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知章詠柳全詩注解?《詠柳》是大唐詩人賀知章寫的一首著名絕句全詩如下:,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賀知章詠柳全詩注解?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詠柳》是大唐詩人賀知章寫的一首著名絕句。全詩如下:
《詠柳》
作者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縧。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白馬獨家譯詩: 春天裡高高的柳樹仿佛是用碧玉裝扮而成。它那千萬條柔軟的青枝仿佛是千萬條綠絲帶在風中輕輕拂動。是誰精心把它那修長的柳葉裁出來了呢?應該是二月裡巧如剪刀的春風吧。
這首詩的作者賀知章,字季真,唐朝武則天時期的文狀元。時人稱他為“詩狂”。然而從他的傳世詩歌作品來看,并無狂意,不像李太白那般誇張,張揚,狂放。并且在受到李太白的拜訪時,讀了李太白的作品後驚呼他為“谪仙人”,從此李太白名揚天下,與賀知章也結成了忘年之交。可見賀知章樂于發現并提攜後輩的精神。賀知章的作品倒是平淡耐品,樸素自然。這應該是他作品達到返璞歸真的境界了吧。
賀知章,李白,杜甫,都是狂士。李太白有狂放句: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杜工部也有狂傲之句:欲填溝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都不見賀知章有這類的詩句。大概賀季真一生比較志滿意得,仕途順利,已經不需要招搖,故作狂放的姿态了吧!
我們中國的古典詩歌常用的寫作手法一般歸納為“賦,比,興;風,雅,頌。”其源于《詩經》六義。前三者屬于詩歌寫作常用的三種表現手法,後三者,是對詩歌載體的分類。我們看賀知章的這首《詠柳》,它題目中帶了一個“詠”字,所以按詩經六義來劃分我們可以把它歸納為“頌”的體裁。如果按今天近體詩和古體詩來劃分,它又是一種近體七言絕句。賀知章的這首《詠柳》采用了“比”的寫作手法。比就是比喻,打比方的意思,它能夠使詠物更加形象化,生動化,簡易化。
賀知章的《詠柳》全篇共用了三個比喻:第一個比喻出現在第一句裡: “碧玉妝成一樹高”。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春日的柳樹仿佛是用碧玉裝扮而成的,能把高大的柳樹比喻成臨風的玉樹,于是我們讀者面前就呈現出了春天裡泛着嫩綠的柳樹的形象。這一句是從總體上來概括寫綠柳的形象。
假如按照“詩無達估”的說法,《詠柳》的首句還可以這樣理解:把柳樹拟人化作位美稱“小家碧玉”的姑娘,她經春時被裝扮成高高的綠樹,羞羞怯怯的,而又在風中袅袅娉娉的。詩人引用了南北朝時的文學家蕭繹《采蓮賦》中的句子“碧玉小家女”,但白馬覺得詩人用意不在那個“小”字上,而在“碧”字上,因此這典故顯得貼切生動,并不生硬,且無印痕。
第二個比喻出現在詩的第二句裡面:“萬條垂下綠絲縧”。春天柳樹嫩條紛披的形象,猶如綠色的絲帶。這個比喻是非常貼切的。詩人從第一句裡整體形象上來分化出柳樹的具體形象——柳枝的形象。“垂下”字字寫出了春風使柳枝變得翠綠柔軟的樣子。
杜工部在他的《絕句漫興九首》裡面的第九首寫道: “隔戶楊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兒腰。誰謂朝來不作意,狂風挽斷最長條。”同時也可見證《詩經. 采薇》裡所寫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的質柔體軟的垂柳枝條狀态。賀知章又别出心裁的把它比喻成“綠絲縧”,從而有區别于别的詩人筆下的寫柳句子。
賀知章《詠柳》的第三個比喻,出現的絕句裡面的第三句,第四句: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第三句第四句細細寫的是柳葉的形象。把春風比作剪刀,同時賦予它人格化,細長的柳葉從側面被烘托而出。這兩句同時采用了反問,拟人的修辭手法,讓人倍生親切之感。
白馬以為詠物詩貴在傳達被詠之物的形象和詩人自己的生活情趣和志向,并将二者有機地糅合起來,達到水乳交融的境界。詩狂賀知章的這首詠柳詩寫的真妙!春風年年如約來到,不正是我們的老朋友嗎?詩人通過詠贊柳樹的美,春風的巧,來表達自己對春天萬物一新的熱愛,以及那些細膩的感受。
清朝文學家黃叔燦在《唐詩箋注》裡評論賀知章這首詩時說,《詠柳》的字句傳達出來的是一種溫柔語的感覺。讀了《詠柳》之後正如春風佛面,哪裡有半點狂放?雖然賀知章号稱“詩狂”,實則内心包蘊了兒童般的天真,春風般的偉岸曠達,以及難得的空靈,睿智,諧趣。他的這些品性一一的表現在他的每一首作品裡。
可能有詩友對賀知章這首《詠柳》有一點疑惑之處: 這首詩明明是在詠柳,為什麼詩的最後一句的詠物點落在春風上了呢?這不是有一點跑題,是說喧賓奪主了嗎?諸位詩友請看詩的第一句“碧玉妝成一樹高”,那麼是誰給柳樹在梳妝打扮呢?最後一句“二月春風似剪刀”恰恰照應了首句裡面的“妝成”二字,因為春姑娘攜帶着暖暖的春風,不隻裝扮了柳樹,還有其他複蘇的萬物。各位詩友認為呢?歡迎在評論區讨論!歡迎關注白馬侃詩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