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願景的意思是說人們心中或腦海中存在的意象或景象,通俗地說就是一個人希望在未來在什麼地方看到什麼景象。它是個人奮鬥的事業終點,一個人有了願景之後就能從現在出發一步一步走向那個終點。
瑞·達利歐(Ray Dalio)是橋水基金創始人。他在《原則》一書中說“我們應該從更高的層面看待一切事物,包括自己。比如,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大機器内運行的機器,并且知道你有能力改變你的機器,以産生更好的結果。通過将你的結果與目标進行比較,可以确定如何修改你的機器。我,即可以是這台機器的使用者,也可以是這台機器的設計者。兩種角色必須清醒劃分。因為很多人隻把自己當作機器使用者,而忘記自己也可是一個好的機器設計者。隻有記住這一點,你才有可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瑞·達利歐說的“通過将你的結果與目标進行比較,可以确定如何修改你的機器”,意思就是把自己當作一台機器的設計者,換句話說就是一個人要有願景,對未來要有個人規劃,有人生方向,那麼接下來所有的事情應該圍繞這個願景而進行,這樣最終才可能實現你想要的結果。
萬達集團創始人王健林曾經在優米網的一次采訪節目中講述他第一次去香港的經曆。2013年6月,王健林接受華商書院的邀請,為2000多位華商書院同學做演講時再次回顧了他第一次的香港之行。
1989年,創業不久的王健林和四個朋友第一次去香港。住香港當時最好的酒店“君悅酒店”,這家酒店在香港老會展中心,會展中心當時有四棟塔樓,一個是君悅,還有海景酒店和寫字樓,四棟樓在11層的地方做了大概2萬平方米的露天綠色平台,還有兩個露天泳池。環境非常漂亮,酒店的客人經常去露天平台休息。王健林一行人白天去了一次,感覺很好,晚上大家又去。在聊天時王健林對朋友說:“我一生的最低奮鬥目标就是有這麼一棟樓,也不枉自己做生意,也不枉自己這一生。”話音一落,他的朋友就開始笑。王健林的朋友黃先生講,“王健林你知道嗎?這要有很多錢。”。王健林說“我現在雖然剛幹房地産,幹到退休20年、30年,還混不到一棟樓嗎?”大家一笑,以為是一個笑話,那時候萬達一年才100萬元利潤。
香港君悅酒店外景
但是正因為王健林有這種志向,為之奮鬥努力,四年之後就實現了他在香港許下的願景。王健林在演講時說:“我們其實沒用很多年,1993年我們就有了自己的第一棟大樓,這棟大樓比香港的小一點。到今年﹙2013年﹚有多少棟樓?到今年開業80多家購物中心、50家五星級酒店等等,我們持有物業今年1800萬平方米,明年我們大概達到2200萬平米”。
王健林憑借着人生願景的召喚,可以說一生都在奮鬥的路上。
王健林第一次的香港之行時估計當時君悅酒店這棟大廈價值20億元,而王健林當時創建的萬達一年才幾百萬元利潤,與君悅酒店的市值價格懸殊差上幾百倍,他的朋友笑話他也情理之中,可是四年之後王健林就擁有與君悅酒店相當的一棟樓,二十年以後,王健林登頂福布斯中國富豪榜财富排名的首富,雖然現在不是首富,但是其身價可以擁有幾十棟君悅酒店。
王健林第一次去香港時把“今天是别人的君悅酒店,未來我也會有”這樣一種景象植入在他的頭腦裡,四年之後願景就實現了。王健林說:“如果當時沒有這個志向,可能就沒有今天。當然成功有很多因素,……但是最基礎的基因就是有志向,這個志向有多大決定今後發展多大。如果你的志向是最低層面的,在中國做兩三億元足夠花一輩子,很多企業是這樣子。企業家賺幾個億基本退出江湖,這樣不是不可以,這是相當多人的選擇。我既然給大家講課交流,就希望今天在座企業家中有這麼一批,甚至有更多人能有大志向,有大志向就有大成功的基因,有大成功的可能性。”
所以,如果王健林當時沒有“一生的最低奮鬥目标就是有這麼一棟樓”強烈的個人願景,小富即安,得過且過,他幾年以後就可以擁有君悅酒店的身價麼?二十五後其身價能超過李嘉誠麼?恐怕這些都不太可能﹗所以窮人總是存在“小富即安”的心理,追求的僅僅隻是小而康,稍微獲得一點兒财富,解決了溫飽就心滿意足,不思進取,終究成不了大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