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改革開放40年之巨變

改革開放40年之巨變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2 04:18:40

改革開放40年之巨變(改革開放40周年我感受最深的十大日新月異大變化)1

40年前的農村房屋幾乎都如此。

丁丁出生于湖南洞庭湖平原的某農村,成長在農村,現在在某城市工作,是70年代生人,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這四十年丁丁剛好經曆,這40年的經曆對于丁丁來說感觸實在太深,完全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那是完全不為過。以下是丁丁經曆的至少十個方面感受到的日新月異。

一是農民種田的日新月異變化。在丁丁剛有記憶的時候正是承包到戶的年代,那個時候,一家幾口人耕種着幾畝到十幾畝田土,我記得當年我們村最會種田的一家種了20多畝田土,我家5口人,父親是民辦教師,當時稱為“四屬戶”,有大約6畝多田,4畝多地,主要由我母親一人操持,我們姊妹三人(兩個姐姐)包括父親在放學放假的時候才到田地裡幹活,母親經常是忙得兩頭不見光,由于當年我還小,沒有力氣,父親又是教師,所以,缺乏勞力,家裡種棉花、撿棉花、收割水稻、栽秧那都不是問題,最重要的問題是犁田,所以,每年暑假,我家三姊妹總是要和會犁田的人家換工,當年我才十來歲,那也是我村有名氣的栽秧手,鄰居家都很羨慕我栽的秧苗,又直又正又快,一天下來能夠栽1.5畝左右。有一年,大約是90年代初,我才13歲多,又是雙搶季節,收割完水稻之後無人犁田,我為了争口氣,自己去犁田,一天下來,3畝多田不但犁完,還平整完畢,被當年的犁田老師傅誇獎,說他們自己一天也幹不完,并且誇獎我的技術不是一般的好,我的母親感歎說幸虧生下了我這個兒子,終于給她争了一口氣。後來,出現了耕田機,當時被農民稱為“鐵牛”,用牛犁田的曆史迅速地成為了過去,後來,我上大學後,上班後,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但耕田機很普遍,還有收割機、播秧機等,完全是機械化了,現在,我聽說許多人能夠承包上千畝田地,而且很輕松,一年加起來就一個月左右的農忙期,而且現在的農村人尤其是90後幾乎不會種田了。回到農村,和這些90後00後說起當年種田的曆史,他們幾乎是在聽天書,不知道種田還這麼辛苦。最主要的是,當年我們種一畝水稻,兩季産量加起來不過千斤左右,我父親技術好,兩季産量也不過一千六百斤左右,但現在,一季産量至少上了一千五百斤,有的達到了一噸,如果種雙季稻,那産量至少在2500斤以上。

二是房子的日新月異變化。記得小時候,我家住的是茅草屋,每年父親都要用牛屎糊牆壁,而且要請伯父去屋頂換稻草,否則,風會刮進來,雨會飄進來,而且當年絕大部分農村家庭都是如此。在我記事的時候,我家終于做了磚瓦房,這個時間大概在85年以前,農村絕大部分家庭從茅草屋換成了磚瓦房,那個時候,農村做磚瓦房是值得慶祝的事,封頂那天,要請全村人來慶祝,要在梁上撒糖、煙、瓜子、花生等食品的,那是我童年記憶中很快樂的回憶,因為總能搶到一些糖果、花生等食品。到了九十年代,越來越多的農村家庭開始做樓房,現在,回到農村,可以看到成排的樓房林立,而且裝修很精美,家裡水電汽都到位,城市家庭有的電器在絕大部分農村家庭同樣都有,許多房子在城市人看來那确實是别墅。

三是食品豐富的日新月異變化。記憶中的食品,幾乎都是一日三餐米飯,而且吃的都是時令蔬菜、棉油、菜籽油,一年上頭吃不上幾餐肉,雖然當時每家每戶都喂着豬和雞等,但豬用來賣錢的,雞蛋也是用來賣錢的,家裡來客了才能吃上肉或雞蛋,在記憶中過年是最豐盛的一餐,所以,當年的我,天天盼望來客,父母走親戚總是吵着要去,天天數着日子盼望過年,那個時候雖然也有水果,但能吃到水果的日子少得可憐,吃得最多的就是菜瓜、甘蔗、涼薯,有鄰居家如果栽着桃樹、橘樹等,那絕對是我們小孩子天天圍着轉的對象,趁别人家不在就去偷着吃,整天被别人罵,趕着跑,所以,鄰居家的桃子、桔子包括很酸的水榴子那都不到成熟就沒了。現在,一年四季都有水果、蔬菜、肉食買,而且全國的、全世界的,各種口味的,叫不上名的,應有盡有,而且如果你到農村,你會發現,當年我們盯上的水果上幾乎成了風景樹,上面挂的果實熟透了也沒人去摘。

改革開放40年之巨變(改革開放40周年我感受最深的十大日新月異大變化)2

90年代流行的大哥大、Bp機已成為記憶。

四是父母對孩子讀書意識提高的日新月異變化。當年,我家三姊妹都是因為讀書來到城市,這完全得益于我父母對教育的重視,知識改變命運在我家得到了完全的體現,也成為了我們村的榜樣。當年,農村的孩子許多都隻是小學、初中畢業就辍學了,當然,這也與當年的教育體制有關,因為小學升初中要考試,初中升高中要考試,高中考大學更要考試,而且每一輪淘汰的比例都很大,直到我上大學時,當年升學比例全國也不過25%左右,到農村學校那更低,隻有可憐的百分之幾。當年,我們三姊妹的成績其實并不算特别好,但因為父母的“棍棒”教育,逼着我們努力讀書,所以,一直幸運的過了一檻又一檻,正是因為如此,我們三姊妹都幸運的考上了大學,進入了城市,有了工作,改變了命運。現在,回到老家,老家的人沒有不對我父母豎大拇指的,都說我父母有眼光。現在,他們培養孩子的勁頭同樣很大,現在,我在農村的同學,他們的孩子已經陸續進入了大學,進了城市,可以說現在農村的孩子沒有去大學的很少了,有的還讀了研究生,出國留學的也不少,他們最一緻的說法就是農村孩子要想走出農村,讀書是最好的渠道。

五是出行道路日新月異的變化。在我的記憶中,道路是泥巴路,尤其是農村的道路,後來,才有了卵石路,騎着自行車去上學,那屁股經常疼得厲害,天睛一把刀,下雨一把糟,後來,到了縣城,才看到原來還有水泥路,讀大學時,聽說了高速公路,有一次,從長沙坐火車去了一趟廣州,坐了一整晚,那還是提速以後,去百公裡以外的地方出差,那要坐上幾個小時的車。進入新世紀以後,水泥路開始進入了農村,高速公路已經遍布全國,高鐵、動車連接到了全國各城市,現在,到農村的每個角落,都是平整的水泥路甚至是柏油路,去各地出差,飛機、高鐵、動車随便你選,既方便又快捷,千公裡的距離,即使不坐飛機,不到四個小時就能到達。

六是出行工具的日新月異變化。記得小時候去外婆家,其實隻有大約四十裡的路程,當時隻能靠步行,我不是靠父親挑就是靠父母背,有一次比較大了,自己走路,走得整個腳都起泡了。後來,家裡終于有了一輛自行車,那是我家的寶貝,除了父親上班可以騎,我們隻能看,後來,看到一輛小車經過,那羨慕的眼光直到現在還記得,夢想着有一天也能坐上這樣的小車。上班後,我給自己買了一輛變速自行車,後來,買了一輛摩托車,幾年後,終于給自己買了一輛小車,但現在,為了鍛煉身體,又買了一輛山地自行車,小車幾乎就睡在車庫裡。出差、旅遊不是坐飛機,就是高鐵、動車。

七是通訊工具日新月異的變化。出生于農村的中年人應該有這樣的經曆,村部的喇叭經常高喊,某某家來信了,某某家來電話了,當年,農村人與親戚聯系幾乎就靠着村部的電話,而且還是手搖的,那個時候還有電報,要到郵電局去發。我記得當年電值得的炫耀的家庭就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但時過境遷,大約是90年代,座機、大哥大、BP機開始普及,當年,我上班後那也在同年人中很是炫耀了一把,一手拿着大哥大,腰上别着BP機,家中裝着座機。不出幾年,大哥大淘汰了,BP機不見了蹤影,家中座機已開始淘汰,數字手機開始普及,又沒有幾年,數字手機又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智能手機,而且現在已很少有人寫信了,取而代之的是短信、QQ、郵箱、微博、微信等方式了。

改革開放40年之巨變(改革開放40周年我感受最深的十大日新月異大變化)3

現在出行隻要帶手機就可以走遍中國了。

八是支付方式日新月異的變化。支付方式的變化,現在小年輕也能夠感受到變化實在太快,當年,我記得那個時候出去打工經商的人,在回家的路上,往往拿着一口皮箱,或者就是一個麻袋或蛇皮袋,裡面既有随行物品,主要是包括錢,眼睛死死的盯着那口皮箱或麻袋或蛇皮袋,生怕有什麼意外,而且也經常出意外,因為錢就在那裡面。當年我去讀大學時,是坐船去的,一整夜沒有睡着,因為我的學費就放在皮箱裡。那個時候,無論到哪裡,所有的支付幾乎都是現金,所以,進入新世紀,還有人在争論中國是否應該發行千元大鈔,但這個時候,出現了銀行卡,轉賬開始流行,接着随着智能手機的出現,支付寶、微信支付開始流行,掌上銀行也跟着出現,現在,人們出行,不需要帶任何現金,隻需要帶着手機就行,打車、買車(機)票買任何東西甚至包括去菜市場買菜、訂外賣等,都不需要現金支付了,手機掃一掃就OK。

九是購買方式日新月異的變化。過去,我們購買東西要去商場,逛街就成為許多女性的熱愛。然而,現在逛街主要是為了鍛煉身體、看風景,購物越來越不需要上商場了,因為在家裡就可以購物了,而且是應有盡有,因為電商平台不斷的湧現,坐在家裡,在電腦前或在手機上,你就可以購你想要的物品,而且東西還便宜,特别是不同的電商平台在不同的日子裡還出台打折的政策,如“雙十一”、“雙十二”、“六一八”等日子,那是喜歡網上購物人盛大的節日,有的人甚至連做飯也省了,就在網上訂餐。

十是辦公方式日新月異的變化。我的專業是财務,當年,剛上班時,那還是手工賬,算賬還是算盤,整個财務部門的人每天都在埋頭算着各種數字,一個數據要來回反複核算,生怕算錯,而且在填寫賬簿時生怕寫錯字,寫一篇總結或報告,還要請專人打印出來,後來,有了電腦,那也看成寶貝疙瘩,當年,隻有我會用WPS,也隻有我會用财務軟件,剛上班的我,一個人一個辦公室,進出辦公室還要脫鞋,在别人看來我是很神秘的。現在,電腦普及,人手一台電腦,所有辦公軟件都聯在一起,而且整個系統全國聯網,人人都會用,而且人人都必須會用,不會用電腦那就等于是文盲,寫的總結、分析、報告那很快就能出來,開會也不需要出差了,有視頻會議,上面有什麼指示、精神等方面能夠通過内網很快傳達下來。

現在,丁丁已經40多歲了,但丁丁經曆的這40多年,而且幾乎與中國的改革開放重合,而這40多年裡令丁丁感受最深的那就是日新月異的變化,經常令丁丁感慨萬千,自認為很幸運的遇到了一個好時代,感受到了祖國發展的迅速,現在的祖國正在進一步強大,不僅經濟上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各方面都确實強大了,而中國能夠有今天,完全是因為改革開放的結果。丁丁相信,随着中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曾經認為不可實現的夢想會展現在我們面前,而且會享受得到,中國夢一定能夠乘着改革開放的翅膀實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