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對于至善的理解

對于至善的理解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6 05:56:23

對于至善的理解(至善與本心的關系是什麼)1

王陽明認為,至善隻存在于人的本心,無需向外去尋找。

何為本心?

《傳習錄》第79條說:“隻存得此心常見在,便是學。過去未來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這裡的心,就是本心;隻要時常存養本心,就是學習;過去和未來的事,僅僅隻是思考它們又有什麼用呢?那是把本心丢失、舍棄了啊!

第80條也說:“言語無序,亦足以見心之不存。”

一個人講話條理不清晰、言語混亂、沒有章法,足以看出他本心缺乏存養。

關于本心與至善,王陽明衆多弟子都有過提問。

對于至善的理解(至善與本心的關系是什麼)2

廣東揭陽弟子薛侃,是粵閩王門中的典範代表,他問王陽明孟子的“不動心”與告子的“不動心”有何區别?

這裡的“不動心”,出自《孟子·公孫醜上》第二章,原文是:“公孫醜問曰:‘夫子加齊之卿相,得行道焉,雖由此霸王不異矣。如此,則動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動心。’曰:‘若是則夫子過孟贲遠矣。’曰:‘是不難,告子先我不動心。’曰:‘不動心有道乎?’曰:‘有。’

公孫醜是孟子的學生,他覺得老師孟子做了齊國的卿相,得以行王道,心中應該會很喜悅;但是孟子卻說“我四十不動心”;孟贲是一位勇士,遇到事情很快勇猛,但可能過于魯莽、定不下心,所以公孫醜借以稱贊孟子的不動心,因為這很難做到。但孟子很謙虛,說告子(名不害)也能做到不動心,這其實不難。

所以針對薛侃的提問,王陽明回答說:“告子的境界其實還差了孟子一大截,為什麼?告子的‘不動心’,是死死地抓住這顆心,強迫它不動;而孟子卻是集義(積善而合義)到自然不動,二者有本質的區别。心之本體(本心)原本是不動的。心之本體就是天性,天性就是天理,天性、天理原是不動的,集義(積善而合義)就是恢複心之本體(本心)。”

孟子講的集義,也出自于《孟子·公孫醜上》第二章,原文是:“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朱熹注解說:“集義,猶言積善,蓋欲事事皆合于義也。”意思是做一個人平時喜歡發自本心地做善事,合乎道義,就叫集義,也叫積善,而不是偶爾做一件善事來博取積善的美名(即義襲而取)。

王陽明後來說“集義就是緻良知”,就是時時積善、處處積善、事事積善,并倡導人人積善,上升到了“至善”的境界;孟子的“集義而不動心”,也就是王陽明後來講的“此心不動”,我把它擴展為八個字:此心不動,随機而動。這顆不動的心,就是天性、天理,就是本心;為什麼要随機而動?因為要“集義”,即時時要積善,要跟随自然的變化懂得權變之理,要善于在事物變化之中抓住發展規律,進而求得開拓進取、生生不息之道。

--所有文章節選自《江波講傳習錄》

注: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