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康新聞網内蒙古訊 :(特約記者 賀文生 通訊員 張耀邦)“我一路看過千山和萬水,我的腳踏遍天南和地北……”内蒙古包頭市固陽縣雅之食食品有限公司的“90”後老總張宇最近喜歡上了一首歌曲,每次聽到裡面的歌詞“如果迎着風放飛,俯瞰這世界有多美……如果還有夢就追,至少不會遺憾後悔……”他總是心潮澎湃,心中有股力量在升騰。年輕就該拼搏,年輕就該去追夢想!這是張宇的座右銘。
年輕朝氣、充滿活力,這是我們對張宇的第一印象,見到他時,他正在公司辦公室的電腦前忙碌着接單,手指不停地在鍵盤上飛舞,雙眼緊緊盯住電腦屏幕不放,神情十分專注。
張宇是内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固陽縣“小有名氣”的“90後”電商創業者,今年29歲的他從小就是個思維敏捷、活潑愛動的孩子,頭腦很聰明,但至今仍令他感到後悔的一件事是中學時因為青春期叛逆耽誤了學習,沒能考上心目中的理想學府,隻是草草上了一所本科大學。步入社會的張宇每天奔波在各個企業之間,與衆多企業家有了很多接觸,慢慢地張宇的收入得到了提升,思想也發生了變化,在與衆多企業家的交流和交往中,張宇逐漸萌生了自己創業的想法。
他深知家鄉生态資源豐富,農産品品種繁多,卻難以真正的走出村莊。開春時自己當化肥的裝卸工把掙來的錢買種子化肥農具在接着務農。終于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張宇接觸到了電子商務,在心中種下了電商的種子。2021年6月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正式落地到固陽縣,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在固陽縣全面展開後,這讓一直尋求适合自己發展項目的張宇無比興奮和欣喜,他帶着自己的電商創業規劃來到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經過溝通,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的領導表示同意為他的創業提供支持。于是,張宇作為一名電商學員參加了固陽縣農村電商運營中心組織的“一體化孵化”培訓服務,培訓中,他學習到了如何解決電商創業初期無技術、無資金、無辦公場等瓶頸難題,學會了如何通過電商平台售賣農産品。他的發展方向是幫助固陽縣農産品打造品牌化企業的轉型發展,突出地方品牌特色,推向全國。
2021年10月固陽縣農産品上行倉建設完成進行試運營階段,他率先入駐倉内把自己和同鄉的初級農産品帶入上行倉,農産品上行倉幫助扶持張宇免費開線上店鋪,張宇從前期的店鋪裝修、圖片優化以及文字編輯,他一邊自學,一邊向專業人士請教,配合着農産品上行倉教授給他的運營模式和經營理念為他打開了銷量大門,同時還為張宇提供了免費的倉儲、分揀、打包等服務并用先進的倉儲管理理念,對接優質的快遞公司以優惠的價格發貨,有效降低了他的運營成本。刻苦鑽研的品質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讓他迅速在業界嶄露頭角,此時他開始萌生自主創建團隊、拼搏志向成就人生的想法。“電子商務像一根紅線,一端系着家鄉的特色産業,一端連接廣闊市場。将來我會利用我的電商資源,帶動周邊更多鄉親一起從事電商行業。”張宇信心滿滿地說。
張宇2021年10月入駐固陽縣農産品上行倉後實現了自己返鄉創業的目标,創建了雅之食食品有限公司,由于沒有客源,店鋪近一個月銷量不太樂觀,這讓張宇很是受打擊。這麼好的産品怎麼就賣不出去呢?張宇在心中反複思量,結合培訓和上課所學知識,終于找到了答案——宣傳。找到了問題所在,張宇開始利用自己廣告策劃與營銷的專業知識忙活了起來,先後開設了淘寶店鋪和抖音小店,通過直播、短視頻推廣引流,以電商直播的方式為本土農産品“帶貨”,把一件件農村特色産品通過電商平台發往全國各地。不僅讓深藏在山間田野的優質農産品“出村進城”,更為家鄉開拓了出一條緻富路。為了把本地的優質農産品銷售出去,讓本地村民增收緻富,張宇經常走村入戶收購優質的農産品,前端對接種植農戶,幫扶貧困戶、農業合作社做好農産品的生産管理,因地制宜建設農産品供應鍊體系保障産品供應,後端整合銷售渠道,推廣渠道,再經過精細包裝,通過網店和直播銷售出去,這些優質的産品備受顧客青睐,當年就成功銷售瓜子20萬斤,線上線下銷售額超過150萬元,解決了近500戶農戶的瓜子銷售難題,公司員工也由最初的2人發展到現在的15人。“除了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外,縣供銷合作社在小微企業補助、稅收優惠等幫扶政策方面積極扶持,北京京邦達貿易有限公司還給我們提供了美工、物流對接等方面真的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張宇說,得益于縣裡良好的電商運營和創業環境,自己才有信心将店鋪從一開始的“門可羅雀”經營到了現在。
電子商務使處處孕育着生機的農村成為年輕人創業的熱土,張宇通過一番努力與拼搏,闖出一片屬于自己的新天地,将家鄉的特色農産品遠銷全國各地,帶動村民增收緻富,助力鄉村振興。不到三十多歲正值壯年的他,在人生之路上已經經曆了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奮勇向前,向上。相信,在鄉村振興這個一頭連着共同富裕,一頭連着小康生活的奮鬥之路上,張宇會繼續拼搏,從而實現從1到N的發展,由大我沉澱成大家,帶領更多群衆走上一條平坦幸福的康莊大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