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6日,聯想集團CEO楊元慶宣布,聯想“老人”劉軍回歸集團,出任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這意味着,曾在聯想供職長達22年之久,在2013年一度被寄予厚望,兩年之後又黯然離去的劉軍再一次回到了聯想的管理崗位上。而且這一次,他的集團副總裁職位雖然沒變,但是具體負責的闆塊卻從全球移動業務變成了中國區的個人電腦及智能設備……
從國際到中國,從單一的移動業務到總括PC、手機和智能設備,很難說回歸之後的劉軍算是“明升暗降”還是“明降暗升”了。但是至少我們可以看出來一點:聯想似乎明确地有意要把中國區和全球業務區别對待,而這也體現在了CEO楊元慶的講話裡,他說“當下,PC行業正在從傳統的個人電腦向“新PC”延伸,而中國是新一代智能設備發展變化最快的市場”。
近年來的聯想産品,似乎有些“掉隊”
事實上,相比于還處于高速發展和變化過程中的智能設備市場,聯想在個人PC和手機領域早已經營多年,照理來說應該已是經驗豐富、見的多了。但是,近年來聯想的個人PC和手機産品線,無論是銷量表現還是産品本身的技術品質,和友商相比都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2008年,聯想推出了定位中端的Y450、Y550影音筆記本,以較為低廉的價格和比市場平均水平高出一截的遊戲性能一炮打響,“彪悍的小Y”在當時成為了高性能學生本的首選。
但是,之後的聯想似乎就躺在了功勞簿上:繼任的Y460、470、480乃至Y400等雖然銷量都不差,但同時期的友商們都已經開始力推配置更高的“專業遊戲本”,“小Y”高不成低不就的性能就成為了痛點。曾經的銷量王如今被視為“聯想配置低,不夠專業”的鐵證,反倒損害了品牌形象。再加上聯想電腦海外售價相比國内更低、配置反倒更高的事實遭曝光後,許多消費者感情受到傷害,“美帝良心想”的名号便不胫而走,至今也沒能完全擺脫。
而在手機領域,聯想的品牌發展史就更加坎坷:從早期的“樂phone”到後來的“VIBE”,再到一度推出的互聯網品牌“樂檬”、先放出去又收回來最後還慘遭終結的ZUK……聯想手機在9年間就誕生、消亡了四個子品牌,這其中的問題,顯然不隻是一句“産品不行”或“賣得不好”就能概括的。
糾結的背後:管理層難辭其咎
相信經常關注科技資訊的朋友們都知道,在現在這個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消費電子企業并不是“閉門造車”,設計原案、零部件和組裝制造其實都是可以外包的。但是,如何才能順應市場潮流、在合适的時候推出合适的産品、選擇怎樣的方案、定什麼價格、産量多少、怎樣進行市場宣傳推廣——這就是體現企業之間水平差異的地方了。
2015年,聯想曾經推出過一款相當有特色的手機VIBE Shot:精緻的相機化外觀、1600萬像素、帶有高畫質合成模式、具備三顆不同色溫的LED補光燈……雖然硬件配置并不“發燒”,但是産品定位清晰、價格也比較合理——照說,這樣的産品理應大賣才對不是麼?
确實,綽号“大拍”的這款手機上市之後取得了很不錯的銷售速度,但是它最終卻沒有給聯想移動部門帶來足夠的利潤和口碑。原因無他:因為高層對這款來自OEM的産品不重視,導緻其産能嚴重不足,并沒有賣很久就斷貨了!
類似的情形同樣發生在筆記本産品線上:早在去年,聯想就打造了一台配置還算很不錯的旗艦電競筆記本Y900:全球首創的薄軸機械鍵盤、GTX980M顯卡……看起來似乎聯想很有決心“翻身”。結果——這款電腦上市沒過多久,就被爆出散熱設計嚴重不足,顯卡功耗受限性能縮水……不得不重新回爐打造。可問題是,既然有缺陷,為什麼當初能夠通過内部的産品審定,甚至已經準備上市宣傳了呢?
17吋的聯想Y900的内部散熱設計
15.6吋某品牌遊戲筆記本的散熱設計
原因很簡單——對于産品“定型”有着決定權的高層,顯然沒有足夠的市場嗅覺,也不太懂得技術:靠着自身的喜好,既無法順應現代消費者的需求,同時又沒有能力看出産品在技術或者設計上的短闆。然而,由于許多年的身居高位,相關的研發人員或者産品經理自然不可能去挑戰“權威”。最終的結果就是高層感覺良好的産品賣不出去,賣得好的産品高層不看好不喜歡……典型的“老人政治”不是麼?
“轉型”還是逃避,聯想何去何從
今年春季,一則新聞刺痛了聯想人的心:在最新一期的市場統計中,聯想在全球範圍内的個人電腦市占率被惠普超越,維持了數年的“世界第一”寶座丢失。在當時,此消息一度引發網絡上的大讨論,好像聯想是突然間失去了什麼珍貴的東西一樣。
可是,在惋惜聯想失去“寶座”的同時,大家或許卻忘記了聯想在過去幾年一度“登頂”靠的是中低端産品的低毛利率:最低的時候,聯想的毛利率不過13~14%左右,淨利率不超過2%,而聯想CEO楊元慶卻拿着高達一億元的年薪,幾乎相當于聯想集團研發投入的3%。與此同時,今年剛剛反超聯想的惠普,一直維持着20%左右的毛利和5%的淨利率,主要的高收益來自于高端的商用PC市場,而CEO惠特曼的年薪是多少呢?僅僅隻有象征性的的1美元!
所以,當聯想“幹掉”了一度質優價廉、口碑良好的ZUK,讓ZUI團隊終止了對自家老産品的技術支持,把曾經信誓旦旦“隻做高端”的MOTO品牌鋪滿整個高中低端産品線,然後告訴大家:我們要強化對中國市場的重視,要主抓智能設備——至少筆者我個人是不信的。在我看來,這更像是一次漫無目的的“跟風”,同時也是對于PC和手機業務沒有自信的表現——并非“轉型”,而是一種逃避。
然而,“智能設備”盲目發展的時期早已過去,現在的消費者已經趨于理性:有技術、有體驗、有好品質的實用産品才可能真正收獲市場上的成功。聯想目前雖然仍擁有着大量過去的用戶存量,但如果新産品不能吸引新的消費者,那麼“老本”被吃光也隻是時間問題。
可憐、可歎——當年躊躇滿志的柳傳志和倪光南兩位老前輩,面對如今他們已經插不上手的聯想,不知是何感想?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