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石頭村 來自網絡
剛入冬不久,樹葉大多變得焦黃,并不時飄落。這天,刮起了大風,落葉草屑随風在地面上嘩啦啦遊走,有的在空中旋舞。我走在于家石頭村的小巷裡,聽到遠處大風呼呼作響,卻感覺不到寒風吹襲,像在房間裡邊一樣。層層疊疊的石屋石牆阻隔了大風的侵入,俨然一座溫室,心中暖意頓生。
石頭村,也叫于家村,坐落于石家莊市井陉縣太行山深處四面環山的小盆地。山雖不高,當地人卻講究,稱之為東嶺、西垴、南坡、北寨,各有其名。如此奇特的地理位置顯然便于隐藏,故有“不到村口不見村”之說,但如今,于家村敞開大門,迎接八方來客,是遠近有名的古村落,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于家村明清時期的建築風貌保存完好,據說這村子還與明代重臣于謙密切相關。于謙史稱明代“救時宰相”,在皇帝親征被俘、外寇來勢洶洶、朝廷人心動蕩的情況下力挽狂瀾,後卻遭誣陷被殺,明成化初年平反昭雪。關于于謙,我們最熟悉的是他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一個剛直不阿、清正廉明的民族英雄形象已深深镌刻于國人心間。
據傳,這于家村就是于謙死後其後人避難所建。“與木石居,與鹿豕遊”,筚路藍縷,築屋開荒,發展繁衍至今已24代。現在村裡共有400多戶、1600多口人。于謙的“石灰吟”和“千錘萬鑿”建成的“石頭村”有一種神秘的契合。
于家村不是很大,卻布局規範,舒朗有序。東西稱街,南北為巷,通往各戶為胡同,在清代雍正年間,村内六街七巷十八胡同的格局已經形成。如今這古村落的原始風貌依舊,許多人家依然在原宅生活,也有些年輕人另辟新地蓋了新居。古村落四通八達,沒有斷頭路,沒有死胡同,從任何地方都可以自由出入。街巷和胡同地面都用石頭鋪就,但不是石闆,而是石塊,細細碎碎的,也算平整。所有的房子全部用石頭砌成,還有的利用地形做成石券窯洞。我們走進一戶人家,男女主人大約有六十來歲,老漢低着頭正在擇韭菜,老太太在案闆上剁肉,看來午飯是要包餃子吃了。特别引起我注意的是,這家的影壁牆根長着一簇竹子,雖已入冬,仍然綠意不衰。在北方尤其是農家植竹還是很少見的。我不禁想起蘇東坡說過的話:“甯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這一簇竹子給這戶農家平添了幾分雅緻。
其實,這種雅緻或者說文化氣息在石頭村滿目皆是。村子不大,竟然有三處戲台,戲台前方都有一口石井,是天然的“擴音器”。還有真武廟、全神廟、觀音閣等建築,都是明清時期的。我還注意到,每家門口都挂着木制的楹聯,透着幾分書香門第的感覺。我不禁想起于謙“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的名句。最令人稱奇的是村東口的“清涼閣”,是于家村标志性建築,始建于明萬曆九年(1581年),據說是村民大力士于喜春一人所建。整座建築建于巨石斜坡之上,不打地基,不用輔料,幹打壘生生用大小石頭壘砌而成。一位老漢用當地口音對我說,一個人,不用别人幫忙,幹了16年,了不起啊!清涼閣共三層,巍然屹立在村口,有一種古樸粗犷、拙實厚野之美。
走出小巷,大風立刻卷着枯葉撲面而來,我不禁打了個寒噤。回望于家村這個用石頭砌成的村莊,幾百年的風吹雨打隻不過刻蝕了歲月滄桑的痕迹,卻無法動搖它的堅硬頑韌,而比石頭更堅固更久遠的是精神的傳承和文化的力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