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失足未成年人一顆?揚子晚報網12月18日訊(通訊員 雒呈瑞 梅聃穎 記者 劉浏)記者從南京市檢察院獲悉,作為附條件不起訴制度的探索先行者,南京市檢察機關近三年共對365名未成年人适用了這項制度,适用率逐年攀升并在2020年達到59%,除了1人因違反考察監督管理規定被撤銷附條件不起訴,截至目前,364名失足未成年人無一人再次違法犯罪,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給失足未成年人一顆?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揚子晚報網12月18日訊(通訊員 雒呈瑞 梅聃穎 記者 劉浏)記者從南京市檢察院獲悉,作為附條件不起訴制度的探索先行者,南京市檢察機關近三年共對365名未成年人适用了這項制度,适用率逐年攀升并在2020年達到59%,除了1人因違反考察監督管理規定被撤銷附條件不起訴,截至目前,364名失足未成年人無一人再次違法犯罪。
2021年8月,南京市高淳區檢察院的檢察官孔瑤婷收到喜訊——她辦理的一起高中生聚衆鬥毆案件的三名當事人都考取了大學,其中小田還被一所雙一流大學錄取。原本兩敗俱傷的結果,在檢察機關的努力下,通過附條件不起訴制度,教育感化,使他們重新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2020年,正在讀高中的小田與小湯、小史在網絡上發生口角,把怒火蔓延到現實生活中,在鬥毆過程中,小田下手過重導緻一人失聰。冷靜下來的三人知道闖下大禍,主動公安機關投案自首。根據法醫鑒定,受害人傷勢已構成重傷。面對這三名即将參加高考的高中生,高淳區檢察院邀請公安機關、法院和教育局共同會商,了解到三人屬于初犯、偶犯,在校表現好、認罪态度好,決定組成調解小組開展工作,促使雙方達成刑事和解。而對于緻人重傷被認定為故意傷害罪的小田,檢察機關綜合全案事實、社會調查情況以及犯罪後表現,并經《社會調查與評估手冊》評估,确定對他适用附條件不起訴制度。
不起訴宣告決定作出的同時,高淳檢察院就确立了“穩定學業、圓夢大學”的幫教目标,聯合班主任、家長、心理咨詢師成立考察幫教小組,共同制定複習計劃、關注心理動态、避免負面壓力傳導。2021年高考中,三名學生不僅順利考取大學,高考後還積極參加社區法治宣傳、投身防疫一線。
16歲的小汪偷了路邊店面人民币近5000元。在不公開聽證後,辦案檢察官确認他符合附條件不起訴的适用條件。然而小汪家在西北偏遠農村,父母年收入僅2萬餘元,從西北到南京往返路費對他的家庭來說無疑是一筆大數字。多方探讨論證後,根據南京市檢察院制定的《附條件不起訴考察幫教異地協作實施辦法》,辦案檢察官主動聯系了小汪老家所在地檢察院,開展跨省幫教考察。在兩院幫教團隊的長期系統幫教下,小汪不僅充分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在當地電力部門謀了一份工作,主動承擔起家庭責任。
“當事人身處異地、距離太遠,不僅面臨脫逃的風險,也給跟蹤幫教造成很大的困難。”徐莉說,為完善幫教制度,南京市檢察院制定了《附條件不起訴考察幫教異地協作實施辦法》,有效化解了非甯籍涉罪未成年人的幫教管控難題,也為進一步探索完善流動未成年人的幫教工作積累了經驗。
據悉,南京檢察院制定的,近三年來,全市共對53名附條件不起訴的未成年人采用異地幫教考察,其中40名順利複學就業複工,最大限度避免羁押給涉案未成年人帶來的“交叉感染”和标簽效應,讓他們的人生和前途不因一時的走錯路而留下“污點”。
記者了解到,檢察機關近年來采取“外包服務”,利用社會力量對涉罪未成年人進行專業的幫教。“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我們以社區的向陽花工作室作為基地,把未成年人案件社會調查、心理疏導、親職教育等事務,都整體外包給以公益律師、社工、專家、志願者為主體的公益法律服務中心。” 玄武區檢察院第四檢察部主任王潔介紹道。
據介紹,為幫助涉案未成年人盡早回歸社會,推進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南京市檢察院與市婦聯聯合印發《關于建立婦女兒童權益聯動保護工作機制的實施細則》等文件,正式命名南京市首批13家親職教育基地,開展家庭教育指導215人,改善家庭親子關系,助力附條件不起訴中涉罪未成年人家庭監管條件的優化。同時,與省内唯一一所專門學校合作,簽訂《關于建立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教育矯治的合作協議》,探索檢察機關與專門學校教育矯治合作銜接機制,截至目前已将4名罪錯未成年人送入該校接受矯治。
來源: 紫牛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