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語中看人文曆史、看風土人情==
早上幾個朋友喝茶,有兩人喝着喝着吵起來
聽到越來越大的聲音,我納悶了,喝茶的時候不是應該溫文爾雅、心平氣和嗎?
待我趕到茶室,聽了幾句,忍不住笑了。
一個人在說,一定要消滅方言,另一個人在主張要保護方言。
主張消滅方言的人說:“非常厭惡方言,自家小孩子除了新聞聯播腔,啥方言都不許沾。
另一個說:“我就喜歡方言,不僅小孩讓他學了幾種方言,還跟市廣播電台寫信建議,希望開通方言節目。”
沒辦法,誰讓他們在我這裡喝茶呢,我隻好上去勸勸。
主張消滅方言的你,我能理解,你整天走南闖北,馬不停蹄地出差,一個月20幾天在外地,當地方言給你帶來極大的不方便。
參加一個當地的會議時,面對那些不願改口普通話的人,一副雞同鴨講的感覺,對于方言你肯定深惡痛絕。
主張保護方言的你,歲月靜好,足不出戶,就算外出了,也隻是旅行,體驗風土人情。
不管是自己家鄉的方言,還是别處的方言,隻是感覺有趣,充滿曆史和人文内涵。
你們一個是從語言功能角度出發,一個是從語言的文化角度出發,面對南腔北調,自然南轅北轍了。
一說起“南腔北調”這個詞,大家第一反應是什麼?
語言嘈雜?口音不純?
您沒錯,成語詞典也是這麼解釋的
南腔北調:意思是原指戲曲的南北腔調。現形容說話口音不純,摻雜着方言。出自《檐曝雜記》。
清·趙翼《檐曝雜記》卷一:“每數十步間一戲台,南腔北調,備四方之樂。”
但又為什麼是“南腔北調”不是“南調北腔”呢?
因為在南北語言上有個很有趣的特點
相對而言(不絕對哈),北方是同腔不同調,而南方是同調不同腔,甚至不同腔、不同調。
例如,在北方,有人名叫林虎,新聞聯播裡叫 [lín hǔ]
有的省份,例如在河南許昌,就是叫 [līn hù],這就是同腔不同調,
所以南方人去北方,在自己的語言中樞調整一下音調,
勉強也能聽個明白。
而若是南方語系,我就不說閩南語、粵語、湖南話、四川話、客家話、福州話、莆田話、溫州話的“林虎”的區别有多大,随便挑一個閩南語,在腔方面,林字就有好幾種口音,是那種聲母和韻母都不同的發音,例如福建閩南局部地區就把“林”發音為[nǎ],跟哪裡的“哪”字同腔同調 ,區别很大吧?
但是在調這方面,閩南各地的“林”,基本是第三聲,同調。
那南腔北調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語言的同化和異化語言在演化過程中是有兩種能量在角力的,一種是同化,一種是異化。
語言的最基本是溝通和交流,讓别人聽不懂,語言有什麼用呢?
所以在漫長的曆史中,就會出現一種語言逐步同化周邊語言的現象,秦始皇統一中國時,就推廣了人同文、車同軌,這就是語言文字的統一。
當然了,語言還有其他作用,例如文化主張、精神需求等,舉個簡單的例子,英語在北美會逐漸市儈化,異化成美語,在亞洲會演化成椰子味英語、咖喱味英語。
網絡環境也會有語言的創新和異化,例如之前的火星文,再如網絡流行語,再如一些縮寫,例如YYDS(一代大神)等。
這就像房子一樣,開發商賣了同樣的房子,拿到房子的業主自行敲敲打打,整出不同格局和風格的裝修。
二、社會格局對語言的影響
北方長時間是我國的政治文化中心,聚向北方的主要是為了發展,不管從政、求學、經商,都得跟人交流,都得适應當地的語言系統,所以北方語言就會趨于同化。
而往南遷移,主要避難、拓荒、流放,有些大戶舉族南遷,往山裡一鑽,自成一體,這在發展緩慢的古代,沒什麼問題,過一百年科技和文化也沒什麼明顯進步,不怕因閉塞落後于時代。
于是南方語言趨于異化。
三、地理特征對語言的影響
平原地區語言趨于同化,因為交流較為頻繁,語言自身的異化會在交流過程中被削弱,落後地區的語言會被發達地區的語言迅速地同化。
而山區就不一樣,我有一些閩西的客家朋友,他們就說,同為客家話,有時山另一頭隔壁村的客家話都聽不懂,明明知道是客家話,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就是聽不懂。
造成這樣的原因,主要是在90年代以前,數百年時間裡,道路和交通工具不發達,沒什麼交流,山對面甚至老死不相往來。
于是原本相同語言、或者相近的語言,在不同的村子裡,經過幾百年的異化演變,結果就完全不同了。
這大緻就是“南腔北調”的形成因素及過程了。
原創不易,期待鼓勵
沖刺千粉中,請順手關注,支持一下,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