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是宗族文化的重要組成,由來已久曆史久遠,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時期。
商周時期,天子依靠宗法體系,明确政治特權,在當時隻有天子可以設立宗祠,年歲祭祀。士大夫和士人都是沒有資格設立祠堂的,庶民和奴隸更是沒有資格。
唐代之後,宗祠才開始在民間興起。尤其到了宋朝,理學大師朱熹提倡家族祠堂,即每個家族都可以建立一個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
到了明清時期,宗祠已經非常普及,廣泛分布于鄉村。那時起宗族體系也比較完整,一些借助宗族勢力而強大的鄉村不在少數。文史君小時候也聽祖輩講過本家的祠堂,隻是現在早已不複存在了。
按理來說,中華文明起源于北方,也就是所謂的中原地區(河南、山西、河北等),北方的宗祠文化應該比較鼎盛才是,然而如今的現象卻是南方祠堂遍布,北方很少,究竟為何?
一、戰亂頻發,毀于戰火
相較于南方,北方作為時期較長的政治中心,戰亂頻發是導緻祠堂文化衰敗的原因之一。
雖然華夏文明起源于中原,但是中原地區向來飽受北方遊牧民族的侵襲。
春秋戰國時期受犬戎、匈奴騷擾;漢朝受匈奴威脅,漢武帝曾多次征戰匈奴;唐朝受突厥侵襲,明朝受瓦剌奪權等,北方一直處于戰亂和不安定中,每逢戰争百姓多是流離失所,祠堂也會毀于戰火。
同時戰争也會帶來人口銳減,很多以村為單位的宗祠,很多時候在戰争中都會出現滅族的現象。比如朱元璋奪得天下之後,中原地區的人口銳減了80%以上,甚至威脅到了朝廷的統治,于是開啟了長達50年的人口大遷徙,于是有了“山西大槐樹”移民的曆史。
二、經濟落後,力不從心
我國古代屬于農耕社會,人們生活對農業的依賴非常之高。在古代水利不發達的社會背景下,一切經濟盛衰與上天有着極強的聯系。而祠堂的修建,經濟基礎是最根本的制約。
北方地區農業基礎以小麥為主,對水的需求較高。而北方海拔較高,水資源相對匮乏。如果時逢風調雨順,尚能五谷豐登;如若時年大旱,生存就會出現問題,更别提祠堂修建了。
在我國曆史上曾出現過很多次的大旱,基本上都發生在北方城市,甚至顆粒無收,百姓流離失所,很多人都流落他鄉乞讨為生,很多人也都順勢遷徙到了南方。
還有就是黃河的決堤,影響也非常之大。黃河下遊每次決堤,基本上會毀滅方圓三百公裡的房屋和農田。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中原地區。
《清史稿·河渠志》記載,康熙十五年(1676年),“黃、淮并漲,奔騰四潰,河倒灌洪澤湖,高堰不能支,決口三十四。漕堤崩潰,共決三百餘丈。”大水過後,赤地千裡、餓殍遍野,往往伴随而來的就是舉家逃荒,生存都出現問題,更别提祠堂了。
三、破舊運動,銷毀殆盡
北方作為曆來的政治中心,受政策影響也比較嚴重。北方祠堂少的根本原因還有一個就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破四舊”運動,打砸非常嚴重,幾乎大小村鎮的祠堂都被拆除了。
文史君曾聽老一輩人講過,本家的家族當年也是比較大的,在村子裡也有一座非常顯赫的祠堂,每年過年的祭拜活動都非常隆重。隻是在破四舊運動中也被毀掉了。
宗族文化是我們的根祖文化,也是我們生命延續的意義所在。現在很多人覺得活得沒意義,一方面是自我價值感的丢失,另一方面就是宗族文化的淺薄,沒有責任感和使命感。
複興宗族文化,保護宗祠祠堂,也是我們秉承和傳承的曆史國學文化之一。
讀者們,關于“古代的宗族文化”,大家有何看法?如果喜歡本文章,請轉發收藏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