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是一個成本遊戲。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電動車的配置一般都比較豐富。價格越高,配置也越滿。在燃油車時代,動辄百萬級車才擁有的配置,開始下放到三四十萬的電動車上了。空氣懸架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空氣懸架“蔚然成風”的市場邏輯是什麼?
主動懸架是什麼?
先解決一個問題,懸架是什麼。
翻了翻專業定義:汽車懸架系統是指由車身和輪胎之間的彈簧、減振器組成的整個支持系統,是車身與車輪的連接裝置,傳遞作用在車輪和車架之間的力和力矩,并且緩沖不平路面傳給車架或車身的沖擊力,衰減由此引起的振動,保證汽車行駛的平順性。
彈簧好認,減振器是紅色部分
我們再将定義拆解一下,懸架系統最關鍵的配件是彈簧、減振器。
彈簧對應了懸架系統中的參數之一“剛度特性”,減振器則對應了另外一個重要參數“阻尼特性”。
懸架系統有三種類型,分别是被動懸架、半主動懸架、主動懸架。
➤ 被動懸架很常見,我們能接觸到的,多數都是此類。一般是螺旋彈簧 液壓減振器,剛度、阻尼無法主動調節,既看路面的颠簸情況,也看出廠前的調校功力。
➤ 半主動懸架,剛度、阻尼可以主動調節其中之一。其中一種搭配方式是螺旋彈簧 電控減振器,阻尼可調,剛度不可調;還有一種搭配方式是空氣彈簧 減振器,剛度可調,阻尼不可調。
➤ 主動懸架,則是一個完整體,剛度、阻尼皆可調,空氣彈簧 電控減振器。其中,空氣彈簧調節剛度,電控減振器調節阻尼。
空氣懸架系統的構成
所以,結論很清楚了,我們說的空氣懸架,其實是“空氣彈簧”,一般都會搭配電控減振器,由此組成主動懸架。
“主動”,就說明懸架具備了“大腦”,這也是汽車智能化的方向之一。
電動車,更需要空氣懸架?
我們再來聚焦下空氣懸架(準确講,空氣彈簧)的結構。
空氣彈簧,一般是柔性的橡膠密封容器,從中泵入壓縮空氣,利用空氣的可壓縮性,來實現類似于螺旋彈簧的作用。作為輔助,還會有空氣供給單元,也就是氣泵、幹燥器、儲氣罐等,這些會占掉一部分車内空間。
空氣彈簧的一種結構
所謂的“密封容器”,一般是腔型結構。這個腔型結構,也會分單腔、多腔。
單腔的問題在于,空氣彈簧的伸展高度,與剛度基本對應,難以對高度、剛度進行兼得;多腔好很多,簡單理解,一個腔可以調整高度,另外一個腔可以調整剛度,兼而得之。
要配合空氣彈簧,發揮出更好的調節效果,減振器最好也具備主動調節能力。
這又是另一個知識了,這樣的減振器叫做電磁減振器,可分為電磁閥減振器、磁流變減振器,具體的原理并不同,但作用都是調節懸架“軟硬”。
電動車和空氣懸架很“搭”,因為要做主動懸架,就需要引入電子控制系統。這并不是說,燃油車不能做,而是說電動車自帶大電池,以及電子電氣架構更先進,做控制更容易。
兩者更“搭”的理由是:需求。
1、電動車沒了内燃機,噪音消除了很多,但原先被掩蓋的路噪、胎噪會更加明顯。車身通過空氣彈簧與車輪接觸,而空氣彈簧内部是空氣腔室,是可以隔絕噪音的;
2、電動車有提高或降低底盤的需求。電池一般置于底盤上,在某些情況下,有必要提高底盤,避免托底磕碰電池;在高速行駛時,又可以降低底盤,以減小空氣阻力,降低能耗;
3、與智能輔助駕駛做配合,借助攝像頭、雷達或地圖信息等,可以提前探知前方路況,快速調整空氣懸架。比如,前方是颠簸路,底盤可以“軟”一點;前面是連續彎道,底盤可以“硬”一點。
4、個性化配置也可以實現,每個人對底盤軟硬的感知不同,理論上,可以識别用戶ID,主動調節成用戶喜歡的底盤質感。有的還可以借助攝像頭,識别出車内乘客的類型,比如是老年人乘車,底盤可以降低一點,方便上下車,再調整得舒适一點,讓乘客舒心。
諸上需求,在智能電動車時代,更好實現,才被行業提上了讨論的日程。
蔚來ES8的空氣懸架
背後的邏輯,仍然是成本
開門做生意,盈利才是王道。
國内電動車高端化,路數無他,基本得靠“堆配置”,才能讓潛在用戶覺得“有性價比”,也才能打動前幾批用戶。
慢慢地,口碑做起來,品牌才能立起來。
不過,背後的底層邏輯是,原來一些百萬級車才擁有的配置,其成本正在快速下降,才從經濟角度,可以适配在三四十萬的電動車上。
國産後,各零部件開始降本
為什麼很多車都用上了空氣懸架?主要因為空懸系統實現了國産化,并且順利降低成本。該降本比例大概是50%,比如,海外進口的空懸系統是1.6萬,國産之後可以降到0.8萬。
具體的采購價格不便探知,這裡僅作一個舉例。
随着成本降低,空氣懸架的需求量也會攀升。這是一個“軍備競賽”的環境,競品有的,自己産品一般也得上;況且,增加了空氣懸架之後,對電動車的舒适性、電池的安全性,确實有一定的提高。
車身能擡高,還能降低,僅憑視覺上的“沖擊”,就足夠吸引不少用戶選擇這一配置。
小鵬G9的空氣懸架
至于大家擔心的空氣懸架壽命問題,一方面,産量增大之後,利潤池也會增大,可以反哺技術繼續提高使用壽命;另一方面,很多高端電動車,對空氣懸架的售後政策,也比較友好,可以打消很多顧慮。
時代在變,智能 電動,也悄然改變了我們或曾熟知的産品形态。
本文作者為踢車幫 曹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