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技巧之“外部參照”篇
作者:就說我在開發區,緻力于創作"看得懂"的CAD技巧文章。
引言今天的内容與設計團隊的協作有關,所以,我就先來說一說我眼中優秀團隊的四個明顯特征:
- 特征一:明确的目标
- 特征二:不同的角色
- 特征三:共享與互助
- 特征四:有效的溝通
接下來的内容,就以CAD設計中"外部參照"的使用為例,看一看這四個特征是如何在設計團隊的協作中顯現出來的。
請看↓↓↓
AutoCAD外部參照篇:不變應萬變,妙用"外部參照"打磨優秀設計團隊請先看本文閱讀提綱
全文閱讀提綱
1-怎樣插入外部參照1.1 背景設定不同的角色:設計團隊甲、乙、丙、丁四人。每人的工作能力、偏長都有所不同。
共同的目标:四人需要在指定時間内共同完成一項設計任務的圖紙。
明确的要求:所有的圖紙最終以統一的格式(圖框)出圖遞交。
首先根據各人的工作情況進行了分工:共分為四份,從01~04,四人團隊各負責一部分。
如下圖所示:
工作文件及任務分配
1.2 新建圖框文件,命名為"A3圖框樣例",按要求進行标準圖框的繪制。(文中以國内工程技術投标經常使用的"暗标"圖框進行演示)
最終所有設計成員完成的圖紙必須全部使用此圖框。
統一使用的圖框
1.3 以成員甲為例,進行外部參照引入演示
成員甲工作示例
1.3.1 啟用DWG參照的三種方法:
- 方法1-單擊"插入"下拉菜單"DWG參照"
啟用外部參照方法1
- 方法2-在文件參照側邊欄中左上角選擇區選取(單擊倒三角标志)。
- 方法3-在"文件參照"側邊欄中空白區單擊鼠标右鍵,待右鍵菜單彈出後選擇"附着DWG"。
啟用外部參照方法2 & 3
1.3.2 選擇外部參照圖框文件
在彈出的"選擇參照文件"對話框中選取在步驟1.1中設定好的"A3圖框樣例"圖紙文件,并單擊"打開"按鈕。
選取參照文件
1.3.3 "附着外部參照"設定
在"附着外部參照"對話框中進行設定:
- 參照類型:附着型,覆蓋型介紹比較繁瑣,在本文中不進行擴展介紹。後期會專門做一篇文章介紹"附着"與"覆蓋"的對比。
- 比例:必選"統一比例",類比原因可參考往期文章。「AutoCAD之圖塊」新手必看,CAD圖塊制作的幾點"牆裂"建議
- 路徑類型:選擇"完整路徑"。
- 旋轉:不要勾選"在屏幕上指定"。
- 插入點:勾選"在屏幕上指定"。
全部設定完畢後,點擊"确定"按鈕進行下一步。
重點過程:外部參照的設定
1.3.4 在繪圖區域内對外部參照進行操作:
對插入的DWG參照文件進行移動、比例縮放等基本操作,使之與圖紙内容相匹配,滿足出圖要求。
外部參照插入到當前圖形中
外部參照與當前圖形内容匹配
至此,外部參照引入、使用的演示已經完畢。
乙、丙、丁三人按上述步驟與甲同時進行操作,完成各自工作圖形文件中外部參照的附着。
1.4 "外部參照"引用狀态下設計團隊關系
外部參照在設計團隊操作中的關系
由上圖可見,四人各自的工作中都包含了"外部參照"。
外部參照就是設計團隊所有參與者聯系起來的紐帶。
那麼,這個"外部參照"究竟會發揮什麼作用呢?
1.5 "外部參照"的編輯與重載1.5.1修改外部參照
仍然以成員甲為例,打開圖形文件"A3圖框樣例",并在空白區域添加一段文字"Testing"并保存。
1.5.2 返回成員甲正在繪制的圖形文件。
1.5.3 重載外部參照
注意"文件參照"側邊欄中黃色三角形驚歎号部分,表示已經檢測到圖框文件發生了變化,并提示"需要重載"。
側邊欄空白區單擊鼠标右鍵,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重載所有參照"。
重載“外部參照”
1.5.4 我們再來看圖紙的變化,圖中的圖框已經與步驟1.5.1中編輯并保存的圖框同步。
在最終出圖遞交之前,無論圖框的信息、尺寸發生了什麼變化,設計團隊成員隻需要重新加載最終的"外部參照"文件就可以保持最終的出圖标準完全一緻。
外部參照已更新,與獨立文件保持一緻。
2 – 什麼是外部參照
- 外部參照是獨立于當前使用圖形之外的圖形文件,在當前圖形中可見、可參照,但不是圖形中的基本圖元。
- 外部參照可以視為插入到當前圖形中的鍊接,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插入"。
- 打開圖形時,将自動重載每個參照圖形,從而反映參照圖形文件的最新狀态。
- 在編輯狀态下,也可以通過"重新加載"完成外部參照的更新。
- 所有使用同一外部參照的圖形文件,其源頭均指向同一個圖形文件,無論有多少個文件,多少人參與都能夠保證最終圖紙的格式高度一緻。
外部參照是甲乙丙丁四人工作中的共性部分,四人工作又組合為整體工作。
在外部參照變化時,隻要及時完成更新或重載,四人的工作标準仍然随時保持一緻,從而保證了最終的輸出标準也能夠保持一緻。
3 – 為什麼要用外部參照而不用圖塊?介紹到這裡,讀者大概會有一個疑問,難道我用圖塊不可以嗎?
當然可以,但是并不方便管理和同步。
如果團隊中每個成員之間所做的工作是不重複無交叉,那麼用圖塊和用外部參照看起來差别不大。
但是一旦有了交叉,也就是工作總結存在了必須統一的"不變"的環節,那麼我就需要将這部分"不變"的環節提取出來。
這個"不變"環節可能是例子中的"圖框",或者是建築設計中的"平面軸網"、"立面軸網"等等。
參與設計過程的涉及到更多的人或者專業,這種情況下,"各自為戰"會導緻"标準"不唯一,會對後續的工作造成極大的麻煩,甚至會留下隐患。
使用"外部參照",正是為了保證其"不變"的特性,從而應對更多的變化(萬變)。
不變應萬變。
結語關于外部參照的使用,實際上并不是技術上的問題,而是一種團隊協作層面上的管理手段。
外部參照的使用如此重要,我卻等到了在第40篇開外才開始涉及到這部分内容的介紹,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部分實在太重要,在沒有充分的準備好之前,我擔心強推的效果并不好。
前幾天,一位讀者在一篇文章的評論區中留言,希望介紹一下"外部參照",雖然還是有些猶豫,但是想想早晚都要獻醜的,還不如早點的好,也就算是從了自己"蠢蠢欲動"的矛盾心理吧。
于是,我用了三天的空餘時間精心地準備了這樣一篇拙見,請各位讀者閱讀、交流。
衷心地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作者:就說我在開發區,緻力于創作"看得懂"的CAD技巧文章。
下期再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