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交彙點新聞客戶端
交彙點訊 金秋九月,瓜果飄香。走進鹽城市阜甯縣陳良鎮新塗村,小橋流水、黛瓦白牆,一幅美麗宜人的鄉村畫卷映入眼簾。沿着平整的馬路向前走,第二個路口左轉就到了村民陳克華的家。陳克華今年80歲,家裡四世同堂,提起這幾年村裡的新變化,老人拍手叫好,“家家戶戶有房有車,村裡路好景也美,這樣的日子,放在從前根本不敢想。” 新塗村位于陳良鎮西側,距阜甯縣城約6公裡。2016年以前,新塗村是省定經濟薄弱村。2016年6月23日,一場特大龍卷風襲擊了這裡,使原本并不富裕的村莊雪上加霜。全村一共915戶,有557戶農房在風災中被夷為平地,斷水、斷電,路也不通,新塗村黨總支書記周海華回憶當時臨危受命來到新塗村的情形,仍然曆曆在目。 風災過後,如何幫老百姓重建家園?周海華說,蓋房子是頭等大事。2016年9月,新塗村首批安置房項目新塗新村開工建設,8個月後,工程竣工,500多戶村民拿到了新房。 陳克華的家就是其中一套。140平方米的戶型,上下兩層,5個卧室,通過舊房換新房的方式,陳克華隻另外花了6萬多元。“從前孩子們回家,家裡的兩間瓦房住不下,要去鎮上住賓館,如今不僅夠住,而且土鍋竈換成了燃氣竈、公廁變成了衛生間,孩子們來了都不願意走。”
有房住,更要住得好。新塗村實施河道整治、道路亮化、圍村林建設,不僅讓村民們住上了和城裡人一樣的“小别墅”,村域面貌也煥然一新。2019年初,新塗東苑二期工程150戶建設完成,現在全村集中居住率已達到85%以上。 在新塗新型農村社區對面,就是新塗村連片的高效農業種植基地。“風災前,我們村一個大棚也沒有。”周海華告訴記者,從2017年起,新塗村通過流轉土地,發展連片高效農業800畝。其中,連棟大棚310畝、稻蝦種養320畝、果園基地170畝。依托這些特色農業,新塗村找到了一條屬于自己的發展之路。2020年,新塗村村集體收入從曾經的負數增長到200萬元。 “這幾年新塗村改變的不隻是環境,更多的是村裡的風氣。你繞着村莊轉一圈,也找不到一個垃圾桶。”周海華打趣地說。 新塗村是阜甯縣首個推行農村垃圾分類、定時收集的試點村。全村每家都有兩個垃圾桶,一個裝幹垃圾、一個裝濕垃圾,村裡的保潔隊員每天兩次定時上門收取。參與垃圾分類的村民還可以獲得積分,用來兌換洗衣粉、香皂、牙膏等生活用品。過去垃圾随手丢的習慣被潛移默化地改變了,垃圾分類成了全村的新風尚。 “業餘時間,我喜歡和姐妹們一起唱歌跳舞,我們成立了小團隊,有時間就去村裡的文化禮堂表演。”在村民賈德清家裡,演出的獲獎照片被擺放在最顯眼的地方。 賈德清所說的文化禮堂位于村黨群服務中心東側,緊臨文化廣場。走近新塗文化禮堂,大舞台布置一新,台下30張八仙桌滿滿當當。村民們生活富裕後,文化需求更多樣。村裡将原來的農貿市場改建為文化禮堂,定期進行文藝演出。 文化禮堂也是百姓的食堂,誰家有紅白喜事都可以申請免費使用。村裡倡導紅白喜事不大操大辦,規定了一桌最多8個菜、600元的統一标準,取得良好成效。 “讓群衆住上好房子、走上好路子、過上好日子。”如今,“涅槃重生”的新塗村已成為“全國文明村”“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江蘇省文明村”。在新塗村,一幅産業興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鄉風文明的新圖景正在成為現實。 新華日報·交彙點記者 張文婧/文 王昊晨/攝
本文來自【交彙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