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有一個場景印象很深:
每天晚上,睡前,爸爸都會取出他的那架廬山牌手表,調教時間。他的動作很純熟,那麼小的旋鈕,旋轉起來毫不費力。爸爸上弦之後,才安穩睡去。調校鐘表,成了睡前的儀式。
我小的時候沒有手表,但是極有時間觀念。每天早晨聽廣播;每天晚餐時看《新聞聯播》;晚間八點四十五準時守在電視前,等待《射雕英雄傳》聯播;除夕夜準八點看《春晚》……這些都是我調校時間的方法。
對時間的高度在意,使得我在當了教師後,有一個非常獨特的做法,幾乎成了我的标志——準點放學。校門一開,我帶着班級路隊第一個出去。在密密麻麻的校門口家長的注視中,我們幸福且驕傲地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對時間的管理,如同傳說中那個神秘且孤獨的哲學家一般,當時,他的每日出行成了當地的“對表”的方式。
對時間的在意與苛刻,讓我在三十歲左右成為時間的主人,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時間。不同時間段做不同的事,按照計劃做事。上課、出版、撰寫微信稿、帶徒弟……忙得不亦樂乎,也能休息得清清楚楚。都一切,都仰仗我對時間的管理。
一年四季,我沒有帶任何裝飾,春、夏、秋、冬,去哪裡都要有一架手表。一次去河北石家莊出差,忘記帶手表,主辦方還臨時為我在超市采購了一架替代品。他們很驚訝:“不帶手表就上不了課?”我笑着回答:“是的,坐立不安。”
我有時不時看表的習慣,雖然現在的手表是全自動機械表,再也不需要像爸爸一樣上弦,但我也會偶爾撥弄旋鈕,感受回憶中的溫馨細節。因為每當那時,我都會想起爸爸……
言歸正傳。
暑假期間,我給各位父母的建議是:請撥準長假的“學習鐘表”。
這可不在少數,太多學生在長假得過且過。持這樣觀點的父母也會說得好聽——讓小孩自由安排。他們持有西方自由主義的教育觀,實在是水土不服。中國的小孩,就要按照古訓來養育。建議各位父母:長假在家,要為孩子調準“學習的鐘表”。所謂“學習的鐘表”就是長假“學習生活計劃表”的簡稱。其實,假期來臨之前,你就應該和孩子一起列出計劃表了,如果看到這篇文章時,還沒有列出,那麼,事不宜遲——看後就列。具體可以做四件事:
列出“學習鐘表”
列表,是一種習慣,是未來必備的工作方式。列表,有助于自我管理,列表如同訂立契約,孩子和父母都能夠按章辦事。古人說“凡事預則立”,列表就是“預備”,不打無準備的仗。列表就是“提前構思”,寫文章有構思就容易成文,都是一樣的道理。
說了這麼多列表的好處,就是鼓勵大家立刻行動。
調校“學習鐘表”
一提到列表,就有爸媽反對。理由很充分——“計劃趕不上變化”。的确,文字上的設想和現實,總是有沖突的。因此,我們建議大家,列表後,試行一周。一周之中,父母和小孩一起對學習鐘表進行微調。允許孩子提出建議,也希望父母親更多介入,做出進一步合理安排。試行一周後,确定學習鐘表,納入整個長假中使用。
給孩子調校的時間和機會,就是一種民主和獨立意識的培育。民主與獨立,不是撒手與放縱。
執行“學習鐘表”
計劃表既然已經确定,就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按照計劃,執行就好。這就好比長跑,終點已經确定,路程再難再苦,放棄則一敗塗地,唯有前行。
定好了,什麼點做什麼事,就不再改了。其實,很多時候的改變,原因在父母,總是給自己找借口。而看過此文後,你應該明白:你在為小孩做很不好的示範,小孩會學你的樣。有朝一日,小孩列了表卻和沒列一個樣時,就是對父母最大的懲罰。
因此,執行計劃表,讓小孩成為一個做事有條理,做事有規範,做事有目标的人。
分享“學習鐘表”
如果周圍的家庭也有列出“學習鐘表”的做法,那麼可以在長假中,或者在長假後,互相分享計劃表。參考别人的,調整自己的,讓“下一張”計劃表更加合理,更為科學。還可以比對不同的計劃表,去發現“别人家的孩子”為什麼那樣優秀,去學習别人家孩子的父母是如何以身作則的。
如果,别人家沒有列出學習鐘表,那麼你就可以和他共享,給他指導,形成共學共進的氛圍。孩子之間,需要良性競争;父母之間,需要資源共享。“圈子”裡每家每戶都做有規矩的計劃,“圈子”就能形成一種優質的教育資源。所以,和沒有列表的家庭共享,不是将你的“秘密武器”公之于衆,不是失去你的競争優勢,反而是讓孩子的綜合實力更加強大。
制定,調校,執行,分享,四步讓“學習鐘表”發揮作用。原先,面對流逝的時間,你會感到窘迫,列表後,你會發現時間的優雅與從容。而小孩,也會因為掌控了時間而變得更有氣質,遇亂不慌。小小“鐘表”,作用不容小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