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兒胡同·第352輯
菜園街2号樓。
“這棟樓和西城的福綏境、崇文的安化樓一樣,是咱宣武區的公社大樓。”
一位居民先生說。他正在收拾破爛,把很多半輩子不曾翻騰的舊物堆放在樓道裡。
他的家在宣武區菜園街2号樓靠南邊的單元。
2号樓門口,居民們賣掉舊電器。
我從這堆破爛兒上撿回來一個鐵盒的鞋油。上海日化三廠産品,一擰旁邊的把手就能打開蓋子,這種包裝現在很少見了,但80年代很常見。
鐵盒的鞋油。
剛說什麼,宣武區的公社大樓?宣武區也有公社大樓嗎?
先說說,何謂公社大樓?
福綏境大樓、北官廳大樓、安化樓,分别為西城區、東城區、崇文區的“公社大樓”,此前已有很多報道。
崇文區廣渠門内的安化樓。
近些年的報道說,50年代末,北京曾規劃,在四個城區各建一棟大樓。于是在1958年大躍進中,福綏境大樓、安化樓、北官廳三棟公社大樓建成。
這是從白塔寺藥店樓頂北望。左側的淡紅色就是福綏境大樓。拍攝于改造前的白塔寺藥店,現在這個視角已經消失了。
所謂公社大樓,最典型的特征是擁有公共大食堂——家裡的鐵鍋都大煉鋼鐵去了,如《活着》裡的記載。當時能住進樓房,絕對算得上是很高檔的生活條件。
西城區的福綏境大樓。現在也快搬空了。
為什麼說,宣武區“沒有”公社大樓呢?
2011年中國青年報的一篇報道裡面,是這樣說的:
“最終,西城區的福綏境大樓、東城區的北官廳大樓以及崇文區的安化樓根據同一張标準圖相繼開工。由于“宣武區底子最薄”,計劃中位于白紙坊的公社大樓則沒有動工。”
但是,據北京地方志的《宣武區志》中,區域規劃章節記載:
“1958年4月,北京市對《北京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初步方案》進行重大修改,強調城市建設要考慮将來向共産主義過渡,要着重為工農業生産服務,為工農商學兵結合、消滅三大差别提供條件,居住區按人民公社化原則建設。根據這一指導思想,區在白紙坊建設了兩幢公社樓。”
矛盾顯而易見。宣武區到底有沒有公社大樓呢?
下午,白紙坊,拆遷改造的地塊上,穿梭者數不清的收廢品小三輪。有的上面拉着一台空調,有的拉着舊書。裝滿了廢紙的小卡車暫時按兵不動,等着半夜出城。
一拆遷,收廢品發财啦。
是的,白紙坊,所謂公社大樓曾經存在的地方,現在正在進行棚戶區改造。
“一共你給我12塊錢吧。”一位先生對擺地攤收舊貨的小販說。他拿來了一袋子磁帶,大都是90年代港台歌星的專輯。小販已經給了10塊錢,挺不情願地,抽出一張一塊的,又抽出一張一塊的。旁邊的大姐說,“當年9塊9一盤買的啊。”
收舊貨的小販地攤兒。
這位先生拿着賣磁帶的12塊錢,站起身,沒着急往家走,跟旁邊的老街坊就聊上了,“我的抽油煙機,這剛用了幾年,收廢品的說五毛錢收。我草他大爺,轉身拿起個錘子,當場把抽油煙機給砸了。”
不遠處一個大姐追着另一個收廢品的小販,“等等,我那飲水機裡有東西。”原來是幾個保溫杯,藏在飲水機的櫃子裡了。小販挺痛快,二話沒說。不過大姐饒了一句,“要是都給你,哪能五塊錢啊。”原來飲水機賣了五塊錢。
整車整車的舊家具。小販也懂得拆遷居民的心理,“高價回收,僅此三天,高高興興。”
“另外我還得問你,”還是這個大姐,“舊書本多少錢?”小販回答,“九毛一斤。”大姐聽了,“行嘞,我再去找家門口那個收廢品的,他要也給九毛我還不答應了呢。”
舊家具一角,貼着亞運會的标簽。也許是孩子淘氣貼上的。
而一位大叔直接從收廢品的三輪車上,花五塊錢買走了幾本舊書,其中包括50年代的語文書。“那個時候高中生學的都是有用的東西。”他翻開書,老語文課本的課文,是毛在政協會議上的講話。
旁邊是三層高的老樓房,三樓的窗戶下面有一塊塊被塗蓋紅色的方塊,那是以前寫過标語的痕迹。
既然已經被蓋上了,我想沒必要再去反駁這位大叔。
老樓,寫标語的地方是三層的窗下。
而這一車舊書中,我看到很多的《大衆電影》,很多六十年代的建築雜志,還有牛皮紙袋包着的《第60中學規劃方案》。
舊書,其中不乏一些有價值的資料。
路旁有一個鐵架子的燃氣竈,“當年這個煤氣竈要花錢買,老人們都不愛用,甯可用火爐子做飯。後來想買國家還限制了呢。”一位先生說,“你再想花一兩百塊錢都買不到。”
他說的是政府推廣煤氣罐兒的事兒。而今,這個破竈台恐怕連5塊錢都不值了。廢鐵而已。
老竈台。
這,便是咱北京的拆遷。
而就在白紙坊改造的這片區域的西北角,有一棟樓房,樓号為“菜園街2号樓”。隻有五層,但每一層的層高明顯高于常見的樓房。
這棟五層的公社大樓位于菜園街路邊。
此前我去過安化樓、福綏境大樓,很有名嘛,城市活化石。東城區的北官廳大樓,大約是在2001年已經拆遷改造,另外則兩棟還在。
但确實從沒聽說過宣武區也有公社大樓啊。趕緊用手機搜了一下,便是本文開頭的那段報道中青報的報道。
樓牌号,右下角是住戶正在拆空調。
樓道裡擺着老家具。已經有不少都搬走了,才能顯得這麼空曠。
“都是蓋人民大會堂剩下的料。”這種說法,在其他的幾處公社大樓也會聽得到,并不新鮮。而這位居民先生,是從70年開始住在這裡,并非建成初期的“原住民”。
樓門口。
他說,這棟大樓建設初期,還曾經打算将其作為廣安門火車站的配套招待所,但這一計劃很快擱置。證據是,居民們剛搬來的時候,每一戶裡面都有上下水,并且還有浴缸。
小自行車在牆上挂的日子也不短了。
樓道裡,吊燈上的裝飾。
廣安門火車站至前些年停止運營,一直都是貨站,這段規劃看來也沒有付諸實施。而北京西站則是在1996年建成,之前叫做西便門火車站。
樓下,一位大嬸正把破爛賣給小販。她是在1967年搬到這裡來的,她也說,這裡就是宣武區的公社大樓。之前樓房的一層,是宣武區塑料廠,一個普通的工廠。
“當年的工廠,在夏天給工人們自制鹽汽水兒喝,我們一幫孩子悄悄溜進去,看到沒人,就偷汽水兒喝。”
樓下小販收到的廢品,萬寶電冰箱,單開門的,應該夠30年了。
大嬸家在四樓,窗戶朝東,“當年看不到什麼建築物,全都是平房。”于是逢國慶節,孩子們都會跑到樓頂上,遠遠地望着天安門廣場放花。
樓頂上是約有半人高的女兒牆,即便是平常的日子,孩子們都會跑上去藏貓貓。
黑膠木開關。那個年代,相比燈繩,開關稍微高檔一點兒。
電冰箱,賣破爛喽。搬家換新的。
這裡每一層都有公用的廚房,安化樓的情況也類似。這裡可能也曾有公社大食堂,但這個美麗的夢想早就破碎了。
于是,這種家裡沒廚房的老樓,大都會有騰退的空間,給居民們做飯。
廚房門口的防火提示語。居民們說是90年代寫的。
我小時候家住筒子樓,可能當時北京市有要求,樓道裡不能做飯,避免火災隐患。于是就有一個鄰居分到了其他房子搬走,空房子騰給幾戶居民用作廚房。
廚房裡滿是油泥。
油泥。公共廚房都能這麼髒,公社食堂可能存在下去嗎?
燈泡上糊滿了油泥。亮了也看不見光吧。
廚房門口。
有的居民說,這裡最初的住戶來自軍隊系統,也有人說,最初的住戶也有一些社會單位的工作人員。
無論如何,當年能住進這樣的樓房,一定是有點兒“社會地位”的,其它幾棟公社大樓情況類似。“這樓裡走出去的作家可多啦。”
樓道裡。除了家具、紙箱子,還有腌菜缸,假花。
面對公共空間,人們情緒也是糾結的。既希望生活環境更好,卻也少不了不太負責的人。于是,公共的生活環境與人民公社化生産一樣,“木桶效應”明顯。
牆上的腳印。
樓道裡的小竹車。
别看這棟大樓要騰退,實際上并不會拆掉。問了問拆遷辦——應該說是征收工作人員,一位老哥說,這棟樓本來不在此次改造範圍,後來把它加進去了。雖然與附近棚戶區、簡易樓的政策相同,但這棟樓本身并不會被拆掉,“很結實,沒必要拆。”
至于将來大樓幹什麼用,就不得而知了。
地方志說,宣武區當年建了兩棟大樓,那麼另一棟是哪裡呢?懇請了解老樓曆史、未來的朋友留言。
樓道一角,臉盆架子。
小狗,老樓梯。
謝謝觀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