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品牌

 > 屈臣氏都有哪些品牌大全

屈臣氏都有哪些品牌大全

品牌 更新时间:2025-01-07 22:53:42

屈臣氏都有哪些品牌大全?本報記者 吳容 北京、廣州報道,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屈臣氏都有哪些品牌大全?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屈臣氏都有哪些品牌大全(弱化國貨主攻進口品)1

屈臣氏都有哪些品牌大全

本報記者 吳容 北京、廣州報道

在廣州一家屈臣氏做了多年BA(Beauty Adviser,即美容顧問,由化妝品廠商引薦到店裡的美容産品導購,不屬于屈臣氏正式員工)的羅音,一年多以前,接手了一個新引入的日本品牌推廣工作,她覺得,這個品牌“營銷力度不是很大,在部分消費者那裡受歡迎,但不算是爆款品牌,推廣起來還是需要花點心思的”。

羅音說的那一年是2017年,屈臣氏中國首席營運官換成了高宏達,新上任的他開始了戰略調整,包括升級老店鋪、拓展電商渠道,還有就是引進增加彩妝以及日韓等進口品牌。調整主要緣自于近年來不盡如人意的業績狀況——連續三年同店下降,關于屈臣氏的“中年危機”似乎正在到來。

調整至目前,記者在屈臣氏多家門店(主要是第六代到第八代門店)留意到,采取末位淘汰制的屈臣氏,下架了不少業績不好的國産品牌,部分門店隻有百雀羚,不見韓後、韓束、上美等品牌身影。同時,自有品牌戰略也有所改變,并開始借助進口品牌引流。

但是,承擔着引導客流作用的進口産品,供貨價格不低,而早前屈臣氏一直依賴于國貨品牌後台利潤補貼;下架不再符合新調性的國産品牌之後,新引入的品牌為屈臣氏帶來了不确定性,銷量反響還有待時間驗證。此外,正如羅音所描述的,部分引入的進口品牌或獨家代理品牌,并非認知度高的網紅爆款,仍然面臨着銷售壓力。

末位淘汰國貨品牌

記者注意到,根據高宏達的改革戰略,屈臣氏按照城市等級,門店會呈現不同的陳列,把銷量不佳的部分本土品牌下架,并為進口品牌騰出空間。而在此前,屈臣氏一直和本土品牌之間有着密切的合作。

品觀網的統計顯示,2015年屈臣氏國産品牌為21個,2016年上升至30個。業内人士張紅輝表示:“本土品牌當時和屈臣氏的合作可以說一拍即合,恰逢這一兩年,趕上以百雀羚為代表的國貨重新崛起。本土品牌需要借助屈臣氏的門店将貨鋪開,出于擴充市場份額考慮,給屈臣氏或經銷商的價格往往比較低,而近幾年增速逐漸下滑的屈臣氏,需要利潤返點較高的本土品牌作為支撐。”

本土品牌似乎并未給屈臣氏帶來太大的貢獻。品牌老化、産品偏大衆化、網紅爆款少、缺乏體驗式服務等,成為了其近幾年在不少消費者心中的印象,電商渠道的分流也影響了屈臣氏原有的生意。

屈臣氏遭遇了連續三年同店下降,根據财報,在2015~2017年,同店銷售增速各為-5.1%、-10.1%、-4.3%。歐睿國際的數據顯示,屈臣氏單店收入與坪效2012年以來逐年下降,且2016~2017年降幅擴大,2017年單店收入492萬元,坪效1.12萬元/平方米,均不及2011年的一半。

對于國産品牌,屈臣氏一直采用的是“末位淘汰制”來選擇産品下架。“入駐品牌需要向屈臣氏門店承諾保底銷售,月銷量低于1200萬元的品牌均有可能面臨淘汰。”《第一财經周刊》一篇報道曾指出。

2017年,随着高宏達的調整計劃,銷量不佳的本土品牌被下架的情況在凸顯。

北京一屈臣氏店經理林桦對記者說,目前自己所在這家店,本土品牌裡僅百雀羚有BA。“以前韓束和一葉子也有BA,但由于銷量不是太好,業績壓力大,賣不了多少,沒幹多久就不幹了。”而在此之前,根據公開報道,屈臣氏2017年上半年銷售額排行榜上,一葉子、韓束、百雀羚等國産品牌均擠進了TOP6之列。

同時,在“自有品牌戰略”上也有所改變,部分門店去BA化以及放棄了對自有品牌的占比考核。比如,上海7家門店試點“不考核自有品牌占比,隻考核整體店鋪銷售”。

記者留意到,部分門店将自有品牌和進口品牌、本土品牌,三種商品放在同一層貨架,更像是在借助進口品牌的人氣來帶動自有品牌的銷售。事實上,自有品牌大多是屈臣氏通過計算店内暢銷的代理品牌産品,篩選出代工方,加以“複制”出來的,而價格是上述暢銷産品的5~7折。屈臣氏依賴于自有品牌對業績的貢獻。品觀網援引某屈臣氏前高管曾在2018年的爆料稱,自有品牌給屈臣氏貢獻了超過60%的毛利。

進口品牌引流待考

作為調整的重要環節,屈臣氏在級别更高的門店中,提升了進口品牌及獨家品牌商品的比例。高宏達曾經透露:“屈臣氏在某些類别,進口商品銷售額占比高達30%。”記者留意到,以陸家嘴新店的彩妝品牌為例,自有品牌僅4個,韓國品牌6個且其中4個首次進入屈臣氏渠道,另外日本品牌和歐美品牌各3個。不過,對于屈臣氏第八代門店當前進口品牌、本土品牌、自有品牌占到的份額,屈臣氏公關相關負責人表示不方便透露。

熟悉化妝品的業内人士張兵武對記者表示,進口品牌雖然利潤比較低,但随着消費者的需求增大,加大進口品引入并不讓人意外。這樣的做法,似乎取得了一些成效。屈臣氏母公司2018年上半年财報顯示,屈臣氏中國内地同店銷售額增長幅度為負,但降幅收窄,從去年的-6.2%收窄至-1.4%。截至目前,公司尚未公布2018年全年業績情況。

市場競争依舊激烈,尤其在進口品牌集中的一線城市,屈臣氏難免會顯得吃力。在歐睿國際的統計中,屈臣氏2017年以160億元以上的收入規模遠超美妝零售商,但是相較于2015和2016年的收入均為170億元以上,業績已有所回落。

2017年在中國美妝零售商的排列之中,LVMH集團下的絲芙蘭以35億元收入規模居首,市占率11.2%,愛茉莉太平洋19億元占比6.1%,嬌蘭佳人也在追趕,市場份額占比5.3%。值得注意的是,三者均從2013年以來收入規模逐年提升。

從事化妝品代購的王珊(化名)對記者表示:“以面膜為例,由于利潤率相對較高,是不少品牌和化妝品集合店重點推銷的産品。而屈臣氏在進口面膜上的布局動作有點滞後。三年前,屈臣氏主要銷售韓國的三款網紅面膜,分别是春雨面膜、JC面膜和麗得姿面膜。之後,開始引進日本的超浸透3D面膜等。但屈臣氏引進的日本面膜不算豐富,知名度也比較有限,消費者找不到小紅書上以及博主推薦的面膜,還是會轉向網購海淘或代購。”

歐睿的數據顯示,中國化妝品的線上滲透率已經從2003年的0.3%增至2017年的23.2%,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通過網絡進行購買,電商渠道正在分去屈臣氏原有的空間。天貓國際的數據顯示,2018年,海外品牌入駐平台數同比增長了122%,單是這個平台上,競争對手的數量已非常可觀。

“進口産品在屈臣氏店内承擔着引導客流的作用,和本土品牌比起來供貨價格不低。此前,由于本土品牌給的利潤返點比較多,但現在很大一批的本土品牌不好賣。不過,下架部分國産品牌,将新的國貨彩妝瑪麗黛佳引入了門店,也帶來了新的未知的風險,銷量反響如何還有待時間印證。”張紅輝對記者說。

同時,部分屈臣氏擁有獨家代理的品牌,也并非認知度高的網紅爆款,仍然面臨着銷售壓力。王珊覺得,進口産品和進口爆品實際上完全是兩回事。“安瓶的概念在這一兩年很火。屈臣氏獨家代理了韓國CLIV安瓶,但因為它不算是網紅産品,所以在屈臣氏天貓旗艦店上,你可以留意,它每月銷量僅120多件。”

“随着代購在2019年的進一步限制,以及近年來化妝品關稅的下調,實際上給了屈臣氏發展的空間,就看屈臣氏能不能及時把握住這一機會了。”王珊說。

不過,擴張仍在繼續,2018年屈臣氏在中國内地已擁有超過3400家門店(較2017年增加了約400家),其中第八代店鋪和colorlab概念店,目前已開設超過160家。“新增門店可以起到廣告宣傳、加大分銷平台以及吸引消費者的作用。不斷新增門店的同時,又要去維護現有門店,存在一定的挑戰。”日化行業人士林風說。

(本報記者郭香蓮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顧瑩 校對:顔京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品牌资讯推荐

热门品牌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