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幾牛耕田幾龍治水?新年辭舊迎新,鞭炮聲中,家裡的竈台上的竈王圖喜換新顔,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2022年幾牛耕田幾龍治水?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新年辭舊迎新,鞭炮聲中,家裡的竈台上的竈王圖喜換新顔。
小年,香火和貢品上案,紙馬和麥麸面放桌腳,磕頭祭拜曰辭竈;正月初一,貼竈圖,響鞭炮,燃清香,上貢品,曰迎竈。接竈迎竈指竈王爺,從接送間的繁瑣的禮數就能看出竈王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據說,竈王是被分配到每個家庭的使者。一方面守護家人平安健康,事業順風順水,倉廪充實富貴盈門;另一方面監督記錄家庭成員行善作惡的情況,送竈到接竈這段時間,竈王是彙報工作。所以,人們都會選擇高端的貢品祭拜,目的就是想堵住竈王的嘴,想讓竈王說家裡的好話,同時樸素的表達對來年美好生活的期盼。
送竈和接竈過程,真實發生的就是換了張竈王圖,就是民間常說的竈馬頭。人們把竈王叫竈馬頭的原因是:古時候富庶的家庭竈台會出現種偷吃飯粒、菜葉的昆蟲,它們從不在貧苦家庭出現,這類蟲就叫竈馬。随着曆史發展,就有人覺得竈馬是由竈王管,因此就把竈王爺圖叫竈馬頭。
貼在竈上的竈馬頭圖共走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農事欄,記錄的是和農業生産相關的風俗習慣,指導人們開展農業生産的;第二部分是竈王畫像欄,包含竈王在不同狀況的生活狀态。接下來說的2022年“五牛耕田,八龍治水,十馬馱谷”就是源自竈馬頭的農事欄,傳統社會人們能以此判斷雨水多寡和收成情況。
幾牛耕田,幾龍治水,幾馬馱谷不同年份都不同,這依據是農曆新年前十二天的天幹和地支來判斷年景。
以2022年為例,前十二天分别為:乙酉日、丙戌日、丁亥日、戊子日、己醜日、庚寅日、辛卯日、壬辰日、癸巳日、甲午日、乙未日和丙申日,前十二日分别代表屬相是:雞、狗和豬、鼠、牛、虎、兔、龍、蛇、羊、馬、猴。
按照竈馬頭的詩詞以及天幹地支與屬相的對應關系得出2022年是:五牛耕田、八龍治水、十馬馱谷。我國傳統文化中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對應,剛好農曆新年十二天和生肖對應,因此竈馬頭詩詞中耕田的牛、治水的龍、馱谷的馬數量最高是十二,最低是一。既然不同年份裡牛、龍和馬數量不同,且它們都和農業生産相關,因此古代勞動人民就将動物數量和莊稼的收成聯系起來。
雖然數量不同,但并不意味着數量越大,莊稼收成越好,而是有不同的說法,同人們傳統的認知存在差異。當然,不同地區風俗習慣不同,人們對竈馬頭中的詩詞解釋就不同,具體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
五牛耕田民間有兩種說法:一牛是生産力,代替人們耕田,牛越多證明田的面積就越大,糧食産量就越高;相反田的面積就越小,糧食産量就越低。二牛的數量越大高,說明田越難耕種,降雨量小,田越幹旱;相反牛的數量越低,說明田越容易耕種,降雨量适中。2022年是五牛耕田,牛的數量中等,結合兩種說法來看,應該是風雨順遂,平安喜樂的年。
八龍治水民間詩有雲:龍多旱,龍少澇,意思是說龍的數量越多,降雨量越小,氣候越幹旱,易引發旱災;龍的數量越少,降雨量越高,氣候越濕潤,易引發澇災。2022年是八龍治水,龍的數量偏多,按照俗語的說法降雨量小,幹旱少雨是主要的氣候特征。
十馬馱谷民間的說法是馬的數量越大,糧食産量越高。古時候生産力低下,馬是農業生産裡重要的生産工具,用馬馱谷是常規操作,因此馬的數量越大,收成越好。除這種說法,有些地區認為馬馱谷中的谷指的是谷物稭稈,稭稈越大,生長過程中會吸收過多的營養物質,從而導緻谷穗變小,以這種說法來分析十馬馱谷則指的是糧食産量低。
綜合來看,不同的說法有不同結論,有些說法内部相互矛盾。隻從竈馬頭詩來判斷豐收,還是欠收,有失偏頗,不能精準科學的指導農業生産。
竈馬頭詩詞的問題體現在三點:一忽視氣候的地域性。我國地域遼闊,不同地區氣候差異大,緯度、海拔、地形和洋流等都會導緻到氣候變化。二忽視了人的主觀能動性。面對氣候變化和自然災害,人能發揮主觀能動性解決自然災害帶來的問題,避免災害導緻糧食大範圍減産降質。三忽視了影響莊稼産量因素的多樣性。莊稼是否高産不止和自然氣候變化有關系,還和病蟲害、人的管理有關。簡單說,即使遇到自然災害,人們也能通過發揮主觀能動性止損。
2022年全球氣候複雜多變,既有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自然災害頻繁發生;也有拉尼娜現象湧現,各地不穩定氣候因素加強,極端的天氣将頻繁發生;同時還有湯加火山噴發,火山灰遮天蔽日……我國作為農業大國,雖然現階段擁有先進生産管理技術,但還是要關注氣候變化帶來的負面影響。
未來,農業生産中想實現豐産豐收的目标。一方面要學習先進的管理技術,關注自然氣候變化,及時采取應對措施,注意水肥條件改善和病蟲害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強宣傳,開拓銷售渠道,注重農業品牌的管理和維護。新時代中,隻關注氣候變化就想高産很不現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