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圈對孩子的危害?心理套娃是由中山大學心理學博士程樂華、李珏、吳翔共同研發的國家發明專利是中國人自主研發的心理投射測評和心理咨詢工具,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套圈對孩子的危害?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心理套娃是由中山大學心理學博士程樂華、李珏、吳翔共同研發的國家發明專利。是中國人自主研發的心理投射測評和心理咨詢工具。
很多心理咨詢師想要了解心理套娃怎麼使用。
作為發明人,我介紹一下心理套娃的使用流程
這個流程适用于所有的心理套娃版本,不管是認知版、成長版、家庭版,都可以使用這個流程,并且這個流程是标準的操作流程。
使用前,心理咨詢師要充分了解心理套娃的結構。關于心理套娃的結構,我在上一篇文章已經介紹過,大家可以去看。
那麼,心理咨詢師要注意觀察什麼呢?
觀察哪三個方面?
我們認為,心理套娃的使用過程,需要關注:
來訪者如何探索心理套娃的物理結構
來訪者如何解讀心理套娃的圖案
來訪者如何呈現心理套娃的擺放關系。
以上三點,是心理咨詢師需要重點關注的内容。
上面三點是關注的内容,下面要介紹循環系統,也是心理咨詢師需要關注的内容
什麼是循環系統呢?
在心理套娃使用過程中,存在兩種循環系統:
内循環系統和外循環系統。
内循環系統指的是來訪者-心理套娃;
外循環系統指的是來訪者-心理套娃-測量師-環境;
大家在使用心理套娃的時候,一定要有循環系統的理念。很多心理咨詢師在使用心理套娃的時候沒有這個理念,或者循環系統的理念很薄弱,很難熟練使用心理套娃。
怎麼才能産生“循環系統”的理念呢?
心理咨詢師要有客體化思維。客體,和主體是對應關系。客體和主體共生。沒有主體也就沒有客體,同理,沒有客體也就沒有主體。
使用流程
流程分三步,第一步:呈現;第二步:觀察、引導;第三步:擺放
第一步,呈現。
心理咨詢師把未打開的心理套娃呈現給來訪者。讓來訪者自由探索心理套娃。
注意,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把沒有打開的心理套娃呈現,千萬不要打開。
來訪者對于心理套娃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思考過程、每一個認知意念,都能夠體現來訪者的個性特點。
當然,來訪者的行為也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如果來訪者覺得環境不安全、或者沒有動力去探索的時候,來訪者可能不會如實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心理咨詢師要把環境控制好,并且盡量引導來訪者進行自我相關解讀。
要記錄什麼?
心理咨詢師要注意記錄來訪者對于心理套娃的結構是怎麼處理的,并且還有記錄來訪者對于圖案的無意識解讀。
第二步,觀察、引導
心理套娃提供了模糊的圖案。
咨詢師引導來訪者對問題情境客觀化和個性化,使咨詢師發現來訪者的認知風格及問題關鍵點,幫助來訪者呈現問題及進行自我思考。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什麼?
在于問題情境客觀化和個性化。
因為個性化才能夠了解來訪者的認知風格。特别是來訪者在使用認知版心理套娃的時候,咨詢師一定要引導來訪者去看附着在心理套娃的圖案。
第三步,擺放。
心理套娃具有人形屬性,咨詢師引導來訪者把自我對于人事物的關系,通過擺放套娃物化地呈現出來。
從個案經驗來看,用心理套娃可以比較快地進行人事物關系呈現,其中包括距離親疏、關系互動、個人邊界等。
心理套娃不僅是測量的工具,也是心理咨詢的工具。咨詢師可以通過引導來訪者對于套娃的擺放過程,按照咨詢師自我習慣的咨詢技術,增強咨詢效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