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古詩詞更是我們珍貴的文化瑰寶,它們豐富的情感、深邃的意境、富有節奏感和音樂美的語言,令人贊歎不已。
從小學開始,我們便開始學習古詩詞,深度了解它的美。但是學習的多了,難免會出現一些張冠李戴的情況,更重要的是,它們似乎可以無縫拼接,乍一看上去完全沒毛病。
問君能有幾多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頭。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群太監上青樓。問君能有幾多愁,如看國足在踢球。問君能有幾多愁,鉀鈉铵鹽均可溶。問君能有幾多愁,唱跳rap加籃球……
背完之後就更讓人發愁了,究竟原句後面是啥?
老骥伏枥,志在千裡。橫掃饑餓,做回自己。
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和古詩混淆了,還和廣告也能無縫連接,不僅在整體語句的邏輯上沒毛病,還很好的押韻了。
莫愁前路無知已,西出陽關無故人。
完美融合了送别詩“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和“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兩者的組合,竟然還别有一番味道,似乎更符合現實情況了。
原句: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這一句“從此君王不早朝”,簡直都要被網友們玩壞了,究竟是因為什麼讓“君王不早朝”了,網友們都大開腦洞,簡直能寫出一部将軍和君王不得不說的故事的長篇小說~
古人雲:有朋自遠方來,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後鞭數十,驅之别院。
朋友:???我做錯了什麼o(╥﹏╥)o
所謂:君子動口不動手,該出手時就出手。
每當說到這裡,他都會很激動的坐在輪椅上拍着大腿……
垂死病中驚坐起,笑問客從何處來。垂死病中驚坐起,笑問是否三缺一。垂死病中驚坐起,扶搖直上九萬裡。垂死病中驚坐起,燃燒我的卡路裡。
作為熱情好客,樂于助人的華夏人民,即便是病中垂死,在來了客人或者三缺一時,也能安然笑問。
“一枝紅杏出牆來”,古詩詞中的萬能神句!不論是哪句詩,它都能很好接上。
“兩個黃鹂鳴翠柳,一枝紅杏出牆來”、月落烏啼霜滿天,一支紅杏出牆來、春江潮水連海平,一支紅杏出牆來、停車坐愛楓林晚,一支紅杏出牆來、小扣柴扉久不開,一枝紅杏出牆來……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本來是一句美好的思念妻子的詞句,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更多的還是“夫妻對坐到天明”無話可說。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出自《孟子》,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又有幾人能做到呢?更多的人都是在一朝富貴後妻妾成群,哪裡還在乎别人。
幾乎人人皆知的古詩《靜夜思》,你能第一眼看出是改了哪裡了嗎?整體語境押韻并沒有多少改變,意思也差不多,真的是“無縫”連接了。
鵝鵝鵝,曲頸用刀割,拔毛燒開水,鐵鍋炖大鵝。
鐵鍋炖大鵝,東北名菜,記得之前有一個新聞,一位女士在自家門口炖大鵝,結果太香了,路過的老大爺徘徊了三遍,還是沒忍住伸出了罪惡之手,将大鵝連帶着大鍋都端走了……
這四句詩,來自不同的四首詩,但是神奇的融合到一起,卻又别有一種風情,讓人不禁感歎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詩的魅力在于不僅可以自身互相替換,還能中英文無縫切換。例如:
但使龍城飛将在,no zuo no die why you try。巴山楚水凄涼地,responsibility。山重水複疑無路,make後面不加to。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本來是一句氣勢磅礴的詩句,但是改成“流向那萬紫千紅一片海”,瞬間就變得沙雕起來了。
最後給大家講一個很經典的小故事: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個廟,廟裡有個老和尚,長得真是俏,俏也不争春,隻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他在叢中笑。
自古評論出人才,随手寫出佳句來。幸虧李白死得早,不然詩仙位難保。
歡迎大家多多評論Thanks♪(・ω・)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