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卡式天然氣表能欠費麼?蘇州康先生家中的燃氣表是“插卡式”的智能表,已經用了很多年最近天然氣公司在上門更換氣表後,卻告知康先生存在欠費的情況――經過核算,從2007年開始的12年中累計欠費2700多元,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磁卡式天然氣表能欠費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蘇州康先生家中的燃氣表是“插卡式”的智能表,已經用了很多年。最近天然氣公司在上門更換氣表後,卻告知康先生存在欠費的情況――經過核算,從2007年開始的12年中累計欠費2700多元。
插卡式的氣表、電表,都是先買額度才能使用、額度用完自動停供。因此,康先生怎麼也想不明白,這筆長達12年的欠費是怎麼來的?
用戶遭遇:
更換氣表時突然被告知欠費已經12年
康先生介紹,安裝“問題燃氣表”的住宅一直是他父母在居住。今年6月中旬,老兩口在家中接到了《蘇州市吳中區燃氣有限公司換表施工單》。由于燃氣表使用年限即将到期,燃氣公司準備上門免費更換燃氣表,需要康先生盡快到燃氣公司辦理手續。
但康先生妻子到吳中區燃氣有限公司木渎營業廳辦手續時,工作人員卻告訴她,家裡使用燃氣存在欠費的情況,而且一共欠了12年,總計1100多立方米,需要補交燃氣費2790多元。
康先生認為,自己家中的燃氣表采用的是充值卡消費,即先付費再使用,充值多少使用多少,用完再充值才能再使用,為什麼會出現在使用12年後換表時要求補交“欠費”的說法?
燃氣公司:
氣表确實有故障,欠費還能繼續供氣
為何先付費、再使用的插卡式燃氣表會出現欠費近3000元的情況?揚子晚報記者以康先生家屬的身份,咨詢吳中區燃氣有限公司木渎營業廳。陳經理告訴記者,康先生使用的“插卡式燃氣表”顯示有2個數據,一個是電子顯示數據,一個是基表數據。電子數據顯示的是家中可以使用的額度餘額。據統計12年間康先生一共購買了2800多立方米的燃氣,這點雙方沒有異議。而基表數據顯示的是該表供應燃氣的累計總量。“我們在為用戶換表後,将原表拆開發現基表顯示為3900多立方米。”陳經理解釋說,康先生的累計購買量比實際使用量少了1100多立方米,因此需要補交相應的燃氣費。
既然一直在欠費,為什麼康先生家這麼多年都能正常使用,燃氣公司也不告知?陳經理表示,康先生家燃氣表的控制器确實存在故障,兩個計數表沒有準确聯動,導緻在欠費的情況下閥門沒有關閉仍在正常供氣,最後換表時才發現問題。
業内人士:
插卡式氣表“私密性”較好,但目前技術還不過硬
南京一家燃氣公司的一名業内人士告訴記者,這種插卡式的燃氣表目前在南京使用得不多,大約在5萬個以内。和傳統的燃氣表相比,它不需要燃氣公司的工作人員挨家挨戶上門抄表,因此減少了對用戶的打擾,“私密性”較好。“往往一些中高檔的商品房小區,開發商在建設時會向我們申請安裝插卡式的氣表,作為樓盤設施高品質的一個‘賣點’。”
但這位業内人士介紹,插卡式燃氣表的技術目前還沒有“過硬”。“在南京我們也遇到過類似情況,由于故障,用戶的實際用量和購買累計數量對不上。最後隻能通過協商,燃氣公司和用戶各承擔一部分費用。”
大衆評審
“欠費”前,燃氣公司 應先證明基表數據準确
《消費評審團》大衆評審、南京市民李先生認為,蘇州康先生遇到的問題在國内其他城市也時有發生,有的地方采取雙方承擔一定費用的方式,雖然能暫時化解矛盾,但不一定能弄清雙方的具體權責。“燃氣表作為一種精密儀器,燃氣公司聲稱因控制器故障導緻在用戶實際欠費的情況下仍能供氣,那麼用戶也可質疑燃氣表的基表數據或許存在不準确的情況。”因此燃氣公司需要向用戶證明這部問題燃氣表的基表在運行過程中是準确的,進而才能說明用戶的實際使用量比購買量多,以及多出多少、應當補交多少。
專家觀點
用了12年才發現問題 燃氣公司難辭其咎
南京市玄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一位消費維權專家也認為,雙方對于欠費的争議屬于民事糾紛,本着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燃氣公司需要拿出證據證明康先生實際使用的氣量,超出了已購買的額度。這位專家注意到,康先生的插卡式燃氣表是在使用了12年後,換表時才發現了計數不準的問題。“可以看出燃氣公司至少是沒有定期檢查,因此對于造成的欠費,自身也要承擔一定責任。”(記者 張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