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作為培養人的活動就是要使每個人的個性得到充分而自由健康的發展,從而使每個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獨立和創造性。校本課程關注每一個學生的不同需求,給學生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具體體現在課程的設置及課程内容的選擇和設計上的多樣性、課程内容的可選擇性和豐富性。校本課程給學生提供了比國家課程更加豐富的問題情景,更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思考和大膽想象,而且在活動中,學生會不斷地接受各種新的刺激,遇到不同的問題,從而不斷地變換思維方式和角度,培養和發展思維的廣闊性、靈敏性、深刻性和敏捷性。
一、校本課程開發有利于充分挖掘學生的個性潛能優勢,促進學生的個性全面和發展
(一)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傳統的課程強調學科知識,忽略了學生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的真實體驗。校本課程的開發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和學習經驗,課程實施中強調學生發展的主體性、主動性。關注每一個學生發展的差異性。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與衆不同的主體,滿足每一個學生不同的發展需要。
(二)校本課程以學生為中心。校本課程開發是以學生的需要出發的,是為了學生的發展而存在的。學生實際需要什麼,成人不一定清楚,校本課程的開發主體之一就是學生自己,更能夠從學生的需要出發,精選對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與技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個性的發展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間。學生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之一,有課程決策的權利。課程開發是一個動态的。不斷完善的過程。課程内容和結構都在師生互動中完成。
二、校本課程開發有利于促進教師綜合素質的發展
國家課程開發模式下,教師處于權力結構的底層,教師按照規定的時間和進度,完成規定的教學内容。這樣無疑扼殺了教師的創造潛能。校本課程的開發賦予了教師的課程決策權。
(一)校本課程開發為教師的成長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校本課程立足于充分發揮學校内部的資源優勢,将每一位教師視為具有研究潛力的創新人員,充分信任教師,實現學校自我構建。教師在不斷的從教學工作中,不斷地發現問題,并緻力于這些問題的解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為解決問題,勤于思考,大量閱讀書籍、文獻、報刊雜志等,更新了知識結構,擴展了視野。
(二)校本課程開發增強教師們的合作意識。教師們在傳統的情況下,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孤立的開展教學,校本課程主張以學校為整體,集體協作共同決策和開發,要求教師們相互學習,共同研究問題并找出解決的方案。教師們在合作過程中會增強合作意識,提升了合作能力。
(三)校本課程開發完善教師的知識結構。知識可以分為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實踐性知識。
三、校本課程開發有利于學校特色的形成
對學校而言,校本課程的開發把學校推到了課程改革的前沿,學校成了課程開發的主體。每一所學校都是一個獨特的實體,校本課程因校而異,更能體現學校的辦學特點。特色化課程的建構是實現辦學特色的重要載體。校本課程開發有利于創建學校特色。學校具有特色,也就意味着培養出來的學生具有鮮明的個性和獨創性。
四、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彌補國家課程的不足
國家課程強調共性和統一性,容易忽略個性和差異性。課程開發的時間周期長,缺乏靈活性,嚴重地滞後于社會的變革,尤其不能及時反映科技進步和當地社會發展需求的實際變化。學科專家處于課程開發的中心位置,導緻狹隘的專家課程目标和決策渠道,缺乏多層次、多途徑、全方位滿足學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課程體制與能力。課程開發的專家與課程實施的教師之間缺乏聯系,閑置了廣大教師的獨立判斷和參與課程開發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降低了課程改革的實際影響。造成了教育資源的浪費和教育效益的下降。校本課程的開發以學校自身的資源、條件為基礎,具有靈活性和差異性,通過資源的調整和優化配置可以提高教育的效益,通過教育内部權利的重新分配提高教育的适應變革的能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