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潘朵拉
豬籠草養在家裡,真的能幫我們抓蚊子嗎?
我們來看看它的捕殺“動機”和“手段”。
首先,我們知道,豬籠草擁有一個獨特的吸取營養的器官——捕蟲籠,捕蟲籠呈圓筒形,下半部稍膨大,籠口上具有蓋子,因其形狀像豬籠而得名。
傳說豬籠草半開的瓶蓋能像動物一樣吃東西,一有動物碰到瓶口就會關閉瓶蓋。
勇敢的小蟲子即将為科學獻身
然鵝,事實并非如此簡單........
豬籠草結構示意圖
聰明的豬籠草通過分泌香甜的蜜汁(見下圖),吸引貪食的昆蟲步步深入籠内;且蜜汁裡通常暗藏麻醉成分,昆蟲吸取一定劑量後就暈天黑地,再加上瓶口超光滑設計,獵物很容易腳滑跌入瓶内。
接着觀衆就大概也能猜到結局了,豬籠草為小蟲子準備了大瓶獨家秘制消化液,分分鐘将失足小蟲淹死,并将其分解,吸收蟲體營養物質,費了一大番功夫,豬籠草才終于如願以償的飽餐一頓了。
豬籠草瓶蓋上的蜜腺
來說點正經的,關于豬籠草捕捉蚊子的功力幾成,充滿智慧的網友早已讨論不少;朵拉小姐通過對它捕食機構的分析,發現豬籠草的正餐目标對象應該是喜歡甜食的螞蟻等陸生蟲類,對于咬人的雌性蚊子,吸引力不是很大;而且豬籠草的捕食機制是為了補充氮素,如果生長環境氮素充足,它并不一定需要啟動該機制。
總結,豬籠草是捉蚊小能手是商家誇大宣傳手段,但它可以吃蟲子确實是名副其實!
好萌的豬籠草,買回家了,怎麼養好呢?
朵拉提示:植物的養護通常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去注意,就像人離不開陽光、空氣、水和營養。
1 溫度
豬籠草的生長适溫為25~30℃,冬季溫度不可低于16℃,低于15℃植株會停止生長,而10℃以下的溫度,葉片邊緣就要遭受凍害啦。所以在冬季要注意保暖過冬哦,人家畢竟原生于熱帶,并沒有準備羽絨服之類的裝備。
2 水分
豬籠草對水分的反應比較敏感,在高濕條件下才能正常結出新瓶子,生長期需經常噴水,每天需2次以上,水直接澆到土壤,需避免澆到籠子裡,避免午間時段澆水(大部分植物都是如此);溫度變化大或過于幹燥,都會影響其葉籠的形成。
3 光照
豬籠草為附生性植物,常生長在大樹林下或岩石的北邊,自然條件屬半陰;特别喜歡早上的陽光,這可以讓它顔色更豔麗。
但需要避免夏季強光直射,必須遮蔭,否則葉片易灼傷,直接影響葉籠的發育。而長期在陰暗的條件下也不行,其葉籠形成慢而小,籠面彩色暗淡。
4 土壤
土壤以疏松、肥沃和透氣為原則,盆栽上常用泥炭土、水苔、木炭和冷杉樹皮屑的混合基質來種植豬籠草。
豬籠草
值得注意的是,當你家養的豬籠草生長條件達标或已經适應了種植的新環境後,它會長出新籠子來回報你哦;若是你家養的籠子枯萎了,也不用着急,籠子本身是葉片異化而來,2-3個月枯萎是正常現象,修剪掉即可;如果空氣太幹而導緻的提前枯萎就要注意咯!
豬籠草屬植物共有野生種約170種,園藝種超過1000種;在中國南部廣東、廣西、海南、台灣分布有一種【奇異豬籠草】(又稱野豬籠草 Nepenthes mirabilis),該種也是自然分布最廣的豬籠草,從中國南部經東南亞多地至澳大利亞北部均有分布。在朵拉的花園裡,目前就種植有許多哈。
另外,熱帶雨林裡還生活着其他食蟲植物,比較著名的有茅膏菜、捕蠅草、狸藻,想了解更多知識,朵拉極力推薦觀看BBC紀錄片《植物王國》。
外形很酷的【捕蠅草】
通過“露珠”捕獵的【茅膏菜】
水生肉食植物【狸藻】
更多園藝故事,歡迎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