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倚伏1
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态
#讀藏之間# 我買書有個怪癖,得買n版1印的;訂閱報刊也有個追求,得從創刊号補齊,邂逅《舊書信息交流》報也不例外。那是1994年的時候,忘記了在什麼報刊上看到的廣告,得知河北省新創刊了一份《舊書交流信息》報,已訂閱《文彙讀書周報》等五六份讀書類報刊的我,決定從創刊号開始訂一份,于是寫信詢問、郵局彙款、等待,真的收到了石家莊郵局寄來的1993年5月創刊以來的報紙,當時印象最深的兩個詞就是河北、種福元。翻開這自辦發行的報紙,第一感覺,不錯!從手頭留下來的15張報紙看,當年的這四開四版報紙開設了淘舊書、讀書樂、舊書新知、藏書、集報界、收藏世界、古籍知識等欄目,還有一個特色欄目供求熱線(調劑.轉讓.求購.交換)。投稿的作者既有名家如姜德明、馬嘶、劉經富等,也有普通作者,既有一二線城市作者,也有身邊市縣作者的文章,看了非常解渴。那時的文章短小精悍、信息容量大,努力展示古舊書業風采,為讀書藏書者服務。時任石家莊作家協會主席的劉章這樣評價:報小鴻儒愛書香,遍九州從來不媚俗,自風流。(原文沒有标點,我加的)
這份報紙令我吃驚的還是豐富的轉讓信息和低廉的服務收費。每期幾乎拿出一半的篇幅刊發轉讓書目和求購書目,每條不足20字收費僅3元。要知道,那時互聯網沒有興起,大城市的讀者還可以逛古舊書的交易市場包括書攤,可以到王府井等大型新華書店選書,而市縣鄉鎮的讀者想買到自己需要的書是不容易的,這份報紙就擔負起這個任務,為賣家賣書、買家買書搭建了一個廣闊的平台,在古舊書流通方面功不可沒,因為隻有在流通中,書的使用價值和收藏價值,才能得以進一步實現。
在1996—1998年期間,我也在這份報紙上刊登轉讓書目,将自己不需要的《宋本冊府元龜》、《外國史知識》等書刊賣掉;同時刊發求購書目,買回了自己需要的遼沈書社《靜晤室日記》全10冊等。記得買這套書還是從長春市一位教授那買到的,經商量分三次郵局彙款才完成的,令我感動。不過此間也發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交易。
那是在1998年8月15日《舊書交流信息》報第2版最下方,刊登了我的求購書目(見下圖第9幅右下方),其中有一本上海辭書版《中國曆史大辭典.秦漢史卷》,一個月左右吧,我收到安徽省某書友來信,說他有此書,僅售70元,我有些懷疑,這麼便宜嗎?但一看落款地址是某村村委會,就半信半疑去郵局彙了書款,過了一個月後左等右等還不來,就去信數次也沒收到回複,三個月過去了,就認定上當了放棄了,不想了,花錢買個教訓吧,誰讓我圖便宜來?又過去三年吧,有一天在單位突然接到一個電話,說是縣公安局的,通過派出所知道我的單位,問我有沒有給安徽省這個人彙過款買書,說這個人因詐騙抓起來了。第二天我按照要求,帶着當年他寫給我的信,去東甯縣公安局警官麼建剛那做了筆錄,說是給安徽那面提供的,此事再無下文。這是我買書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被騙。值得欣慰的是,依托孔夫子舊書網,我于2020年1月16日,在廊坊市的“我是小魔仙的書攤”以347元的價格買到了秦漢史卷,使得我這套《中國曆史大辭典》全14卷完璧,從刊發求購書目算起,已過去21年了。
我手頭現在存有1996至1998年的《舊書信息交流》報15張,之所以留到現在,是因為刊有我的轉讓書目和求購書目,今天翻閱起來,别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愛屋及烏,非常想了解《舊書信息交流》報的前世今生,孔夫子舊書網這個中國較大的版本圖書館就滿足了我的需求,下面就是我根據孔網該報的搜索,得出這份報紙的軌迹如下。
1992年12月8日,《舊書交流信息》報出版試刊号,主編種福元,主管石家莊市作家協會;1993年5月1日,出版創刊号,總第5期;1997年5月1日,出版100期紀念專号;1999年1月起,有了郵局發行代号17-102,從自辦發行轉為全國郵局公開發行,由半月報改為周報;2000年4月30日出版停刊号,總第211、212期,第一版有種福元的呼籲:“誰來救救《舊書交流信息》報 本報總編尋找(除河北省外)主管主辦單位”。(下面我再羅列一下《舊書交流信息》報的身後事,與種福元夫妻無關了):2000年5月5日,《舊書信息報》創刊,總第1期,郵局發行代号還是17-102,主編是郝榮齋;2002年4月1日,出版100期紀念專号,總編輯郝榮齋;2005年12月5 日,《舊書信息報》出版改刊号,更名為《藏書報》,總期号延續為第293期,此為《藏書報》創刊号。2020年6月17日,出版20周年紀念專号,總第1043期,總編輯王雪霞。雖然現在訂着《藏書報》,但能看到的解渴文章很少,信息量更少,總是盼望《藏書報》社能學習之前的《舊書信息交流》報的辦報經驗,更好的體現“傳承中華藏書文化,助力人文經典閱讀”的宗旨。不過還是想念逝去的《舊書交流信息》報,那是一份傳播信息量大、面廣、準确、及時的報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