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義先生著舊體詩詞集《借月唱晚》近日由敦煌文藝出版社出版,2021年9月28日《甘肅日報》“閱讀”版刊登拙文給予推薦。
盛世歌詠伴詩香
——魏義舊體詩詞集《借月唱晚》讀後
張平生手捧魏義先生新著舊體詩詞集《借月唱晚》,仿佛在月色如練的靜谧夜晚,傾聽一位老報人用古典詩章形式的詠唱,令人感受到歲月的靜好、生活的絢爛。
魏義先生,人皆稱魏公。其根柢發于隴中旱塬,英華燦于隴上報苑。性惠質實,真率儒雅。曩時供職于省級黨報近四十春秋,采寫各類新聞作品浩如星海。在其祖父的熏陶下,從小就背誦古詩詞。讀高中時,承蒙語文老師、著名詩人夏羊先生的悉心教誨和點撥,對文學的興趣日趨濃厚。後來在西北師範大學函授部中文系受教五年,比較系統地閱讀文學典籍和傳統詩詞,奠定了文學創作之基。在新聞編采之餘,抽暇撰寫了一批散文、雜文、報告文學、文藝評論等。
魏義自言,對傳統的舊體詩詞,雖喜誦讀,心向往之,憚于嚴格規範的格律,卻不敢妄叩詩門,以至延宕于知天命之年後,方才“詩思初萌”,沉醉“學步”,并樂此不疲。油然而生“晚歲不知老将至,又踏層峰望眼開”的惬意。于是閑暇寄情于文翰書畫詩章,廣閱博聞,識見獨具,硯耕亦勤。咀華萃英,每成詞章。多年前曾有《探珠集》刊行。退休後閑居“借月軒”,常于朝暾夕晖,觀蘭山煙岚,聽大河濤聲;春紅秋紫,夏雲冬雪;忘情山水,向往林泉;眼前之景,幻化意象;心物交融,每有所寄,辄成詩句。月色如練,書齋靜谧,霜鬓染翰,集腋成裘,遂成宏編矣。取書名《借月唱晚》,新著出版,漸博美譽,此乃盛事矣!
2021年9月28日《甘肅日報》“閱讀”版刊登拙文給予推薦。
蓋詩詞者,言情懷志之具也。其在魏義先生,倘有所見,偶有所感,詩情萌發,煉字造句,發乎情,言其衷,諷其事。聊抒胸臆,詠世化人。興觀群怨,其功昭昭也。
對于寓居了五十年的蘭州,魏義每遊必有詩。“垂柳婀娜滴清響,修竹青翠依雲根”(《雨中登山》)“碧樹綠茵着玉妝,青峰翠苑雕冰顔”(《谷雨驟雪》);每行隴上,抑或海外遊蹤,必有詩。“九天青女散繁霙,百裡幽峽爍晶瑩”(《宕昌官鵝溝觀雪景》);“蓬萊流霞耀三島,泾河噴珠洌千泉”(《重上崆峒山》);“城垣殘堡流古韻,珊瑚扇貝色斑斓”(《張掖丹霞詠》)。萍蹤所到,大好河山、名勝風物,總能激發他的詩情。特别是他寫親情、桑梓、故舊的一些詩,至為親切,比比皆是。“兒時攀樹摘榆錢,母喚乳名牽挂腸”(《春日憶往》);“短劇天籁傳妙曲,泥土植根野花發”(《敬贈四叔》)。“土豆稀疏一線望,聊可充饑度荒年。忽聞壟埂傳人聲,讵料偷芋某老漢。負載沉重難起身,羞愧嗫嚅腿抖顫。父親恻隐即饒恕,扶翁背芋到田邊。”(《災年一背篼洋芋》)災荒年月,一背篼洋芋,可救全家性命于旦夕。當年家父對那個老漢家人病殘困境的恻隐寬厚,讓魏義終生銘記,流注于筆端,讓人唏噓落淚。魏義有不少詩寫祖父母、母親、父親等親情,讀來感人至深。有兒時的溫馨:“爺爺講神話,嫦娥舞廣寒。奶奶發糖果,衆孫繞膝歡。父親巧烹調,美味薄酒筵。慈母烙甜餅,香氣溢庭院。”也有當年的艱難:“世事難料為農夫,劬勞犁田伴星辰……野菜谷糠度災年,饑腸空腹酸水吞。”更有親恩難報的興歎:“寸草難報三春晖,望斷白雲泣濕衫。”也不乏抒寫他們那輩人獨特經曆的詩篇,“不堪回首老三屆,擦肩高考垂淚别。下鄉方曉務農苦,栉風沐雨面似鐵。”(《憶知青下鄉·一》)還有個人的情感回憶,體諒妻子當年的辛勤:“拂曉越嶺勞執教,正午下山烹菜飯。”世事紛呈,詩情萌動于字裡行間。
魏義有八首詩寫他的老師詩翁夏羊,“霜影秋光逐逝波,八秩詩翁策杖吟。病骨老鶴九臯鳴,清聲玉振悠悠心。”讀詩如晤面,仿佛又看到了詩翁夏羊清癯的面龐,孜孜不倦的“杏壇執教勞瘁身”。 從20世紀40年代到蘭州解放前夕,當時在蘭州上大學的夏羊,刀叢覓詩,抨擊黑暗,發表了大量呼喚“時代的春天”的進步詩篇。夏羊在解放後發表了千首歌詠盛世的美律新詩。魏義在定西中學讀書時,承蒙夏羊多年教誨,至今念茲在茲。
魏義先生做人處世智慧有容,著文作詩真情灑脫;大步流星走路,豪放潇灑喝酒。其性情全然表現在他的詩章裡。南宋人嚴羽在《滄浪詩話·詩辨》中說:“詩者,吟詠情性也。” 讀《借月唱晚》,當可感知作者在詠物言事、緣事抒情方面營構的妙境。值得一提的是,他吟詠梅、蘭、竹、菊、松、荷、水仙等詞章,當是其追求浩然正氣,崇尚君子之風的寫照。行文至此,情不能己,因作一律,贊魏義《借月唱晚》刊行:
彩霓霞雲巧手裁,梅蘭借月淺深開。
稻粱須待蘭台走,歲月多情華發摧。
大步流星常灑脫,閑吟對酒自悠哉。
清秋唱晚斜陽景,化作詩章寄素懷。
辛醜仲秋于二爨堂
張平生,別署二爨堂
中國書法研究院藝術委員
中國藝術名家研究院常務理事
中國藝術學會常務委員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甘肅省書法家協會第三屆理事、第四屆隸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甘肅書法院特聘書法家
甘肅張芝書法院特聘教授
甘肅省敦煌文藝獎(書法)專家評委
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黃河詩社社長、《黃河詩陣》主編
甘肅省詩詞學會副會長
書法創作與理論研究、書法評論兼善,尤以獨具風格的“二爨”書體立足書壇,活化了“二爨”的當代創作形态。近年創作、撰寫的大量書法作品、書法評論文章及格律詩,刊載于《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書法》雜志、《書法》雜志、《中國書法報》《書法報》《書法導報》《美術報》《書法賞評》《大衆書法》《詩詞家》《甘肅詩詞》及《黃鶴詩苑》《詩話春秋》《今日頭條》等報刊、網絡媒體。
二爨堂鍊接
張平生:黃河之濱
張平生:契文玄象
“小爨”臨習
張平生戊戌秋詩輯
文化地圖中的書法亮點
南中谒“二爨”
當代“書法功臣”馬積森
王清洲的色彩與墨象
王正強藝術人生的價值坐标
胸中丘壑 筆底煙岚
張平生戊戌秋冬詩輯
二爨堂拜年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