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為頭痛都是一種感覺,沒想到有一種頭痛這麼折磨人。
偏頭痛,是一種常見的的神經系統疾病。以反複發作的頭疼為特征,通常伴有一系列症狀,包括惡心、嘔吐以及對光或聲音的敏感。
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約有13億偏頭痛患者,其中女性患者人數是男性的三倍。
“偏頭痛”到底是哪兒在疼?
偏頭痛類型複雜多樣,常見的有:典型偏頭痛、普通型偏頭痛、周期性偏頭痛、基底動脈型偏頭痛等。
偏頭痛是最常見的神經血管性頭痛。很多人認為,偏頭痛即為單側頭痛,但其實臨床有好多患者是雙側同時或交替頭痛,多為反複發作,常見誘因如勞累、睡眠過少或過多、情緒障礙、受涼等。
不同類型偏頭痛,臨床表現症狀也有所不同:
普通偏頭痛表現為:
一側或雙側,也有的為整個頭部,頭痛較輕微,一般在患者可承受範圍内。
在短暫休息後服用止痛藥後,症狀可得到明顯緩解。
典型偏頭痛表現為:
一側性頭痛,大多數以頭額部、颞部、兩邊太陽穴為主。可局限某一部位,也可擴延整個半側,發作時間為4~72小時。
先兆性偏頭痛在發作前數小時至數日可有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和打哈欠等前驅症狀。
在頭痛之前或頭痛發生時,視物常出現模糊、暗點、閃光或視物變形等。
除了令人難以忍受的頭痛外,偏頭痛患者還可能伴有惡心嘔吐、流淚、視覺模糊、頭暈等症狀。典型偏頭痛病程較長,少則幾年,長則數十年。
8招遠離頭痛“緊箍咒”
偏頭痛的發生,與受到外界刺激有很大關系,如飲酒、強光照等。改變某些飲食或者生活習慣,就可能避免發生偏頭痛或減輕偏頭痛。
01 減少酒精類刺激性飲食
一些食物有可能會引起偏頭痛,如酒精類飲料、含咖啡因的飲料、有偏頭痛症狀的人應注意少吃此類食物,以免加重偏頭痛症狀。
02 少吃含酪氨酸和代糖的食品
富含酪氨酸的食物:奶酪起司、巧克力、柑橘類食物、腌漬沙丁魚、雞肝、西紅柿、牛奶、乳酸飲料等都富含有酪氨酸,易造成血管痙攣而緻頭痛發作。
含有代糖食品阿斯巴甜的食品,如低糖可樂、無糖口香糖、複合維生素等會引發頭痛。
03 少吃含亞硝酸鹽的食物
香腸、熱狗、火腿、臘肉、罐頭等腌熏肉類食品,含有亞硝酸鹽等成分,可能會誘發偏頭痛的發生。
04 保證充足的睡眠
保證睡眠規律,拒絕晝夜颠倒,維持規律的作息,即使在假日也定時上床、起床,對有偏頭痛的人來說格外重要。
05 規律運動
對有偏頭痛的人來說,着重呼吸訓練、調息的運動(例如瑜伽、太極拳、慢跑),可幫助患者穩定自律神經系統、減緩焦慮、肌肉緊繃等症狀。
06 頭發潮濕不要馬上睡覺
如果洗澡後,未待頭發幹透就睡覺,很容易誘發頭痛。
造成頭痛最主要的原因是水分長期滞留于頭皮表面,會使頭皮溫度過低,影響大腦血液循環。
濕着頭發睡到半夜,有些人會感到頭皮發麻,還可能出現隐痛。第二天一早更易出現莫名的頭痛或頭暈,嚴重者會惡心嘔吐。
07 不要在烈日下直曬
偏頭痛患者對光線非常敏感,尤其是頭痛發作時,明顯畏光,喜歡待在光線較暗的室内,甚至必須閉目卧床。
強烈的陽光刺激可直接引起頭痛,可見光的刺激與偏頭痛發作關系非常密切。
08 少吃冷飲
冷飲進口時,會給口腔黏膜很強的刺激,這就可能使腭部皮膚的神經産生放射性的疼痛。
這種疼痛對有些人不明顯,卻可能導緻某些有頭痛史(例如偏頭痛)的患者急性發作。
一旦發作,4招可以緩解
如果偏頭痛真的發作了,除了痛苦地忍耐,你知道做什麼能緩解這種強烈的不适嗎?
No.1 止痛藥在剛開始疼痛時吃
對于做不了手術、需要長期服藥的偏頭痛患者來說,吃藥也是有技巧的。
不要等到痛到已經無法忍受時再吃藥,這個時候的控制效果可能并不好,反而可能因為控制不好藥物劑量造成不良反應。
服用時,患者可先吃點小餅幹等食物,以減小對胃的刺激。服用後要注意避光休息,有助于将疼痛控制在可承受範圍内。
No.2 發作頻繁,考慮預防性用藥
如果患者偏頭痛發作頻繁,每個月疼痛至少有2~4次以上,就要考慮進行預防性用藥。
一般包括抗抑郁、抗焦慮、抗癫痫、調節神經遞質類的藥物。
No.3 熱水浸手
偏頭痛發作時,可将雙手浸沒在熱水中(水溫以手入水後能忍受的極限為宜)。堅持浸半個小時,可使手部血管擴張,腦部血液相應減少,從而使偏頭痛逐漸減輕。
No.4 多攝入3種營養素
除了藥物治療外,多項研究表明,某些營養素也有助緩解偏頭痛,且沒有任何副作用。
歐米伽3脂肪酸:存在于三文魚、沙丁魚、亞麻籽、核桃等食物中。
維生素B2:存在于奶類食品、蛋黃、綠葉菜、谷物、豆類、堅果及動物内髒等食物中。
鎂元素:存在于小米、荞麥面、黃豆、冬菇、紫菜、桂圓、花生等食物中。
偏頭痛能根治嗎?
偏頭痛是一種常見的頭痛,女性發病率很高,多數在青春期内發病,月經是常見的誘發因素,在妊娠期或是絕經期就會減少甚至停止發病。
目前醫學界并沒有完全弄清楚原發性頭痛的發病原因,因此很難做到“根治”,也就是一般患者認為的“徹底治愈”。對于女性總是在月經來臨前後出現的頭痛,我們常診斷為女性經期偏頭痛,它是偏頭痛的一種。考慮可能與經期雌激素水平下降,血管活性物質分泌增加有關。
偏頭痛在治療上有一定的難度,目前沒有哪種藥物可以将偏頭痛“斷根”。一旦診斷明确後,其治療目标主要是減少頭痛發作頻率,降低頭痛程度,預防頭痛的再發作。
經期偏頭痛發作時,多用非甾體類抗炎藥(吲哚美辛、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改善頭痛症狀;效果不佳時,還可選用曲坦類藥物(佐米曲普坦、舒馬曲坦等)。
緊張情緒、失眠、煩躁情緒、過度勞累、大量食用巧克力等含酪胺豐富食物可誘發或加重頭痛。如果能在醫生的指導下避免誘發因素,規律、規範使用藥物,即便不能斷根,多數偏頭痛患者也可以基本不影響生活和學習。
然而,從臨床的角度來說,可以通過藥物治療和其他治療、預防措施,有可能做到“不再犯病”。
偏頭痛治療分為:急性治療和預防性治療和手術治療。
急性治療
預防性治療
手術治療
“頭痛日記”如何記錄?
頭痛日記是診斷原發性頭痛的好幫手。對于慢性頭痛患者,醫生會建議其寫頭痛日記,把自己的頭痛記錄下來,對治療非常有幫助。
起病快慢、頭痛的嚴重程度等是頭痛患者就醫時需要跟醫生描述的重要信息。為了能夠及時、準确地診斷頭痛,醫生通常要圍繞頭痛的表現詢問一些主要的問題,譬如頭痛的部位是一側還是兩側,是前額、兩側太陽穴、後枕部還是全頭部,部位固定還是不固定;頭痛性質是跳痛、掣痛、脹痛、悶痛、搏動樣、刀割樣還是閃電樣痛;是否伴随有惡心、嘔吐、怕光、畏聲、注意力不集中、煩躁等情況,以及病史長短、發作頻率、頭痛持續時間、遺傳史、誘因和服用藥物等情況。
仔細詢問病史是醫生準确診斷的基礎,而門診的交流時間是有限的,醫生一般會建議患者在就醫前先将自己的頭痛情況從以上幾個方面做個整理。
例如上文中提到的偏頭痛的治療主要是減輕或終止頭痛發作,緩解頭痛伴發症狀,預防和減少頭痛複發。
有效預防偏頭痛發作是個系統的工作,并不能僅僅靠藥物。首先,患者要明确預防治療不是除根的治療,因為現在還沒有辦法根除偏頭痛發作。其次,要了解發作的特點,尤其是要尋找并避免各種發作誘因。第三,考慮用藥。目前所有預防偏頭痛發作的藥物隻能使發作頻率下降50%~60%,無法完全預防。一般治療1~2個月後可以進行療效的判斷,效果不好必須調整治療,效果好則需要持續6~12個月,然後逐漸停藥。
在這個過程中,患者的頭痛日記是診斷頭痛、評估預防或治療效果的重要辦法。預防藥不是使用後馬上起效,而是逐漸起效,醫生通過頭痛日記可以了解用藥後發作頻率是否減少、頭痛程度是否減輕和頭痛持續時間是否縮短,以此來調整用藥。
此外,通過寫頭痛日記,患者能明确地說出偏頭痛的誘因,比如天氣變化、工作壓力、心情抑郁焦慮等,疼痛發作的起始及持續時間、頭痛性質、頭痛部位、伴随症狀以及頭痛當天睡眠時間、睡眠質量、情緒變化、飲食情況等,分析并發現與自己頭痛發作密切相關的因素,這樣就可以達到減少發作的目的。
長期偏頭痛會中風麼?
因為慢性偏頭痛頻繁發作,疼痛比較劇烈,有些類型還伴有神經科症狀,所以有些人就擔心會不會痛着痛着就中風了呢。
偏頭痛和中風的關系比較複雜,一般認為多數普通的偏頭痛不會引起中風。但近幾年也有研究觀點認為,有先兆的偏頭痛患者中風發病率高于普通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偏頭痛患者使用含有雌激素的避孕藥會增加中風的風險。部分偏頭痛患者合并心髒卵圓孔未閉,後者是青壯年腦栓塞的重要原因之一。故偏頭痛的患者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同時也需要做相關檢查排除有無其他潛在的中風危險因素。
綜合:生命時報、健康中國
編輯:陳思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