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複鼓琴,以為世無足複為鼓琴者。
書戴嵩畫牛
蜀中有杜處士,好書畫,所寶以百數。有戴嵩《牛》一軸,尤所愛,錦囊玉軸,常以自随。
一日曝書畫,有一牧童見之,拊掌大笑,曰:“此畫鬥牛也。牛鬥,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鬥,謬矣。”處士笑而然之。古語有雲:“耕當問奴,織當問婢。”不可改也。
《伯牙鼓琴》知識點
課文主題:
《伯牙鼓琴》講述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贊美了伯牙與锺子期之間的深情厚誼,表現了知音難覓的主題。
[注解]
①鼓:彈。②志:心志,情志。③太山:泛指大山,高山。一說指東嶽泰山。④善哉:好啊。⑤巍巍:高大樣子。⑥若:像。⑦少選:形容極短的時間。⑧湯湯:水流大而急的樣子。⑨破琴:把琴摔破。⑩複:再,又。
譯文:
伯牙彈琴,锺子期在一旁欣賞。當(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裡想到高山,锺子期(情不自禁地感歎)說:“彈得真好啊,像大山一樣高峻。”過了一會兒,(伯牙)心裡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禁不住)說:“彈得真好啊,像流水一樣浩蕩。”锺子期去世後,伯牙把琴摔破,把弦扯斷,一輩子都不再彈琴了,(他)認為世上再沒有值得他為之彈琴的人了。
《書戴嵩畫牛》知識點
課文主題:
《書戴嵩畫牛》講述了一個牧童指出杜處士珍藏的戴嵩《鬥牛圖》有錯誤的故事,告訴我們,藝術創作離不開對生活的細心觀察,藝術家應該向富有實踐經驗的勞動人民虛心學習。
[注解]
(1)處士:有德才而不願去做官的人。(2)所寶:所珍藏的寶貝。(3)戴嵩:唐代畫家。(4)《牛》:指戴嵩畫的《鬥牛圖》。(5)錦囊玉軸:用錦緞作畫囊,用玉作畫軸。(6)拊掌:拍手。(7)搐:抽縮。(8)股:大腿。(9)乃:卻。(10)掉:擺動,搖。(11)謬:錯誤。兩牛相鬥時,多是“尾搐入兩股間”的情形,也有“掉尾而鬥”者。(12)然之:認為他說得對。
譯文:
四川有個杜處士,喜愛書畫,(他)所珍藏的寶貝有數百件。其中有一幅戴嵩畫的《鬥牛圖》,(他)尤其珍愛,用錦緞作畫囊,用玉作畫軸,經常随身帶着。
有一天,他攤開了書畫晾曬,有一個牧童看見了這幅畫,拍手大笑,說:“這幅畫畫的是鬥牛啊。牛相鬥,力氣用在角上,尾巴抽縮在兩腿之間,現在(這幅畫上的牛)卻搖着尾巴在鬥,錯了。"杜處士笑笑,認為他說得對。古人有句話說:“耕種的事情應當去問農民,織布的事情應當去問婢女。”這個道理是不會改變的呀!
知識點
生字組詞:
哉:善哉 壯哉 怪哉 妙哉 嗚呼哀哉
巍:巍峨 巍然 巋巍 巍巍高山
弦:琴弦 弓弦 弦外之音 改弦更張
軸:畫軸 軸心 軸線 車軸 轉軸
曝:曝書 熾曝 曝曬 一曝十寒
多音字:
鬥:dòu争鬥 dǒu鬥膽
角:jiǎo角落 jué角色
課後習題答案:
2、“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複鼓琴,以為世無足複為鼓琴者。”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再結合“資料袋”和同學交流感受。
意思:锺子期死了,伯牙覺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出比鐘子期更了解他的人了,于是,他把心愛的琴摔碎,終身不再彈琴。
3、用自己的話講講《書戴嵩畫牛》的故事。
四川有個杜處士,喜愛書畫,(他)所珍藏的寶貝有數百件。其中有一幅戴嵩畫的《鬥牛圖》,(他)尤其珍愛,用錦緞作畫囊,用玉作畫軸,經常随身帶着。
有一天,他攤開了書畫晾曬,有一個牧童看見了這幅畫,拍手大笑,說:“這幅畫畫的是鬥牛啊。牛相鬥,力氣用在角上,尾巴抽縮在兩腿之間,現在(這幅畫上的牛)卻搖着尾巴在鬥,錯了。"杜處士笑笑,認為他說得對。古人有句話說:“耕種的事情應當去問農民,織布的事情應當去問婢女。”這個道理是不會改變的呀!
圖文解讀
同步練習1
第一課時
一、選出正确讀音(畫√)。
少(shǎo shào)選 湯湯(tāng shāng)乎若流水
處(chǔ chù)士 好(hǎo hào)書畫
所寶以百數(shǔ shù)
曝(pào pù)書畫 鬥(dòu dǒu)牛
二、解釋詞語。
志: 巍巍:
少選: 湯湯:
處士: 拊掌:
謬: 然之:
三、按原文填空。
1.伯牙鼓琴, 。方鼓琴而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 少選之間而 ,
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 ,以為世無足複為鼓琴者。
2.蜀中有杜處士, ,所寶以百數。有戴嵩《牛》一軸,尤所愛, , 。
參考答案
一、shào shāng chǔ hào shǔ pù dòu
二、心志,情志 高大的樣子
形容極短的時間 水流大而急的樣子
有德才而不願去做官的人 拍手
錯誤 認為他說得對
三、1.锺子期聽之 志在太山 巍巍乎若太山
志在流水 湯湯乎若流水 終身不複鼓琴
2.好書畫 錦囊玉軸 常以自随
同步練習2
第二課時
一、下列句子中,在括号裡補出的省略成分錯誤的兩項是( )( )。
A.(杜處士)所寶以百數。B.(戴嵩)尤所愛。
C.(牧童)拊掌大笑。 D.(杜處士)不可改也。
二、锺子期為什麼“終身不複鼓琴”?( )
A.因為他已經把琴摔了,無琴可彈。
B.因為他覺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
C.因為他覺得世界上已經沒有配得上聽他的琴的人了。
D.因為他太悲傷了,每次彈琴都控制不住自己。
三、根據課文内容填空。
1.《伯牙鼓琴》的主要人物是 和 。 相傳他們是
時期的人。由于這個傳說,人們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 ”,
用“ ”比喻 。
2.《書戴嵩畫牛》一文的作者是 代 。文中的戴嵩是 代著名的 。文中的《牛》指《 》。
參考答案
一、BD
二、B
三、1.俞伯牙 锺子期 春秋 知音 高山流水 知音難覓或樂曲高妙
2.宋 蘇轼 唐 畫家 鬥牛圖
我是超人老師,每天為大家更新小學、初中資料。如果覺得好的話,記得關注我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