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做人要坦誠相待的句子

做人要坦誠相待的句子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2 10:16:31

成功有方法,失敗有原因,成功有時候是說出來的

老百姓中流傳着這樣一句話:“同樣的話,有人說了讓人喜,有人說了讓人煩。” 可見語言表達能力,對一個人的一生成敗,至關重要。

做人要坦誠相待的句子(不同的表達方式)1

不該說的不要說,必須說的要想好了再說

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獎人,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卡尼曼通過研究發現:針對同一個問題,兩種在邏輯意義相似的說法,會導緻了不同的決策判斷。他把這種現象稱為框架效應。簡單來說:就是當一個人描述同樣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同的表達方式會給傾聽者不一樣的感覺,從而使傾聽者出現倆種截然相反的決策。

有一個癌症患者去一家醫院咨詢手術相關事宜,這個醫院的大夫告訴他,手術後一個月内的死亡率是10%。他聽到以後悻悻地離開了這家醫院。

他又到了另一家醫院,這個醫院的大夫告訴他,手術後一個月的成活率是90%。他就愉快的在這家醫院接受了手術,做了治療。

出色的口才可以為你的成功打開局面。美國的“超級推銷大王”弗蘭克•貝特格說:

“交易的成功,往往是口才的産物。有了富足的口才,一個人的能量才可以發揮出雙倍、三倍的效力,随之而來的,就是更為巨大的财富。

做人要坦誠相待的句子(不同的表達方式)2

蘇秦、張儀同為鬼谷子的學生,是戰國時期合縱、連橫運動的倡導者。二人同時是政敵關系。合縱連橫簡稱縱橫,戰國時期縱橫家所宣揚并推行的外交和軍事政策

合縱之蘇秦:

公元前338年,商鞅被車裂以後,秦國已經成為一個軍事實力強大的虎狼之國,而六國則相對弱小,整天擔心被秦國攻打,蘇秦準确判斷了六國聯合的重要性和迫切需求,持合縱之策,憑三寸不爛之舌,遊說六國,曉以利害,終于實現了六國的盟約,這一盟約使的秦國十五年不敢輕舉妄動。

蘇秦也因此持六國相印,權勢滔天,成就輝煌

張儀之連橫:

秦國封張儀為秦國丞相,張儀則憑三寸不爛之舌,勸說各國幫助秦國進攻其它的弱國,這就叫做“連橫”。“連橫”就是由強國拉攏一些弱國來進攻另外一些弱國,以達到兼并土地的目的。

張儀憑三寸不爛之舌,擊破了合縱,使秦國最終實現了統一的霸業

好的策略要靠好的嘴表達出來,好的口才,好的表達方式,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做人要坦誠相待的句子(不同的表達方式)3

好的口才能助人成功,但不能“妄言”切忌“禍從口出”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術窮,不如守中。 ———《道德經•第五章》

老子告訴我們:狂妄的話多說隻有弊處,而無益處,不如謹守中庸之道,量力而行。

狂妄得語言能夠給人帶來殺身之禍,多言,妄言隻能讓你吃盡苦頭,正所謂言多必失。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正在為孟達事洩被殺而懊惱不已,這時有探馬來報,司馬懿派張郃引兵出關,來拒我師。

諸葛亮聞報大驚:“今司馬懿出關,此人足智多謀,不比曹真,”我料想他一定會攻打街亭,斷我咽喉之路,”環視左右問:“誰敢去守街亭?”

參軍馬谡見諸葛亮吃驚的樣子,感覺很是好笑,涼那司馬懿有什麼可怕的?便說:“末将願往。”

諸葛亮看着馬谡,不放心的說:“街亭把着要沖,地方雖小,幹系确很大,如果街亭有失,我大軍便完了,你雖深通兵略,無奈此地一無城池,二無險阻,把守極難呀!”

“丞相勿慮,在難也得有人把守,末将自幼熟讀兵書,精通兵法,又跟在您身邊南征北戰,耳濡目染,難道還守不住小小的街亭嗎?”

“司馬懿非等閑之輩,先鋒張郃乃有萬夫不當之勇,你能對付了他們嗎?”

做人要坦誠相待的句子(不同的表達方式)4

馬谡聽了不高興了,嘴一撇說到:“哼,休說他司馬懿張郃了,便是曹睿親來又有什麼可怕的?所有差錯,殺我全家好了。”

這次請命的過程中,馬谡有點過于狂妄了,可以說根本沒有掂量自己幾斤幾兩,之後的布陣失利,馬谡雖然逃得性命,确為軍法所不容,才有了後來的諸葛亮揮淚斬馬谡。

《三國演義》裡還有一個實例同樣是說明狂言妄語自損的,那就是魏延之死。

當時大多數能打過魏延的人都已經死去,他因此過于自負,以至于在被楊儀激怒,問他是否敢大喊三聲“誰敢殺我”時,他毫不畏懼地狂笑而發三聲,“誰敢殺我?”誰知在喊第三聲之時,他就在毫無知覺的情況下命喪馬岱之手。

做人要坦誠相待的句子(不同的表達方式)5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好的口才,成就人生,狂言妄語、帶來禍患。

我們做人,一定要會說話,不同的表達,不一樣的人生。

2021.9.1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