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葫蘆僧亂判葫蘆案講的是誰

葫蘆僧亂判葫蘆案講的是誰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3 14:23:16

葫蘆僧亂判葫蘆案講的是誰?牟治偉 新聞來源:人民法院報 ,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葫蘆僧亂判葫蘆案講的是誰?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葫蘆僧亂判葫蘆案講的是誰(從葫蘆僧亂判葫蘆案說起)1

葫蘆僧亂判葫蘆案講的是誰

牟治偉 新聞來源:人民法院報

《紅樓夢》第四回有一則葫蘆僧亂判葫蘆案的故事,該故事反映了封建社會的司法黑暗。剖而析之,既可鞭撻過往,亦可警醒當下。

一女二賣引發的人命官司

一個拐子,打算将拐來的丫頭出賣。被拐賣的丫頭原名叫英蓮,是葫蘆廟附近望族甄士隐家唯一的千金。

最先買這個丫頭的人叫馮淵,是本地一個小鄉宦的兒子。馮淵自幼父母雙亡,又無兄弟,一個人守着點薄産過日子。他看上了這個丫頭,誓要把她買來作妾。馮淵與拐子約定好三日後交人。然而,這個拐子又把丫頭賣給了有權有勢的薛家,薛蟠見丫頭長得不錯,也立意要買下。拐子打算卷了兩家的銀子,再逃往省外。誰知道沒有走掉,被兩家拿住毆打。

兩家都不肯收回銀子,都想要這個丫頭。薛蟠倚财仗勢,喝令手下的人把馮淵打了個稀爛。擡回家三日後,馮淵就死了。薛蟠仍然是無拘無束,到處遊蕩,視人命官司為兒戲,以為花點錢就可以了事。

馮家的人不服,四處告狀。告了一年,卻沒有人出來主持公道。最後告到剛任職的賈雨村處,方才受理了該官司。賈雨村原是寄宿在葫蘆廟中的一個窮酸書生,幸得甄士隐援助路費,赴京趕考中了進士任了縣太爺。因“貪酷之弊”“恃才侮上”被參革職。後到林家做了黛玉的老師,得黛玉之父林如海推薦給榮國公之後賈政,賈政又竭力協助,得以至金陵應天府任職。

賈雨村聽完馮家人的陳述後,大怒道:“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來的!”于是,賈雨村馬上命令官差将兇犯緝拿歸案。

正要簽發令狀之時,有個門子向賈雨村使眼色,随後賈雨村宣布退堂,與這個門子進密室商談。原來這個門子與賈雨村系舊相識,曾經是葫蘆廟的僧人,後來還俗做了官府的一個門子。

葫蘆僧如何斷葫蘆案

門子對賈雨村說,凡是來本省做官的,都要抄一張本省的“護官符”。雨村忙問:“何為‘護官符’?”門子說,就是記載本省最有權勢、極富極貴的大鄉紳的一個單子。如果來本地做官的人觸犯了這樣的人家,官爵性命都難保。這命仆人打死馮淵的薛家,是本地四大家族之一,這四大家族皆連絡有親,一損皆損,一榮皆榮,扶持遮飾,皆有照應。老爺如今拿誰去?

賈雨村聽完門子的話後,就笑問:“如你這樣說來,卻怎麼了結此案?”

門子告訴賈雨村,明日升堂時,老爺隻管虛張聲勢,簽發文書拿人。原兇自然是拿不來的,可讓薛家的人報個薛蟠已經暴病身亡了,然後判點錢給馮家,就把此事了結了。

第二天開庭時,賈雨村見馮家人口稀疏,隻是想多要些錢,便胡亂判斷,将案子了結了。

賈雨村的正義感與機巧心

賈雨村無疑是枉法裁判。然而,賈雨村初受理案件時,聽到馮家人的狀告後,亦是勃然大怒,并打算即刻簽發令狀讓官差拿兇犯查辦。可見,在沒有人情利害關系的牽扯時,賈雨村的正義感驅使他秉公執法。賈雨村自己也說:“事關人命,豈可因私而廢法?”

聽了門子的分析,知道了打死人的是權勢富貴極盛的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公子薛蟠後,賈雨村便不再堅持自己的初心,而是根據行為人的身份、權勢、地位來判案。被拐賣的丫頭乃是賈雨村恩人的女兒,但是賈雨村卻沒有一絲一毫的念頭要把她解救出來。正義和恩情在自己的前途和利益面前,顯得異常的脆弱和廉價。

在第二天坐堂時,賈雨村看到馮家沒錢沒權沒地位,判決就傾向了薛家。由此可見,賈雨村作為一方司曹,其斷案的依據不是國法,而是人情權勢。誰家有權勢,誰家與其有私情,其判決就傾向那一方。

賈雨村剛中進士時,因恃才傲物、堅持自我而得罪上方被革職。再次為官的賈雨村學會了圓滑世故,見風使舵。賈雨村的本性并不壞,但是在當時的官場氛圍中,他很難堅持自我,堅持住自己的初心和良知。

賈雨村知道,如果自己依法判決薛蟠殺人罪名成立,自己不僅會丢官,而且還可能會丢命。相反,為薛蟠開脫罪責,不僅可以攀附上權貴,而且風險也最小。權衡利弊,賈雨村選擇了罔顧法律徇私情。

世間自有不受功名利祿之高德偉俊之士,如包公、海瑞,但這類為了法律不惜犧牲自己的人尚屬罕見。在官場中,賈雨村之流,如果沒有制度的約束,他們是會為了私利不顧法律的。

如何杜絕葫蘆僧式的判決

雖然最終判案的人是賈雨村,但是《紅樓夢》第四回卻取名“葫蘆僧亂判葫蘆案”,細細咀嚼,亦可探知其中意味。雖然執掌權柄的是賈雨村,但是賈雨村并不知道當下官場的潛規則。反而是一個小小的門子,比賈雨村更懂得權力的運行法則。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葫蘆僧淫浸官場數年,早已深谙官場之道。葫蘆僧身上所體現的,正是那個時候的官場風氣和官場規則。因人而異,因勢因情因權而用法,正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

在講究人情關系的今天,更要杜絕葫蘆僧式的判決。要确保司法公平公正,就必須根除滋生此類判決的土壤。

首先,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相同情況相同對待的正義觀。所有的人,無論其貧富、貴賤、身份、地位、權力如何,均要受到法律的約束,沒有任何人擁有法律之外的特權。法官在裁判案件時,對于相同的案件事實,應當給予相同的法律評價。法官必須在法律之下,确保每個人都受到平等而公正的對待。法官的眼裡,隻有正義,沒有權貴。

其次,杜絕幹預司法的現象。嚴格落實憲法法律關于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的規定,确保法官依法獨立公正履行審判職責。法官在裁判案件時,必須依據法律規定來審理案件,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引,以公正司法為目的,以法律為準繩。

再次,讓公正裁判者獲得支持,讓徇私枉法者身敗名裂。賈雨村式的人物以及葫蘆僧式的判決,都是以利益為依歸。因為當時的社會風氣是,這樣做對自己最有利。因此,必須改變此類不正之風,讓堅持依法裁判的法官獲得更多的支持,讓徇私枉法者不僅無利可圖而且還會身敗名裂。要在社會上形成一股清正之風,對于那些辦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的人,要堅決予以打擊和懲處。法律還要為法官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創造充分的條件和任職保障,使法官敢于堅持原則,堅持法律。

外在的制度約束與内心的道德律令,要求法官必須認真對待自己的每一個判決,堅持法律至上,堅持公正司法,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作者單位:西南政法大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