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

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2 03:58:48

誰也沒想到,這個消息來得如此突然,讓人難以接受。

5月22日下午一點,“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永遠地離開了大家。

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1

對于這個消息,無一人不希望是假的。

可惜,和上午的假消息不同,這一次在多方官媒确認下,袁老真的走了。

曾經貧瘠的中國因為有他,大家不用再為溫飽發愁。

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2

許多人感慨“飽食者當思袁公”。

有人難過的說“天堂也需要糧食了吧”。

每一次提起袁隆平,每個中國人都是驕傲自豪的,對于我們而言,他是英雄,也是無雙國士。

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3

袁隆平到底有多牛呢?

有人統計過,現在水稻年種植面積是1700萬平,每年能養活4.7億人,相當于養活了至少三分之一的中國人。

因為有雜交水稻,糧食産量大幅度提升,玉米和小麥的需求也不會暴漲,極大地保證了糧食供應,不會讓供需關系出現嚴重失衡。

可以說,每一個中國人,即便是沒吃過他種的大米,也是被他的水稻養活大的。

除了田裡能種水稻,袁隆平甚至讓水稻在沙漠裡生根發芽。

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4

衆所周知,普通水稻幼苗發芽适合溫度28~32℃,最适合其生長的土壤介于砂土與粘土之間,不僅需要通氣性好,還得透水,重要的是要耐旱耐澇。

這些條件看似普通,其實對土地要求不低。

東北之所以能成為中國的糧倉,就是因為有得天獨厚的黑土地資源。

但僅僅光東北土地産的糧食,并不足以養活中國這個人口大國,更别說向國外出口。

袁隆平就帶領團隊,每天駐紮在田間地頭,進行各種實驗。

因為天天下田,袁隆平被曬得和非洲人差不多,甚至被人叫“剛果布”。

算下來,袁隆平基本上人生一半的時間都待在農田裡。

他曾說:“假如我沒有在家,那麼就一定在試驗田;如果不在試驗田,那也是在去試驗田的路上。”

而袁隆平如此專研,就是希望水稻可以覆蓋全球,長在不同土地上。

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5

為了這個心願,袁隆平把土壤研究做到了極緻。

都知道水稻非常喜歡在淡水裡生長,在海水裡基本不可能成長。

為了開辟這片盲區,2014年,袁隆平開始研究海水稻技術。

袁隆平坦言:我們國家有十幾億畝的鹽堿地,還有幾千萬畝的灘塗不能夠種莊稼。所以假如海水稻能夠研發成功,就可以擴大兩三億畝的耕地,這件事将非常了不起!

不過,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也很艱難。

在整個實驗過程中,袁隆平和團隊遇到一個又一個問題。

然而,卻被他們一一克服。袁隆平帶領團隊生産了一種小分子氨基酸混合有機營養液,用來促進海水稻生根發育,很好地提高了水稻的存活率。

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6

而這種海水稻種植成熟後,按最低産量300公斤每畝,種植一億畝,就可以多養活8000萬人口,這就等于多養活了一個湖南省。

除此之外,這種海水稻種植技術還被用于沙漠種植。

都知道沙漠的環境特殊,極端晝夜溫差,幹旱嚴重,地下水鹽度高,缺少土壤團粒結構,不定期沙塵暴,随便哪一樣都堪稱是水稻生長的知名殺手。

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7

在這樣極端的環境下,袁隆平卻帶領團隊堅持去沙漠實地種植。雖然每天被曬到冒“油”,腳被焐出了瘡,每天下田回來衣服都能擰出水。

可是他們依然克服了沙塵暴、缺水等自然災害,研究出“思維改良法”對種植環境進行改造。

最終,2018年5月,水稻研制成功。經印度、埃及、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國專家測評,其中一個品種畝産量超過500公斤,還有兩個畝産量超過400公斤。

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8

袁隆平說:本來500公斤隻是理論值,但是現在研制成功,證明中國水稻技術在世界都是領先水平。

總而言之,因為有袁隆平,世界的糧食危機得到了緩解,中國人不用再為溫飽發愁。

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9

袁隆平之所以一生保持至純的性格,離不開他的母親。

1930年,袁隆平在北京出生。

雖然那時候因為戰争過得居無定所,短短幾年時間裡,他就跟随父母在北京、天津、漢口等多地輾轉,基本上沒有安穩過。

不過,當老師的母親還是盡可能讓袁隆平的童年過得豐富精彩。

在教育子女上,袁隆平的母親基本上用盡了自己生平所學和積累,去開發孩子的智力和陶冶情操。

在袁隆平剛蹒跚學步的時候,就被教讀尼采等世界文學,感受多元的價值觀。

而袁隆平淘氣的時候,他母親也不是打罵,而是采用柔和的方式去處理。

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10

有一次,袁隆平的母親在講故事,别的孩子都認真聽,偏偏袁隆平坐不住,就想去撿樹葉,抓螢火蟲。

母親看見後,沒有直接告訴袁隆平不應該傷害螢火蟲,而是講述了一個“螢火蟲報恩”的故事,令他通過故事自己去領悟“萬物有靈,尊敬生命”的道理。

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11

在各種充滿哲理的故事中,袁隆平日漸長大,并且成了一個“至純至性”的人。

這也是為什麼多年來他無論取得多麼大的成就,還能始終堅持初心,不忘初衷。

那時候,雖然袁隆平生活還算安穩,但是他親眼目睹太多悲慘現實,許多普通百姓經曆各種“饑寒交迫,生存艱難”,甚至有人被活活餓死。

因為這段經曆,袁隆平暗暗立下志願,希望可以讓中國人吃飽,永遠不再挨餓。

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12

考大學的時候,袁隆平選擇了西南農學院農學系,在那裡完成了自己理論知識學習。

大學畢業後,袁隆平被分配到了湘西雪峰山麓安江農校教書,并在那裡開始了長達數十年的雜交水稻研究。

當時,在國際上有個權威理論,那就是“水稻無雜交優勢可以利用”。基本上所有的農業專家對此都深信不疑。

但1960年,袁隆平卻在農校的試驗田意外發現了一株“天然雜交水稻”,并且開始嘗試研究雜交品種。

不過,要想研究“雜交水稻”,首先就得找出“天然雄性不育株”。

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13

通常情況下,稻穗都是在盛夏開花的,一般中午盛開,且花蕊很小,需要趴在稻叢裡用放大鏡尋找。找的時候還不能戴草帽,生怕被遮擋住視線,錯過育株。

不過,時間一長,人就很容易中暑暈倒。

盡管如此,袁隆平還是冒着酷熱,忍受着被稻葉紮身和昆蟲叮咬,踏遍了附近所有稻田。

幸運的是,袁隆平的辛苦并沒有白費,1964年他在試驗稻田中真的找到了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并且通過人工授粉的方式,令其結出了數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的種子。

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14

接着,袁隆平又從14000多個稻穗中,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株,并且通過播種,有4株成功繁殖了1-2代。

之後,經曆了上千次失敗後,袁隆平終于選育出了優良的雜交水稻組合——南優2号,培育出了雜交水稻,中國水稻産量增長 20%。

這項成就公布後立刻震驚了農業界,不僅推翻了米丘林、李森科的傳統經典理論 “無性雜交”學說,也把水稻研究技術帶向了新領域。

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15

同時,不僅實現了袁隆平兒時夢想讓中國人吃飽,更極大解決了世界糧食短缺問題。

有人把他譽為當代神農,可謂名副其實。

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16

在中國,袁隆平自然是當之無愧的國寶級人物,并被授予“共和國勳章”。

但,袁隆平的付出和傑出貢獻,不止是造福中國人,更是讓全世界人民都受益。

因此他也受到了世界上許多國家的表彰:法國最高農業成就勳章,以色列總統親自為他頒發沃爾夫獎,聯合國聘請他為國際雜交水稻首席顧問,是美國國家學科外籍院士……

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17

雖然袁隆平一生獲得榮譽無數,但是他卻活得非常低調和樸實。

許多人都謠傳他有上千億身價,其實他的工資加上股份分紅、稿費、咨詢費的收入,也不過一年才30多萬元,不過是一個普通白領的工資。

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18

平時穿的襯衫隻要十幾元,鞋子也不超過100元,戴的手表隻有300元。

有一次他去商場買衣服,專門盯着打折襯衫。聽說隻要10塊錢一件,就一口氣買了十幾件。

因為覺得太便宜,袁老付錢的時候還非常不好意思,一直跟售貨員說:“太便宜了,不如你每件再加2塊?”

除了勤儉,袁隆平也過得很簡單。

很少有人知道,其實袁隆平非常讨厭住高樓大廈,一直住在很普通的房子裡。

最昂貴的物件就是一輛20萬元的沃爾沃,也隻是因為他喜歡車而已。

不過因為太忙了,袁隆平根本沒時間去考駕照。

後來,為了滿足他的心願,交管部門特批給袁老一張榮譽駕照,隻能在家和試驗田之間往返。

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19

對此,袁老已經感覺很滿足了。

袁隆平說:“人活一世,有許多東西得去堅守。如果一旦浮躁,很容易迷失自我,看不清事物本來的面目。所以有些事情,我們應該學會勇敢地放棄,必要的舍得,反而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堅守。”

回首袁隆平的一生,他把所有的一切都貢獻給了水稻事業。

在人生最後的歲月,他也始終堅守自己的稻田,并且在多次采訪中說:餓肚子真難受了。

一直以來,許多人都曾問過袁隆平:這麼大年紀了,為何還要如此執着辛苦?

他的回答永遠是那麼相似,因為他心系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

現如今,袁老雖然已經不能再繼續實現自己的夢想,可是他的精神永存。

先生用一生為中國崛起而努力,為世界人民的幸福而奮鬥。

這份大志,千古難忘!

有的人死了,其實他一直都活着。

願先生一路走好,用光輝照耀我們砥砺前行!

本文作者:歌

責任編輯:柳葉叨叨

#社會各界悼念袁隆平# #袁隆平逝世 享年91歲# #袁隆平# #袁隆平有多全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