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的依賴性是好還是壞?愛情裡,有一種不健康的關系——依賴,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愛情的依賴性是好還是壞?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愛情裡,有一種不健康的關系——依賴。
而依賴形成的原因,是個人長久地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尋求庇護。
但試問,又有多少女人,在生活中漸漸活成了浮萍的模樣?
從表象看,依賴确實為我們省了不少事。
可很多女生一旦墜入愛河,就會把男人當成是自己的唯一港灣,在所有方面都想享受着男人的庇護,從而逐漸放棄自己的理想、放棄自己的人生、放棄自己的生活方式、放棄自己的底線、放棄對自我的呵護。
依賴看似讓我們在關系裡得到了最好的“保護”,實則是在一點點摧殘我們。
01
缺失話語權
很多女人在擇偶的時候會想要尋找一份依賴,也自認為“依賴”會讓男人充滿成就感、促進一段感情的進展。
但“依賴”也要講究時間和程度,過度依賴反而會讓自己喪失話語權。
曾經有讀者跟我說過,她和男友從認識到現在兩年,因為對方在工作上給予的幫助,自己現在年收入50w到100w之間。
剛認識的時候,倆人同城接觸過一個月,後來男生去别的城市忙公司,以工作忙推脫談戀愛,倆人就保持着她去男生城市、見面就睡覺的關系,到現在也絕大部分是異地。
男生公司很多,在城市來回跑,而她公司穩定在一個城市,還需要讀書。
她很主動對待男生,不隻是主動找,也會給男生準備生日驚喜、節假日驚喜。
但每次和男生提起談戀愛,男生都說不想戀愛;每次問以後想不想結婚,男生都說不想将就、可能會很久才結婚。
即便她很坦白地說“我焦慮,我24歲了,想穩定戀愛,我内心很渴望家庭”,對方也隻是回複說:“如果你28歲還單身,就和我結婚生子。”
看完上述内容,我們可以知道一件事情:女主很想結婚,但她現在幾乎不可能從這個男生身上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
從格局上看,女主在關系中就處于劣勢。因為女主的工作與創業對男生的依賴度很高。
可以說,她現在能夠賺到100萬,就是因為對方的商業體系。所以,她不僅僅選擇範圍沒有男生廣泛,在事業上也對男生有很強的依賴性。
但也正是因為她現在事業上的一把牌都是男生給的,讓她缺失了話語權。
此時要想徹底擺脫依賴,需要破局讓整個格局逆轉。
比如,搭建一個自己的商業體系。女主現在在三線城市發展,畢業之後就可以到大城市發展,吃苦也好、奮鬥也好,總之要搭建一個自己的商業體系。
隻有賺到同樣多的錢,才能擺脫對對方的依賴性。
又比如,擺脫過去的舊思維。
有很多人雖然賺到了錢,但沒有學習意識,并沒有花費一些預算在自我成長上面;而有些人即使沒有賺到錢,也會報名課程,讓自己建立一個自我認知。
因為他們知道:如果對自己沒有認知、沒有獨立的「自我」,就沒有辦法成為自己。
人生路上走一遭,如果都依賴别人,始終沒有自己的想法,這是一件糟糕且可惜的事情。
因為把依賴别人當作自己的底牌,始終保護不了自己,隻有把自己當成底牌,人生才能活得随心。
02
容易誤判
一段感情裡,愛是難以被具體地定義出來的。但如果夾帶上了依賴的成分,就會很容易讓人誤判:到底是出于愛還是僅僅是依賴?
曾經有讀者跟我說,她18歲去國外留學,通過移民留下來了。和6年的前男友做了幾年生意拿到綠卡之後,為尋求更好的發展,選擇分手搬到現在的城市。
由于前段感情對她消耗很大,換到一個嶄新的環境讓她有一種重生的感覺,所以她徹底放飛自我,各種約會小哥哥,泡吧蹦迪。
現男友比她小6歲,剛開始是室友關系,在家開趴酒後滾了床單。
維持了一段不純潔的友誼關系之後,她覺得雙方各方面還算契合,所以想進一步發展。
她主動提出了好幾次,對方都拒絕了,好不容易才松口說試試,于是就開始了一年多的戀愛生活。
男友對她特别體貼,生活很符合她的理想狀态。她也是貪圖這點溫情,所以一直對于男友要回國的事情耗着沒有決斷,總在期望對方留下來。
最近因為一些不愉快,所以她下決心分手,對方當晚什麼都沒說就分房睡了。現在兩個人關系很尴尬,讓她很糾結。
這段關系的本質,其實是從一段短期關系發展為長期關系。
女主在這段關系的開始前,放飛自我、各種約會小哥哥、泡吧蹦迪,而關系也是開始于在家開趴酒後滾了床單。
當然,這些都是女主的自由。但她不知不覺就依賴上了别人,最後把自己玩進去了。
我們也不是說短期關系絕對不能發展成為長期關系,隻不過,擇偶的真正重點應該考慮人生規劃和婚戀觀念是否同頻和一緻。
而這些東西,很難靠一個人一廂情願的付出和掩耳盜鈴式的想象去颠覆。
好比女主,她也沒有能力去影響男生的人生規劃。而且他們發展的方向不一樣,男生更傾向于回國發展,女生會留在國外發展,這是兩條注定終點不一樣的船。
女主說因為貪圖男方給的溫情,所以一直在耗着沒有決斷,可能是因為女主的成長過程中經曆過孤單無助的時光。
但人生不能依賴别人給自己供暖,要學會自己愛自己、自己給自己供暖。
如果人生的暖氣開關是在别人身上,一旦供暖斷供,自己将會陷入冰窟。而且,過度地依賴别人,也會導緻對關系的誤判,容易形成掩耳盜鈴式的幻想。
03
喪失自我價值感
依賴一個人本來不可怕,可怕的是在依賴一個人之後,把自己的全部注意力放到一個人身上。
因為依賴的真相就是,奢望太多,失望就越多。
曾經有個男性讀者跟我說,他女朋友一直抱怨他不能提供情緒價值,想要被愛包圍。
他認為這一點不現實,因為兩個人異地時間已經半年以上了,異地下隻能言語安撫,最多送送禮物,肢體互動的安撫無法實現、達不到很好的情緒價值提供效果。
隻有不再異地,這一點才有可能大幅度改善。
在這個男性讀者的提問中,我還看到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女朋友是很健忘的,哪怕當時感覺很幸福,時間長了就忘了差不多。”這就意味着需要他持續提供情緒價值。
這其實是依賴關系裡的普遍現象:美好體驗需要别人、需要外力來持續創造。
但如果讓依賴成為一個人的習慣,等到真正離别的那一天,失去的就不單單是某個人,而是精神支柱。
所以,無論多愛一個人,都要學會在戀愛中保持自我。
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感,一定不完全來自關系的另一半,也需要來自多方的支持和反饋。比如有良好的興趣愛好、有要好的朋友、有很好的老師等等。
我曾說過,愛情核心本質是親密關系,而所有的關系必須是雙向的。
隻有兩個人互相被對方吸引,然後開始形成約定,形成契約,這時候才有親密關系。
愛情不僅是關系,同時也是一個過程。
大部分人都需要幾次的愛情經曆,去懂得怎麼去愛一個人;
大部分人也需要在關系中慢慢地相處,去理解愛是什麼,去掌握怎麼溝通,怎麼表達,怎麼處理彼此的沖突,怎麼約定共同的旅程。
就像冰雪融化,萬物生長,是一步又一步的腳印,而不是一秒鐘降臨的幸運。
也許需要付出,也許需要努力,但也會被真正地熱愛。
本文的插畫,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公司、組織及個人,未經授權,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