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如甜品一樣,沒有哪個人能夠抗拒,尤其是女人。有了甜品,似乎“減肥”一詞也就和我們絕緣了。正所謂是:“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想吃甜品了,就連空氣中都彌漫着香甜的味道!
縱看我們大愛的甜品世界,馬卡龍,焦糖布丁,甜甜圈,等等這一切的甜品,似乎都來自于西方國家。難道我們中國就沒有可以代表的甜點嗎?今天,老于就帶大家來看一下,中國甜品的獨特魅力!
法國的焦糖布丁
從公元前四世紀起,古希臘将蜂蜜運用到食物中,使這種所謂的甜品風靡歐洲後。甜品就開始發展開來,并且逐漸地形成了各種很具有代表性的甜品國界。
法國除了著名的馬卡龍,還有了一種更為傳統的甜點,叫做焦糖布丁。所謂的焦糖布丁,有一個很通俗的名字,叫做燒焦奶油。
奶油混合着雞蛋羹,然後撒上焦糖,放入烤箱中烘烤。等到将其表面烘烤出褐色的,有紋理狀的一層皮,此時就可以吃了。當然,它可不僅僅隻有一種口味,加上不同的配料,比如香草,甜橙,等等,就可以衍生出不同的味道了。
美國的甜甜圈
甜甜圈是起源于美國的一種甜品,它是将面粉混合着雞蛋白糖奶油和面後,做成了中間是環狀镂空的圓形,然後油炸而成的。
流傳至今,甜甜圈早已不再隻局限于一種口味。那一圈圓形的面團裡,可以裹着藍莓醬,也可以裹着奶油,也可以裹着草莓醬......如此誘人的美味,誰又能不愛呢?
日本的大福
光聽“大福”這個名字,就足以感覺到日式風了。沒錯,大福是來源于日本的一種甜品,它有點像是我們的青團,都是一個被糯米包裹着餡料的糯米團子。
隻不過,大福的餡料比較多,有豆沙的,闆栗的,草莓的,抹茶的,還有冰激淩的,等等。由于它圓圓滾滾的,像是一個圓潤的大肚子。所以也曾一度被稱之為“大腹餅”,或者是“腹太餅”。
可以說,咬開大福的一刹那,流出那團誘人的餡料,拉着糯米的長絲,軟糯甜美又香甜,好吃到可以尖叫!
中國的甜點......?
除了以上這些甜點,還有好多。比如,俄羅斯的奶酪煎餅,法國的馬卡龍,等等。但是,不知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這些著名甜品,都是國外的舶來品麼?難道我們中國沒有自己的甜品嗎?
夏天裡大愛的冰激淩,其實就是來源于我們中國。早在唐代的時候,賣冰的商人為了招攬生意,在冰裡加了糖,就有了雪糕的雛形。到了元朝,就開始出現了加蜜糖和珍珠粉的冰。到了元朝忽必烈時期,就正式開始了冰激淩的制作。
再來說點更有技術含量的,中國的甜品,很多都是傳承下來的技術活。比如古裝劇中出現的各種宮廷點心,光是聽着那文雅而富有詩意的名字,複雜的制作工藝,以及繁瑣的配料,就足以讓人歎為觀止了!
相傳是滿漢全席之一的棗泥酥,來自于上海,是慈禧太後大愛的甜品。以黑棗和紅豆熬成的餡料為餡,油酥的面皮做皮,或炸,或烤,小巧玲珑,香甜可口,超級好吃。
夏天酷暑之下,來一份豌豆黃。古時沒有冰箱,就帶着點冰碴子,涼涼的十分解暑。而精工之下的豌豆,細膩又香甜,誰又能抗拒呢?
兩千年前,民間流傳了一種甜點。它看上去潔白細膩,細到猶如發絲。吃起來酥軟綿甜,入口香酥即化,雍正皇帝賜名為“龍須酥”!自此,龍須酥傳遍大江南北,流傳至今。
而對于龍須酥的制作,這可不是随便學學就能上手的,沒有點真功夫可真不敢露手。将糖熬成粘稠的狀态,放涼後不停地裹着糯米粉來回拉。像拉拉面那樣,不停地反複拉細,直到拉到比發絲還細。這樣的手藝,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成的。
沒錯,中國人對“吃”要求很高。每一樣甜品都是精工細作,甚至堪稱藝術品。而單單是“吃”,卻也能吃出一種“美食文化”。
朋友們,你們是不是被我們中國的甜品驚豔到了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