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琴表哪款比較結實耐用呢?”
同一個問題不止一個人這樣問過我。
你不知道的是,浪琴雖然在今天算是比較平民的一個腕表品牌,在以前卻可以跟江詩丹頓或者百達翡麗齊名。
圖片來源網絡
作為最早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瑞士鐘表品牌,我想這也是為什麼一提到名表就會快速的聯想到這個名字的原因吧。
為什麼說浪琴曾經不輸江詩丹頓和百達翡麗這些頂級一線名表呢?
因為浪琴曾有着世界上最為先進的制表技術。
曾經浪琴最好的機芯類型應該說是計時機芯,這個事情至少要說到“石英沖擊”之前了。
在是商品石英鐘表問世之前,機械表是鐘表行業裡面最主流的産品,而計時機芯的設計與制作相對于普通的單一功能機芯來說技術性強得多。
機芯除了主幹的動力傳動,還有了為計時碼表系統提供動力的分支。
更要命的是還多出來了一套控制計時系統完成啟動、停止、複位三個關鍵基本動作的控制機構,并與外界相對更直接的連接着。
所以,在數控加工技術僅僅初具大型的七十年代要制作出這樣一系列的精密零部件是很難的,百分之三四十的工作要交給人工來完成。
浪琴13ZN(圖片來源網絡)
七十年代,是鐘表行業的鼎盛時代,也是浪琴這一系列大型鐘表制造品牌的鼎盛年華。
它們有成熟的設計模闆,有當時頂尖的加工技術,有熟練的制表技師來支持這些技術。
浪琴原創的計時機芯技術甚至于超過了當時的百達翡麗和江詩丹頓這類非常奢侈品牌。
的确比江詩丹頓和百達翡麗更早的擁有了成熟穩定的計時機芯獨立設計和制造的技術能力。
更别說在此之前,在三四十年代的時候,江詩丹頓和百達翡麗還都隻能使用勒曼尼亞(Lemania)等機芯廠所提供的成品機芯。
浪琴30CH(圖片來源網絡)
那個時候的浪琴就有了自産的13ZN和30CH兩款計時機芯。
所以浪琴的技術起點是很高的。
進入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後期,瑞士傳統鐘表産業市場受到了日本新式石英表的沖擊。
固執的瑞士品牌們依然放不下“至高無上”的傳統機械表而沒有轉型。
僅僅是1975年至1990年,瑞士的鐘表行業就因為産品銷路不好,制造成本太過高昂。
以及各品牌廠商資金鍊的斷裂而失去了百分之八十五的行業從業人員,全國範圍内三分之二的品牌幾乎在一夜之間倒閉關門。
浪琴,也不例外。
隻不過它很幸運的靠着多年的積累和身家挺了下來。
再後來幾經輾轉它最終屬于了斯沃琪集團,品牌得以保留,但是技術卻嚴重流失。
在被兼并之後短短的時間,它的技術研發團隊就被拆散了,而機芯的生産任務也交由同屬斯沃琪集團的ETA。
浪琴L990(圖片來源網絡)
而問世于1977年的L990機芯則可以說是浪琴真正意義上最後一款自産機芯了。
它比現在浪琴常用的ETA2892-a2還要薄,厚度僅僅2.96㎜,擁有雙發條盒,一共四十個小時的能量儲備,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最薄的自動上鍊機芯了。
而這一切都終結于1977年。
如今的浪琴依舊聞名遐迩,可是對我來講,隻能算是對曾經那個鼎盛年華的舊事重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