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會聽到“癞蛤蟆想吃天鵝肉”這句話,通過這句話也反映出了人們對癞蛤蟆沒有太多好感。但與其所屬同一目的青蛙卻因長相可愛以及可以捕捉害蟲,而給人們留下了好印象。其實“癞蛤蟆”有很多益處,你對它真的了解嗎?
癞蛤蟆與青蛙均屬于蛙形目。蛙形目中的個體具有以下特點:1、體型短寬,四肢強健,适于跳躍和遊泳,并且成體無尾;2、幼體生活在水中,成體用肺呼吸,可以在水中和陸地上生活;3、皮膚裸露,内含豐富的粘液腺,有些種類在不同部位集中形成毒腺、腺褶、疣粒等。
癞蛤蟆的學名叫蟾蜍,屬于蛙形目蟾蜍科。因為其背面的皮膚上有稀疏而大小不等的瘰粒(即大大小小的疙瘩,是皮脂腺),使其看起來有些醜陋。蟾蜍身上最大的一對瘰粒位于頭側鼓膜上方的耳後腺。這些腺體能分泌白色毒液,也因此,人們會遠離它。
蟾蜍的頭部有骨質棱嵴,鼓膜大多明顯。後肢較短,陸生性強,晝伏夜出。常見的種類有大蟾蜍、新疆的綠蟾蜍、長江以北的花背蟾蜍、西藏蟾蜍和南方的黑眶蟾蜍等。
蟾蜍雖然外形不受人們喜愛,但它對人類卻有很多益處。研究人員發現,絕大多數的蛙蟾類皆生活在農田、耕地、森林和草地,捕食的對象常以嚴重危害作物的蝗蟲、蚱蜢、松毛蟲等為主。其中蟾蜍類中的大蟾蜍滅蟲數量較多,對莊稼的有益系數非常高。
另外,蟾蜍全身都是寶,對人類健康也有非常大的益處。
蟾蜍全身多處可入藥,包括蟾酥、蟾皮、幹蟾、蟾蜍頭、蟾蜍舌、蟾蜍肝、蟾蜍膽等。其中在臨床上應用廣泛的蟾酥、幹蟾、蟾皮和蟾衣,分别是蟾蜍科動物中華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耳後腺或皮膚腺分泌物、幹燥全體、表皮及自然褪下的角質衣膜。
蟾蜍制品藥用價值非常高。蟾酥具有解毒、消腫、止痛等功能,用于治療癰疖、咽喉腫痛、齲齒疼痛等病症。蟾皮的用藥曆史悠久,主要用于治療腫毒、慢性氣管炎等。
蛙蟾類對人類有非常多的益處。但由于人們對其亂捕濫殺以及它們栖息地的生态環境不斷遭到破壞等原因,導緻它們在野外的數量急劇下降。因此,我們呼籲大家保護生态環境,保護生物,保護蟾蜍。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浏覽内容,轉載分享隻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内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