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海棠蘇轼給人以什麼之氣

海棠蘇轼給人以什麼之氣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1 13:24:06

蘇轼海棠三首,唯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是绮麗更是成全

“東風袅袅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

隻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宋朝蘇轼 《海棠》

海棠蘇轼給人以什麼之氣(海棠無香且看着嬌氣)1

這首詩看起來相當绮豔,那春風緩緩吹來,海棠花上有着玉一樣朦胧的光芒,遠遠看,花霧迷離,月色已經轉過了這片海棠花。怕海棠夜深無人陪伴,在寂寞中沉沉睡去,我端着蠟燭,去陪她,照見她最美麗夜晚的樣子。

通常的人讀到這首,會感覺非常嬌豔,海棠花垂垂的花枝之美,在夜晚的燈火下,會更顯得婆娑,而海棠花有些未開深紅,半開淺紅,全開粉白的層次美,在燭光下會光影重疊,讓色彩更多變。其實口紅胭脂的各種紅,無需要舍近求遠,你隻要能調配出海棠的各種顔色,就擁有了千變萬化的紅。

這就是古人為什麼喜歡夜看海棠的原因,姿态婆娑,千紅萬變,一步一景,而且帶露開放。

海棠花容易聯想起美人春睡。雖然唐玄宗時期并不大可能有四川的海棠茂盛于長安的宮廷,但是宋朝基于對海棠的熱愛,将它富麗的姿态比做楊貴妃。

蘇轼這首詩,會讓人自然聯想起楊貴妃的嬌美,甚至有種香豔的色彩,讓人感覺清麗暧昧動人,但是蘇東坡的本意,本不是如此。

海棠蘇轼給人以什麼之氣(海棠無香且看着嬌氣)2

夜賞海棠至少北宋初期就已經流行,或者起源于晚唐海棠花下的宴會,這種四川的本土花樹經過晚唐不斷地移植,終于出川,成為名貴優美的庭院花木,又因為開放在仲春時節,天氣和暖,人和花都輕快。到宋朝開放宵禁,娛樂活動增多,月賞海棠和燭光筵席,成為了潮流,蘇東坡并非秉燭夜遊的開創者,至少他之前歐陽修的夜賞海棠,可以知道在京都已經成為風氣。

或者年輕時的蘇轼也做過海棠詩,但他的海棠名句卻是中年之後,在磨難和滄桑之時。

43歲的蘇東坡因為一篇給皇帝的上表被認為譏諷皇帝以及新政,陷入文字獄,在生氣一線之際,王安石以“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一言救下了蘇轼,但是蘇轼從朝廷中高級官僚也就貶谪為低級官吏,發放遙遠的地方,不予重用。

在黃州當團練副使,靠種地開荒彌補薪水微薄,支撐家庭生計,住在黃州郊區定惠院,這裡人迹罕至,山野荒涼。又是一年春天,雜花生樹,但是蘇轼是大城市的人,在這裡下放,觸目所及,并沒有農民的愉悅,是一種荒蕪和凄涼。

海棠蘇轼給人以什麼之氣(海棠無香且看着嬌氣)3

春之聲

但是就是在這樣的地方,他發現寶貝一樣,看到一棵海棠正在亂草叢中開放。

“江城地瘴蕃草木,隻有名花苦幽獨。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滿山總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貴出天姿,不待金盤薦華屋。朱唇得酒暈生臉,翠袖卷紗紅映肉。林深霧暗曉光遲,日暖風輕春睡足。雨中有淚亦凄怆,月下無人更清淑。先生食飽無一事,散步逍遙自扪腹。不問人家與僧舍,拄杖敲門看修竹。忽逢絕豔照衰朽,歎息無言揩病目。陋邦何處得此花,無乃好事移西蜀。寸根千裡不易到,銜子飛來定鴻鹄。天涯流落俱可念,為飲一樽歌此曲。明朝酒醒還獨來,雪落紛紛哪忍觸。”《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

海棠主富主貴,京城人趨之若狂,但在這裡看到一樹海棠,卻讓蘇轼百感交集。在時光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哦,你也在呀!

蘇轼肯定知道海棠來自四川,但是親自在黃州的山野,看到山中海棠,蘇轼的感覺如此直觀而震撼,這地方,居然也有海棠,居然開得這麼美,這麼頑強,這麼嬌豔,這哪裡是富貴花,這是高貴的仙女呀!

你看看她别有嫣然一笑的風味,她這俏麗富麗的姿态,滿山的桃李都覺得俗氣了,那紅的是唇是臉,那綠葉是翠袖是襯托,這山林之氣反而讓她更加嬌美,如美人春睡在春風春日裡。

我本是吃飽了沒事做,來逛山林,哪裡知道看到如此絕美的海棠?這海棠要不就是長在四川天府之國要不就是在京城,那才是最合适她的地方,誰這麼多事,将她從遙遠的地方弄到這裡,想她如此美麗身世如此潦倒寂寞,隻有我舍不得,明天我還來,隻怕她的花已經快寂寞凋謝了。

蘇轼定然明天還要來。這裡如此荒涼寂寞,這棵海棠是他的知己和仙女啊,他不就是本該在京城或者富庶之地做官上進的高貴海棠嗎,是哪個好事者,讓他淪落到這樣的地步?

惺惺相惜呀!

海棠蘇轼給人以什麼之氣(海棠無香且看着嬌氣)4

如果說年輕時候,花事多,海棠未必進入蘇轼的法眼,但從這棵海棠起,蘇轼是真愛了海棠。

荒郊野外,海棠開着富麗而寂寞的花朵,點亮了他内心的消沉和荒涼。富貴之花的海棠并不嬌氣,他蘇轼哪裡能嬌氣?

那麼談一下海棠無香,因為正是這首詩,蘇轼寫“土人多不識”,不認識的原因很簡單,普通農民對于花樹的認知是非常現實的,梅花香,提供梅子,五味之首,桃花香,提供桃果,重要的水果,海棠無香,且果實酸澀,當然被當地人忽略。至少薔薇香,可以收集花瓣做香水香露。但海棠正是因為無香,反而在這種山區更自在開放,無人好奇和采撷吧。

海棠在漫長的植物演化中,花瓣低垂,靠風授粉,所以許多海棠不需要進化出特别的香氣吸引蜂蝶。但是她衍生出适合在風中搖曳的花蕊,這種婆娑淡然之美,想必遭受冷遇的蘇轼也格外動心。沒有香氣的海棠花,寂寞無陪,如何不是不善長袖善舞的他,備受傾軋。

在黃州寂寞艱苦的歲月中,海棠成為蘇轼的良伴。而開頭那首看起來绮麗無比的《海棠》正是蘇轼在黃州清苦時期的作品。

因為海棠你現在我人生最落魄的路口,用你的堅韌和華美打動支撐了我,所以我要陪着你,給你最美的儀式,點亮蠟燭,陪着你寂寞的深夜,你的孤獨,你的無人看見的美豔啊!正是因為你無香,所以不招蜂引蝶,所以我更加愛惜你!

詩的表面何其绮麗,詩的骨子卻是落魄的人和花樹互相成全。蘇轼寫的恰恰不是富麗庭院中的海棠花,這是人生心情的冰雪相照,互相支撐。

這就是海棠無香且嬌豔,為什麼豪放的蘇轼卻鐘情海棠的緣故。

海棠蘇轼給人以什麼之氣(海棠無香且看着嬌氣)5

海棠在蘇轼的心中,别有地位。有個叫李琪的黃州歌舞女郎,經常被邀請陪伴蘇轼,但蘇轼卻不給她寫什麼詩。在蘇東坡離開黃州之時,女孩子想留蘇轼的墨寶,并問為什麼這麼長時間沒有給她。

東坡七年黃州住,何事無言及李琪

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雖好不留詩。”蘇轼《營妓比海棠絕句》

這雖然是一篇應酬作品,但可以看到蘇東坡對人對事的鄭重。在我心裡,你就是那不該在這裡出現的海棠花,所以我不寫你,我不想在詩中确定你的身份。杜甫在四川,看見無數的海棠花,卻不寫海棠詩,因為海棠在他心裡是聖潔之花,是母親之花。

我想李琪最後悔的就是要蘇轼寫詩吧。我并不覺得蘇轼對于李琪有多暧昧,反而是一種保護。隻是李琪年輕,大約沒有意識到,這首詩一出,也就會将她永恒标簽在歌女的地位上。

海棠蘇轼給人以什麼之氣(海棠無香且看着嬌氣)6

也許蘇轼還有更多沒有寫的東西。有些真,是永遠不在文字裡的。你我的人生,都是如此。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