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人為什麼不能保持自己的自信

人為什麼不能保持自己的自信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01 11:16:14

人為什麼不能保持自己的自信?有這樣一個網絡故事,有人詢問鄰居:“如果你有一百畝地,你可以捐給他人嗎?”鄰居回答:“可以”又問:“如果你有一百萬,你可以捐給他人嗎?”鄰居繼續回答:“可以”再問:“如果你有一頭牛,你可以捐給他人嗎?”鄰居這次卻回答說:“這可不行”問及原因,鄰居回答說:“因為我真的有一頭牛啊”,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人為什麼不能保持自己的自信?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人為什麼不能保持自己的自信(為什麼越無知的人越自信)1

人為什麼不能保持自己的自信

有這樣一個網絡故事,有人詢問鄰居:“如果你有一百畝地,你可以捐給他人嗎?”鄰居回答:“可以。”又問:“如果你有一百萬,你可以捐給他人嗎?”鄰居繼續回答:“可以。”再問:“如果你有一頭牛,你可以捐給他人嗎?”鄰居這次卻回答說:“這可不行。”問及原因,鄰居回答說:“因為我真的有一頭牛啊!”

這個故事裡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當事情和我們無關的時候,人們往往會高估自己的道德水平。任何在學校或職場與他人打過交道的人都可能會有這樣的印象:不少人對自己的認知偏離了客觀事實。

心理學家大衛·鄧甯對這種現象展開了深入研究,并與賈斯汀·克魯格共同提出了“鄧甯-克魯格效應”(即“達克效應”)。該效應揭示了一些十分有趣的自我認知現象,比如:在一項任務中,表現差勁的人會傾向于認為自己比實際情況更加優秀,而表現優秀的人會傾向于低估自己的表現。同樣,人們往往會将自己置于道德優越的高地,認為自己的品性遠比其他人的品性更優越,但事實并非如此。

在《為什麼越無知的人越自信:從認知偏差到自我洞察》一書中,鄧甯全面總結了關于自我認知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為何我們在個人能力和品性兩個方面會傾向于形成認知偏差,并揭示了避免這些認知偏差的途徑。

以下内容選自《為什麼越無知的人越自信:從認知偏差到自我洞察》,較原文有删節修改。文中小标題為編者所加,非原文所有,已獲得出版社授權刊發。

《為什麼越無知的人越自信:從認知偏差到自我洞察》,[美]大衛·鄧甯 著,劉嘉歡 譯,中譯出版社2022年7月版。

為何道德優越感普遍存在?

人們往往會将自己置于道德優越的高地,認為自己的品性遠比其他人的品性更優越。例如,在對威廉姆斯學院的學生進行道德方面的調查時,整整80%的學生表示自己拒絕抄襲其他人的考試答案,而他們認為僅有56%的其他學生同樣會拒絕抄襲;74%的學生表示會向商店店員退還找多的錢,而他們認為僅有46%的其他學生會采取同樣的做法。人們還認為自己比其他人更加慷慨和具有奉獻精神。在所有調查對象中,51%的人表示自己會向饑餓的同學分享比薩,認為僅有36%的其他學生會采取同樣的做法。幾乎所有學生(90%)都表示自己會幫助其他人換漏了氣的車胎,而認為僅有34%的其他學生會采取同樣的做法。

事實上,在人們傾向于産生優越感的所有方面,道德方面的優越感似乎是最強烈且最普遍的。例如,相比斷言自己智力超群,人們會更傾向于斷言自己道德優越。艾利森、梅西克和戈瑟爾斯讓大學生們寫下他們有過的“良好”行為與“不良”行為,以及明智行為與愚蠢行為。他們還被要求寫下曾在其他人身上目睹的類似行為。不出所料,相比在描述其他人時,參與者在描述自己時寫下了更多的良好行為和更少的不良行為。參與者在智力方面則沒有産生在道德方面的這種優越感。相比在描述其他人時,參與者在描述自己時寫下了同樣多的明智行為與愚蠢行為。

電影《南極大冒險》(2006)劇照。

範蘭格在一項實驗中也得出了這一基本發現。在該實驗中,他讓參與者描述他們影響其他人的一段經曆,以及其他人影響他們的一段經曆。随後,參與者傾向于認為自己對他人産生影響的行為比其他人對自己産生影響的行為更加“正當”,但他們并沒有傾向于認為自己的行為更為明智。

為何道德優越感比智力優越感更加普遍存在?有三個不同原因。

首先,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品德比智力更加讓人向往和重要——而人們又确實想要擁有理想的人格特質。1968年,安德森讓參與者評價555種人格特質的理想程度。與道德相關的特質最受參與者的喜愛,無疑比與智力能力相關的特質更受喜愛。在被評為最積極的特質中,前10名的特質裡有5種特質是明确用于描述道德行為的(真誠排名第一,另外4種是正直、忠誠、誠實、可信賴和可靠)。

在智力相關的特質中,隻有聰明擠入了前10名。在排名的末尾,倒數10名的特質中整整有9種特質是用于描述與道德相關的問題的(包括撒謊、虛僞、刻薄、殘酷、不正直、不誠實、惡毒、無恥和狡詐;惹人讨厭是唯一的例外)。接着又是54種與道德相關的特質,這才出現第一個明确的與智力相關的特質:無能。有證據表明,人們之所以聲稱自己更加有道德(或更準确地說,更加正直)恰恰是因為他們認為有道德比聰明更加令人向往。

另有研究證實,道德評價對社會判斷有着重要和顯著的影響。在了解他人時,相比能力方面的信息,人們往往對道德方面的信息更感興趣,道德方面的信息決定了某人對另一個人的整體印象以及該印象的好壞。當收到有關他人的負面信息時,人們通常會較快做出道德評價,而較慢做出能力評價。在評價政治人物時,人們往往認為道德問題比能力問題更加重要。

其次,道德相比智力更像是一種選擇和自制的結果,而人們往往會産生能控制自我行為的錯覺。不撒謊與能力無關,而與選擇克制撒謊的欲望有關。相反,解答聯立方程組并非與選擇和自制相關(好吧,其實也有關,人們可以選擇拿起遙控器打開電視而不是解題),而與人們固有的數學能力更加相關。正因為做出道德行為的關鍵在于選擇和自制,所以人們很有可能過于肯定了自己的自控力。

電影《淺草小子》(2021)劇照。

道德行為标準的不明确性再者,道德行為的标準相比出色智力表現的标準更加不明确。由于道德行為的标準不明确,人們便會更加随心所欲地根據個人行為來定義道德行為。例如,在三角學測試中,得90分明顯比得0分反映了更強的數學能力(由于存在縱向不明确性,該斷論并非在任何條件下均适用)。

但是,贈予大街上的無家可歸者20美元與不對其提供任何幫助,哪種行為更有道德?有人可能認為,正如人們在許多街角和美國兩院所采取的做法,更明智的選擇是不提供任何幫助,從而迫使無家可歸者或當局對該困境采取行動。同樣地,醫生應該告知患者患有嚴重的絕症嗎?哪種選擇更合乎道德?選擇告知固然符合誠實的信條,但這樣做是否違背了同情的原則?無論醫生做何選擇,他們都可以聲稱自己道德高尚。

預測自己會比周圍人做出更加高尚和善良的行為

然而,對想要弄清楚為何人們存在道德優越感的學者來說,前面的内容中還包含着一個令人頭疼的謎團。戈瑟爾斯研究的數據直接表明,一般人往往認為自己比其他人更有可能堅持正義和高尚的道路,而這從統計學的角度來看根本不可能。這種矛盾可能是由兩種截然不同的錯誤導緻的,從而體現了兩種迥然相異的心理特征。

第一種可能的錯誤是,人們對自己的道德素質有着準确的認識,但低估了其他人的品性。他們錯在過于悲觀地看待他人的品性,因此常常會低估他人采取善良、慷慨和合乎道德的舉動的頻率。這就表明道德優越感這種傾向并非自我洞察方面的問題,而是社會洞察方面的問題。人們因某種原因對其他人會采取的行為産生了錯誤的直覺,因此研究型心理學家需要找出這些直覺的錯誤之處及成因。

第二種可能的錯誤是,人們其實對其他人做出了正确的評價,卻對自己做出了錯誤的評價,高估了自己的道德傾向和善良程度。這就表明過度的道德優越感是自我洞察方面的問題,因此研究型心理學家須查明自我評價時的潛在問題産生了怎樣的影響。

電影《淺草小子》(2021)劇照。

錯在何處?

2000年,尼克·埃普利和我開展了一系列研究,試圖了解與道德優越感的自我認知相關的理論上和經驗上的錯覺。我們從過去的研究中得知,人們預測自己比周圍人會更經常做出無私和有道德的行為。但是他們對自己的預測與對周圍人的預測哪個是正确的、哪個是錯誤的呢?鑒于此,在若幹研究中,我們向參與者描述了許多考驗道德或無私精神的假設情境,并問參與者他們及其周圍人在那些情境下會做出怎樣的舉動。

當然,我們預料到人們會預測自己會比周圍人做出更加高尚和善良的行為。這是不足為奇的,但使我們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個步驟的結果。其中,我們随後讓參與者面對真實的情境,以觀察他們的實際行為。某人的自我預測能較準确地預測出其實際行為,但對他人的預測會顯得過于懷疑他人的品性嗎?還是人們對周圍人的預測是正确的,因而表明導緻道德優越感的原因是人們高估了自己的品性?當然,我們認為道德優越感也有可能是由兩種錯誤按不同權重共同導緻的。

上述研究完成後,我們發現最終結果非常明确和簡單。導緻過度的道德優越感的錯誤隻有一個。在一項研究中,我們讓康奈爾大學的學生們想象每年在紐約州伊薩卡寒冷的冬季落下帷幕和稍暖的春季随之而來時,校園中舉辦了一場年度慈善活動。兄弟會的成員走到校園的各個角落,以一美元一支的價格兜售水仙花,所得的收益将捐往美國癌症協會。在一年一度的“水仙花日”到來的5周前,我們在一節有250名學生的課堂上調查學生們将購買多少支水仙花。我們還讓他們預測該課堂上的一般學生會購買多少支水仙花。

不出所料,相比對一般學生的預測,調查對象對自己的預測顯示出更高的道德期望,83%的學生表示自己至少會購買一支水仙花,同時認為教室裡的學生中僅有56%的人會做出同樣的行為。平均來看,調查對象表示自己會購買兩支水仙花,而表示其他學生僅會購買1.5支水仙花。可學生們的自我預測與社會預測哪個才是正确的呢?我們等了5周(确保自己也購買了水仙花),然後再次調查這節課上的學生。僅有43%的學生真的購買了水仙花,所有學生平均每人購買了1.2支水仙花。相比調查對象自我預測的結果,該數據與調查對象對其同班同學的預測的結果更加相近。

在另一項研究中,我們将學生們帶到實驗室,付給他們5美元報酬讓其花費20分鐘填寫問卷。對大約一半的參與者,我們讓他們預測自己和其他學生在面對如下假設情況時會采取的做法:假設有機會捐贈他們的部分或全部報酬給救世軍、美國紅十字會或美國防止虐待動物協會三個慈善機構中的任一機構。我們向參與者提供了每個慈善機構的宣傳冊,以防他們不熟悉這些機構。我們要求參與者預測:如果他們會捐款,他們将捐多少錢及捐往哪個機構,還要求他們預測有多大比例的其他學生會捐款,以及其他學生平均會捐多少錢(不捐款的學生納入計算)。學生們的預測同樣體現出了他們的道德優越感。每個學生都預測自己至少會捐出部分酬金,平均而言,他們預測自己會捐出2.44美元,他們預測僅有51%的其他學生會捐款,且其他學生僅會捐出1.83美元。

同樣地,哪個預測是正确的呢?為了确定這一點,我們真的讓另一半的參與者捐款。我們向他們提供了相同的手冊及一個信封,他們可以私下将捐款放入信封并注明要捐往的機構。與水仙花日那項研究一樣,相比參與者自我預測的結果,參與者的實際捐款情況與他們對其他學生的預測結果更加接近。大約有61%的參與者捐了款,參與者的平均捐款金額為1.53美元——與參與者對其他學生捐款金額的預測結果相近,但遠低于參與者對自己捐款金額的預測結果。

對道德原則還是個人利益更敏感?

另一項後續研究更複雜,它旨在考察人們對塑造他們與周圍人的行為的情境影響是否有正确的認識。我們推斷,如果人們将自己擺在道德高地上,那他們應該會認為相比與個人利益相關的情境變化,他們的行為更容易受與道德原則相關的情境變化影響。相反,他們會認為,相比與道德屬性相關的情境變化,其他人比自己更容易受與個人利益相關的情境變化影響。我們将一組參與者帶到實驗室,向其描述了4種假設情境。

電影《輕狂歲月》(1996)劇照。

4種情境均有着同樣的基本設定:參與者有一個在其他實驗室的實驗搭檔。參與者看到了他們的實驗搭檔的照片,對某些參與者來說,搭檔是長相普通的年輕男性,身着運動衫,頭戴棒球帽,氣質陰郁沉悶。當實驗進行到一半時,要求參與者在兩項任務中選擇一項在接下來的時間完成,而他們的實驗搭檔則需完成被選剩的任務。兩項任務是相似的,但其中一項任務比另一項任務需要多花費5分鐘的時間。最關鍵的是,讓參與者預測自己将做出無私的選擇(選擇自己完成耗時稍長的實驗),還是自私的選擇(選擇耗時較短的實驗),以及他們認為其他學生一般會做何選擇。

在這種基本設定下,我們通過改變其他設定來影響該情境引起道德關切或個人利益關切的程度。為了影響情境引起個人利益關切的程度,我們在第二種假設情境中将耗時較長的實驗描述成很難操作且耗時更長。實際上,我們将該實驗描述成比耗時較短的任務需要多花費25分鐘的時間來完成,要求參與者再次預測他們及其他學生會做何選擇。

後面兩種不同情境的設定旨在引起人們的道德關切。在其中一種情境下,參與者需要在兩項所需時長僅相差5分鐘的實驗任務中做出選擇,他們的實驗搭檔同樣需要完成被選剩的任務。然而,他們的實驗搭檔換了。他們的搭檔不再是年輕的普通男性,而是擁有天使般臉龐和天真無邪笑容的10歲左右的小女孩。在第4種情境下,實驗搭檔同樣是小女孩,但參與者需要在耗時較短的任務與更費力且耗時多25分鐘的任務之間做出選擇。

通過參與者在這4種情境下的預測,我們可以知道參與者認為其在多大程度上會受到與個人利益相關的情境變化的影響(耗時較長的實驗要求5分鐘的小犧牲或25分鐘的大犧牲),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會受到與道德相關的情境變化的影響(實驗搭檔是沉悶的男性或10歲的小女孩)。我們還可以知道參與者認為其他參與者在同樣的情境變化下會受到多大的影響。

道德關切與個人利益關切對自我行為和同伴行為的預期影響與實際影響的比較(來源于Epley&Dunning,2000,第4項研究)

如上圖所示,參與者認為自己比其他參與者更加善解人意和有道德。當被問到特定情境變化對其行為會有何影響時,參與者表示自己不會受到與個人利益相關的情境變化的影響。無私行為的代價是犧牲5分鐘還是25分鐘并不重要。另一方面,他們表示自己僅會受到與道德相關的情境變化的影響,如數據所顯示,相比實驗搭檔是年輕男性時,他們在實驗搭檔是小女孩時選擇耗時較長實驗的可能性會提高35%左右。

然而,他們認為其他同學則沒有這麼高尚:相比實驗搭檔是年輕男性,當實驗搭檔是小女孩時,其他人選擇無私行為的可能性僅會提高15%。參與者認為,其他學生會受到個人利益相關的情境變化的影響:相比需要犧牲5分鐘時,當需要犧牲25分鐘時,其他人選擇無私行為的可能性會降低15%。

參與者的自我預測與同伴預測哪個最貼近事實?為了确定這一點,我們讓另一組參與者面對真實選擇,每個參與者都面臨前文描述的4種情境中的一種。如前圖所示,當面臨真實選擇時,唯一影響參與者行為的因素就是與個人利益相關的情境變化。相比僅需犧牲5分鐘的時間時,當需要犧牲25分鐘時,參與者選擇耗時較長的實驗的可能性降低了近40%,實驗搭檔是大學生或小女孩對他們的決定并無影響。

原文作者/[美]大衛·鄧甯

摘編/安也

編輯/張進

導語校對/李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