品種比較多,本次集采涉及包括奧美拉唑注射劑、碘帕醇注射劑、鹽酸美金剛緩釋膠囊等在内的61個品種、125個品規。這意味着企業間的競争比較厲害。

“另外,就是除了滿足條件的價格的三個因素,即‘單位可比價’的1.8倍、降價50%以上、最小單位價格1毛錢以外,再加碼的一個條件,即同品種最高順位的可能要去除,杜絕價格跑在前面的現象,如此也會使得藥企間競争更為激烈,讓中标産品之間的價差有所縮小。”金春林說。

劉立鶴也表示,本次集采對于入圍企業入選規則進行了優化。集采政策的本質并不是完全低價的惡性競争,而是在科學規則的引導下使企業在“量、價、質”多方面進行合理競争。本次針對性地優化了入選規則,企業想要中選需要同時滿足兩部分條件,在此前需要滿足1.8倍的熔斷機制、大于等于50%的降幅以及單位可比價小于等于0.1元的三個條件之一的基礎上,還需滿足“同品種中非最高順位或同品種中為最高順位或按“同品種最高順位‘單位可比價’/同品種最低順位‘單位可比價’”計算比值,在本次集采所有品種比值結果降序排列中非前6名的。若與第6名計算比值相等,則并列第6名”中的任一條件。

“對于超過10家企業競争的品類進行了規則優化設計,從目的上來說防止了惡意價格競争。集采政策在多年執行的過程中也會逐漸地推廣至市場更大,競争更加充分的品類中,同時也要保證患者購藥的可及性和藥品質量的穩定性。目前來看,對于超過10家企業競争的這些品類來說,集采落地後會有超過30%的企業被淘汰出市場。”劉立鶴說。

如此,面對愈發常态化的集采,不少業内人士指出,對于本土企業而言,面臨集采,如果是傳統的仿制藥,意義不是太大,在管理上,在高端仿制藥領域裡,需要繼續把産品深化。

對此,劉立鶴強調,根據以往的經驗,部分外資原研藥為了保證自己的全球價格體系,非常有可能“斷臂求生”,自動“退出”競争是過去幾次集采以來很多外企的選擇。未來這些企業更主要的是通過院外市場進行原研産品的銷售,放棄院内市場。對于本土企業來說,除了質量穩定,價格優勢外,本次集采強調了供應的穩定性,進入集采不代表這些企業高枕無憂,如果無法達到穩定的供應滿足市場需求,仍然可能被淘汰出局。對于本土企業來說,優化生産工藝,盡可能進行原料自産,控制成本和完善生産穩定性是進入集采後重要的發展方向。

更多内容請下載21财經APP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