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王陽明幹本分事持平常心做自在人

王陽明幹本分事持平常心做自在人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8 22:00:06

始終有一種溫暖,照耀在我們前行的路上,那就是智慧的光芒。

王陽明幹本分事持平常心做自在人(王陽明面對世間薄涼)1

一位相聲大師說,世間沒有薄涼,哪來的溫暖?

面對人情冷暖,世态炎涼,如何獨善其身?如何兼濟天下?

王陽明告訴你,隻有把事情做得極緻,讓自己脫穎而出,才能破解迷局。

01王陽明請辭巡撫,請求改任軍務提督

王陽明在正德十二年(1517年)五月八日上疏,請求工作調動,辭去南贛、汀漳巡撫一職,改任軍務提督,并受領旗牌,也就是兵符,以擁有治軍的權力。

兵部尚書王瓊随即請旨準奏。九月十一日,朝廷下旨賜予王陽明旗牌,并授予酌量裁奪之權,酌量裁奪啥意思?就是自己看着辦。

王陽明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在南贛剿匪的時候發現,以前官府屢次剿匪毫無成效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官軍戰鬥力不強。而賞罰不分、軍務拖沓又是導緻戰鬥力不強的根本原因。

為了解決賞罰不分的問題,王陽明上奏說明,大明刑律雖完整,但執行不利,隻有嚴格按律令行事,才能成功诏安賊匪,希望朝廷立即下旨以嚴正賞罰。

王陽明幹本分事持平常心做自在人(王陽明面對世間薄涼)2

王陽明進一步指出,若要掃平匪患,首先要做到賞罰分明、軍容整肅,這樣才能保證官兵的戰鬥力。

最後王陽明表達了必勝之心,若有負聖恩,甘願以死謝罪。王陽明提出了調動工作的要求,同時也立了軍令狀。

從王陽明的奏折可知,他抱定了必勝的信念,并決心為朝廷盡忠到底,因此才主動向朝廷申請軍務提督一職。

如能改任提督握有兵權,就可以按軍法管理軍隊,賞罰不分的問題才能根本解決。王陽明一眼看透本質,抓住了問題的核心,并相應地做出了大膽地處理,這是他可以短短數月就成功剿匪的關鍵。

為了把工作做好,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極緻的準備才會産生極緻的效果。

很多人隻看重結果,忽視了準備條件。

其實,看得見的結果,往往是由那些看不見的準備工作決定的。

02王陽明打敗甯王10萬大軍,42天生擒甯王

倉促之間得知甯王叛亂,身邊沒有一兵一卒,但是王陽明做到了。我們常說把工作做到極緻?什麼是極緻?這才是極緻。

王陽明幹本分事持平常心做自在人(王陽明面對世間薄涼)3

先說說甯王是怎麼回事。第一任甯王朱權,是明太祖的第十七個兒子,曾幫助燕王篡奪了帝位,在南昌府封甯王,封号世襲。由于協助燕王稱帝功勞很大,所以後來甯王胡作非為,也令朱棣感到棘手。

曆代甯王在南方權勢蓋天,到了第四代朱宸濠時,更加嚣張跋扈,奸詐異常。繼承了甯王之位後,逐漸暴露出稱帝的野心。

正德十四年六月,王陽明奉命去福州處理叛軍事件。走到了豐城,突然得知甯王朱宸濠起兵謀反了,而且甯王也知道王陽明要經過,立刻派兵追殺。

王陽明的船小速度慢,眼看就要追上了,王陽明心生一計,金蟬脫殼,跳上小舢闆死裡逃生。

王陽明審時度勢,決定用反間計赢得時間。于是散布消息說,甯王身邊的心腹都和王陽明有密信往來,并僞造了往來信件,故意洩露給甯王,這令甯王對身邊人産生了疑心,也延緩了出兵速度。

在攻打南昌以解安慶之圍的戰役中。王陽明運用了攻心戰術,向城中發布告谕,對各類人等均有告知。這些告谕對破城起着重要作用。南昌守軍人心惶惶,紛紛放棄抵抗,王陽明率軍一舉攻下南昌。

在與朱宸濠的遭遇戰中。剛開始,叛軍大占上風,王陽明的軍隊戰敗,死傷數十人。王陽明當即處罰了作戰不利的官員,親自督戰,又在指揮船上挂上橫幅,上書:甯王已擒,我軍不得縱殺。叛軍看到,不知真假,驚慌失措,陣腳一亂,王陽明反敗為勝。

王陽明幹本分事持平常心做自在人(王陽明面對世間薄涼)4

朱宸濠把所有船連在一起結為方陣,決定第二天決一死戰。王陽明知道後,吩咐火攻,火箭射向叛軍的船隊,船上火焰升騰,叛軍四散奔逃。

朱宸濠換上百姓衣服,想乘小船逃跑,哪知道艄公是王陽明派來的,直接把船搖到了王陽明的軍中,王陽明就這樣活捉了朱宸濠。

這一戰的結果,大大出乎人們的預料,誰都沒想到,王陽明能夠這麼快就能平定叛亂,而且生擒甯王。

這就是極緻的思考,極緻戰略戰術戰法的作用,背後是王陽明"此心不動,随機而動"的神奇。

以弱勝強,超級逆轉,這就是一根針捅破天的極緻效果。

03陽明心學是治愈職場焦慮的一副良藥

陽明心學是王陽明經曆千難萬險之後悟出的智慧結晶,是行動哲學,是一門重視實踐的學問,是一門重德行、以"良知"為根本的學說,

其宗旨是,隻要聽從良知的命令,人人皆可成功,任何困難都能克服。陽明心學為深陷焦慮的職場人指出了一條正大光明的快樂生存之路。

王陽明幹本分事持平常心做自在人(王陽明面對世間薄涼)5

陽明心學有著名的四句教

  • 第一句是"無善無惡心之體",意思是,本心光明剔透,無善惡之分。
  • 第二句,"有善有惡意之動",起心動念有善有惡。
  • 第三句,"知善知惡是良知",是善是惡,良知自知。
  • 第四句,"為善去惡是格物",善的就去做,惡的就去掉,就是緻良知。

這四句教告訴我們,緻良知是破解世間薄涼的終極答案,具體方法是:首先要通過精神努力把遮蔽良知的東西除掉,顯示出良知的本來光輝。

其次要聽從良知的召喚,所有事情都按良知去做,執行得越堅決,效果就越好。

最後,回到"世間薄涼"的主題,我們知道,面對人情冷暖,産生焦慮的原因,就在于患得患失,心不定,心不定就會産生焦慮;心若定下來,就不會有得失的煩惱,自然不會産生焦慮。

陽明心學正是定心的學問。王陽明臨終說:

"此心光明,亦複何言!"

我們的心靈越光明,内心能量就越強大,世界也就越光明,人生的焦慮就會越來越少,最終完全消散,得到根除。

隻要不讓私欲蒙蔽本心,凡事依照本心而行,也就是我們講的緻良知,我們的心就能定下來,就不會再有焦慮,事業人生的結果自然是好的。

王陽明幹本分事持平常心做自在人(王陽明面對世間薄涼)6

王陽明本人就是最好的證明,心越定,事越成。

立志向行,焦慮皆空。

困難何懼,理在心中。

事上修心,功到自成。

共勉。

備注:圖自網絡侵删。

作者簡介:向金-Kimi 曾經是武警老兵,今天在鬧市修行,和你一起修心,傳播正能量。更多内容請關注:@王陽明心學智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