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發表題為《為中哈關系插上夢想的翅膀》的署名文章,以電視劇《溫州一家人》為例,談中哈人文交流。
目前《溫州一家人》已在韓國、法國和哈薩克斯坦等三個國家播映,歐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等地區的國家,以及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已獲得《溫州一家人》播映權,将來還有可能以英文和法語進行海外播出。
《溫州一家人》所描述的劇情、刻畫的人物細節,讓許多溫州人尤其是溫商,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劇組主創說,每一個人物都有原型,每一個細節都有來曆。距離2012年央視首播已過去五年,劇中的那些原型人物如今在忙些什麼?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為您一探究竟。
“阿雨”在釋放情懷中抓住機遇
劇中角色:周阿雨
13歲的她,因為父親的一意孤行,獨自被送到歐洲,人生的風景,從半工半讀的少年生涯起,次第而來。苛責的餐廳老闆一家,令她的異國生涯舉步維艱,落魄街頭絕處求生,與同伴共渡風雨歐洲路,終成為中國商人在海外的代表。
原型人物:廣東省政協委員、廣東省浙江商會執行會長程慧秋
同樣13歲隻身出國,瑞安人程慧秋從荷蘭輾轉至法國,到紮根廣州,再到成為“溫商回歸”的一員,反哺家鄉……從她身上,我們不僅看到商人獨有的對市場的嗅覺,還有她在每一次決策中釋放出的情懷。
在溫州市區望江路與瓯斯達路交叉口,一座溫州進口商品直銷中心是本地進口商品銷售的集散地。程慧秋是這一項目的牽頭人之一,她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機遇,将工匠精神和産品創新結合起來,把自己積累的跨境貿易資源撒向家鄉,實現了資源最大化整合。她說,當年在法國,自己想盡辦法包裝中國商品,把它們賣到國外;現在,看到國内消費者對進口消費品的需求非常大,特别是溫州這塊市場,她想為家鄉做點事情。
除了自己“回歸”義不容辭,她做這件事還因為身邊很多在外溫州人迫切的回歸意願。 程慧秋說:“溫州人遍布世界各地,他們一方面掌握着不少商品渠道,一方面内心的鄉愁始終牽引着他們,希望回鄉發展。”溫州進口商品直銷中心為這批溫州人回鄉創業提供了平台。
與此同時,另一個回歸項目也已經在醞釀之中。今年開始,程慧秋将一部分精力投向了體育産業投資,她與林書豪、李群等籃球明星合作建立籃球聯盟,7月份在深圳将舉行首場明星面對面線下活動。“這看起來是一個與我此前投資完全無關的決定,但其實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說起這項投資,程慧秋來了精神。
程慧秋是一個吃過苦頭的女人,從小隻身在外,超負荷打工賺錢,然而十多年來一直堅持運動的她,40多歲的臉上卻少了歲月的痕迹。“越感受到體育運動的重要性,就越發覺這一産業在中國發展的巨大空間。”程慧秋希望通過明星效應,讓青少年感受體育運動的魅力,放下電子産品,加入運動鍛煉的行列中。同時,也為愛運動、有天賦的運動人才提供一條發展的出路。現在這項聯盟項目已經在廣州、深圳等地展開,下一步準備在全國鋪開。今年7月,林書豪将回到浙江故裡,程慧秋的團隊也會随行,他們希望從家鄉開始,傳承這項體育精神。
“趙銀花”退而不休 一門心思做公益
劇中人物:趙銀花
趙銀花劇照
劇中,溫州城在丈夫周萬順眼裡,是事業的第一站,在她眼裡,卻是背井離鄉的開始; 她不夠活泛,卻足夠堅韌,小小紐扣也能挖掘出巨大商機; 丈夫屢戰屢敗,她始終相伴,無論是住破手扶、廢品站還是土窯洞,她在家就在。趙銀花的身上,有很多溫州人的影子,而很多溫州成功商人背後,都有像趙銀花這樣的最大“支柱”。
原型人物:永嘉橋頭紐扣市場的元老 王碎奶
電視劇《溫州一家人》第四集中,趙銀花初次嘗試在河邊的市場上擺攤賣紐扣。看到這一幕,不少溫州觀衆馬上聯想到了永嘉橋頭紐扣市場的元老——王碎奶,大家猜測得到了主創的印證,趙銀花的這段經曆就是以王碎奶作為原型。6月10日,伴随着一聲聲爽朗笑聲,電話那頭的王碎奶講起了自己如今的生活。
左二為王碎奶
這個改革開放的風雲人物,永嘉縣橋頭鎮的巾帼悍将,從協助創辦橋頭鈕扣市場,到當選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如今年屆古稀依然幹事激情不減。
在她的影響下,子女們也毫無意外地成長得很出色。大兒子在廣州、溫州都辦起了紐扣拉鍊廠,二兒子在廣州開辦了皮件廠,女兒女婿成立了百龍紐扣公司搞外貿,小兒子陳少勇則留守溫州,接手了王碎奶一手創建的紐扣企業,生産的紐扣銷往世界各地,全家人的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而最讓王碎奶感到自豪的是她的孫女陳鄭潔及孫女婿朱啟南。作為省體操隊教練的陳鄭潔,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體操健兒;而孫女婿朱啟南是國家射擊隊隊員,奧運射擊冠軍,為祖國争得了很多榮譽。
早在10多年前,王碎奶便退休了,她卻沒閑着。永嘉縣橋頭鎮大大小小近9支公益愛心隊伍,都與她有着或多或少關系,她在裡面承擔組織者或者重要參與者角色,她還拉起了一支太極拳隊伍,鼓勵中老年人多鍛煉健身。
王碎奶(左一)和朋友爬山撿了一袋“寶貝”
“大家都信任王碎奶,隻要哪裡需要幫忙,她就會帶着隊伍第一時間出現。”橋頭鎮鎮長林傑說,最近鎮裡圍剿衛生死角等行動,她也沖在最前面。
王碎奶做公益做上瘾,看到垃圾就手癢,有時去爬山鍛煉,她都會特意準備幾個袋子過去,下山時袋子鼓囊囊的,别人還以為她撿到“寶貝”了呢。
像很多溫商一樣,當年,王碎奶不僅自己經營紐扣緻富,還帶動别人一起幹。如今做公益,她同樣善于抱團。
早在2010年,她帶領幾十個中老年朋友組織成立了永嘉縣慈善總會橋頭義工團,任名譽團長。義工們自籌資金、财物,每年重陽節都要去橋頭鎮敬老院慰問孤寡老人,給他們送去棉衣、棉被、蛋糕等物品。她還頻頻和義工隊成員一起驅車數小時到山區學校獻愛心。
抱團做公益之餘,王碎奶同樣熱心家鄉的發展。橋頭菇溪河的污染問題一度牽動人心。王碎奶積極倡議:“讓母親河清起來,美起來,希望通過保護菇溪河志願活動,人人做到不向菇溪河中傾倒垃圾,為保護菇溪盡自己的一份力。”
王碎奶(左二)等人義務清掃道路
在王碎奶的倡儀下,當地成立了橋頭鎮綠色環保義工團,義工團由幾十位志願者組成。他們頭戴紅帽子,身穿工作服,臂膊上戴着紅袖章,不定時沿着菇溪河,尋找着河裡的雜物,拔除河沿的雜草,走街串巷宣傳環保知識,勸告人們不要向菇溪河亂倒污水,垃圾。
如今,菇溪河早已成為遠近離名的休閑景點。但監督菇溪河水環境,依然是王碎奶生活一部分。
王碎奶做公益,一直沖在前面,從來不把辛苦當回事,髒臭的地方,她總是第一個下去打掃,很多年輕人打心眼佩服她。王碎奶卻表示,她早已經習以為常,當年做生意,她常常獨自從外地進貨回到橋頭老家,從汽車站下來,一個女人挑着上百斤的貨走上幾裡地回到家裡,第二天一大早再挑着貨去橋邊自然形成的市場上賣。“練多了,苦就不叫‘苦‘了。”電話那頭,又是一聲爽朗的笑聲。
“趁還有力氣,能做點就多做點。”71歲的王碎奶說,“餘”熱雖不熱,但也多少還有溫度。
“八大王”之後,回歸平靜也是一種生活态度
劇中人物:“廢品大王”趙冠球
1982年全國展開“打擊投機倒把行為”的運動,“廢品大王”趙冠球成了打擊對象。在周萬順的幫助下,雇船利用水路出逃。
原型人物:柬埔寨溫州同鄉會會長 胡金林
《溫州一家人》播出5年,記者也時隔五年再次聯系到了胡金林,恰巧趕上他從柬埔寨回柳市老家,或許是老鄉見老鄉,老胡個性直爽,一下子就打開了話匣子。他說:“我在柬埔寨過得很好。‘一帶一路’布局的實施,讓我們在外華人更有底氣。”
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初期,以樂清柳市為中心的一批農民,放下手中的農具,進入商貿領域,做起了與低壓電器有關的五金配件、原材料、機電、貿易合同、目錄等生意,并很快成為一批中國改革開放早期經濟領域的“領頭羊”。胡金林是柳市鎮第一批做電器元件生意的,發展速度出人意料地快,年産值迅速達到百萬元,成了遠近聞名的大老闆。當時,在柳市要尋找五金配件産品,大家都會說:“找金林。”直到“八大王”的風暴來襲。
2001年,商業嗅覺敏銳的胡金林抓住了中國-東盟自貿區建立的商機,把生意做到了柬埔寨,此後,他一年有三分之二時間在柬埔寨,經營橡膠種植、汽修、餐飲等生意。
2015年年底,東盟宣布建成共同體,并通過了《東盟2025:攜手前行》願景文件;“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讓柬埔寨從中受益,為柬埔寨國家規劃的實現提供助力。胡金林說,這幾年柬埔寨發展迅速,處處可見中國項目在當地落地,華人在當地更有底氣。
雖然柬埔寨發展投資的勢頭很好,但胡金林似乎像個局外人一樣看着這一切。已經60歲出頭的他,如今卸下了大多數的社會職務,柬埔寨和國内的事業分别讓大兒子和小兒子接管,自己則回歸平靜生活。
“或許是經曆了太多起伏,覺得财富是社會的,生活才是自己的。到了這樣的年紀,應該開始為自己快樂地生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胡金林說,現在每個月都會接待一些到柬埔寨的朋友,陪他們四處轉轉,為一些有意向到柬埔寨投資的人提供資源對接,為在柬埔寨遇到麻煩的同胞提供幫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