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放心美白

放心美白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02:52:35

“靜悄悄

長久以來,在我國,美白是僅次于保濕的第二大需求市場。不過,青眼發現,由于新規落地,今年的祛斑美白新品減少,國産和進口祛斑美白類新品加起來不到70個。多家品牌方和工廠的負責人也告訴青眼,今年不準備推美白新品。可以說,今年美白市場靜悄悄。

祛斑美白新品不足70

俗話說“一白遮百醜”,人類對“美白”的追求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紀60年代以前。進入到現代,美白也一直是中國女性的護膚剛需,根據智研咨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美白市場監測及前景預測報告》,在20-50歲年齡層之間的女性消費者中,超過80%的女性有美白需求,每年有近660億的美白消費市場。

順勢,SK-II、OLAY、科顔氏、歐詩漫等國内外品牌在美白市場建立了充分認知,而在品牌、KOL的多方教育下,消費者對煙酰胺、377、維C、熊果苷等美白成分也如數家珍,反向推動着品牌與美白市場的發展。據青眼觀察了解到,去年下半年,巴黎歐萊雅、谷雨、春紀等品牌相繼推出了美白新品,如歐萊雅美白精華注白瓶、谷雨光感煥亮精華液、春紀琉晶煥顔系列新品,為市場添了新火。

不過,今年的景象卻大有不同,随着行業的焦點發生轉移,美白開始“失寵”。

根據《化妝品注冊備案管理辦法》規定,特殊化妝品注冊編号的規則為,“國妝特字(國妝特進字) 四位年份數 本年度注冊産品順序數”。由此,青眼以“國妝特字G2022”為關鍵詞在國産特殊化妝品注冊平台搜索,顯示共有131條相關産品。這也就意味着,今年以來,獲得注冊證的國産特殊化妝品新品僅有131個。其中,美白祛斑類産品為57個。

放心美白(今年無美白)1

▍截自國産特殊化妝品注冊信息查詢平台(5月7日截圖)

青眼以“國妝特進字J2022”在進口特殊化妝品注冊平台搜索時,則顯示僅有25個産品,其中美白祛斑類産品僅有8個。

放心美白(今年無美白)2

▍截自進口特殊化妝品注冊信息查詢平台(5月7日截圖)

由此可見,今年以來,國産加上進口的祛斑美白類僅有65個新品,主要涵蓋了精華霜、面膜、身體乳、噴霧、護手霜等品類。

此外,青眼還發現,這些新品中,幾乎看不到頭部或知名品牌的身影,隻有蒂佳婷、寶麗、蘭嘉絲汀這幾個行業相對比較熟悉的品牌。在市場與營銷端,與美白相關的聲量也有所減弱。今年大牌、知名品牌無美白新品的情勢與以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值得一提的是,不論是新規前獲批的老産品還是現在獲批的新産品,其特證批件信息的備注欄中均寫有“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未組織對産品所稱功效進行審核,本批件不作為對産品所稱功效的認可”。

放心美白(今年無美白)3

▍截自國産特殊化妝品注冊信息查詢平台

多位行業人士均告訴青眼,新規前,國家藥監局評審美白特證産品的依據是:微生物是否超标、重金屬含量是否超标,以及是否含有禁用成分等。對美白類活性成分有一定的規定,但對美白的功效評價隻要有相關評價報告即可。也就是說,國家藥監局不對産品功效做擔保。

今年1月1日起,新注冊備案的産品需同步提交功效摘要,國産普通化妝品已經公示了相關内容。但今年獲得注冊批件的特證産品卻還無法查看功效摘要。

浙江中貿總經理舒婷婷告訴青眼,該公司在新系統申請的一款特殊化妝品近期剛剛獲得批件,也未公示其功效評價摘要。“但是,我們是做了功效評價試驗的。或許是系統的設置原因所緻。”

成本高、周期長、美白清單未出

雖然,新注冊的特殊化妝品未展示功效評價摘要的原因不得而知,但顯然今年祛斑美白類新品大幅度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實。

為何祛斑美白類新品這麼少?這與功效評價費用高不無關系。

根據《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規範》,祛斑美白功效需進行人體功效評價試驗,且隻能由在國家注冊備案的檢測機構進行,然而多位行業人士均告訴青眼,目前有資格做美白人體功效評價試驗的檢測機構不足20家,可以說是“僧多粥少”。同時,根據青眼此前的調查,祛斑美白的人體功效評價的費用曾高達近20萬元,雖然目前該項檢測費用下降,但依舊超過了10萬元。這些都難倒了企業。

部分品牌方和工廠就向青眼表示,“目前暫不會出特殊化妝品的新品,尤其是美白祛斑産品,一是因為本身特證辦理的時間長,二是美白祛斑産品的功效檢測費用也很高。”

據多家檢測機構的負責人介紹,目前美白主要有兩種人體功效評價的方法:第一法是在背部“拼做”,一次可以做4個産品,每個産品報價12萬;第二法是在人臉部做,每次隻能做一個産品。第二法組間對照的報價為25萬;半臉對照為20萬。

國聯質檢一位負責人即表示,美白祛斑的功效檢測費用較貴的原因主要是,受試者比較難招募。“目前做第一法相對多一些,因為第一法更便宜。”

由于美白功效評價較高,因此,企業為了避免産品的功效檢測失敗,通常會在做人體功效評價前做一個細胞實驗進行“驗真”,而這一項檢測的費用也需要2~3萬元,由此,也進一步加高了美白祛斑類産品的檢測費用。

“一方面,檢測費用高;另一方面,特證辦下來以後,産品是否能獲得較好的市場回報也是一個未知數,所以很多企業都處于觀望狀态。”廣東柏亞化妝品有限公司研發總監施昌松表示,再加之,特證審批需要一年半到兩年左右的時間,周期長也進一步導緻了美白祛斑類産品上市的數量變少。

此外,廣州荃智美膚生物科技研究院研發總監張太軍還認為,“現在美白祛斑類新品少與美白清單遲遲不出來也有一定關系”。據悉,去年12月,國家藥監局發文表态相關部門正在籌備起草化妝品美白劑清單,并同時提醒企業,“在美白清單尚未出台前,要避免由于忽視一些特定原料的性質及所應用産品的屬性而重蹈‘377’的覆轍”。“多重原因,均導緻了目前企業的觀望情緒較濃,美白祛斑類新品少也不足為奇了。”

市場轉向何處?

正是基于上述多重因素,今年來,頭部和知名品牌新推出的美白産品幾乎為零。如今市場上火熱的知名美白産品仍是以OLAY“淡斑小白瓶”、城野醫生377精華、歐詩漫“小白燈”等産品為主。

那麼,目前品牌又都在推什麼功效呢?答案是抗衰。

智研咨詢發布的報告數據稱,“預計中國抗衰老護膚市場2018-2022年複合年均增長率為6.45%”。而福布斯公布的數據還顯示,“中國抗衰老市場未來有千億市場空間”。

前空軍總醫院皮膚病醫院院長&皮膚科主任劉玮在今年3月9日青眼舉辦的第四屆趨勢大會上曾直言,“抗衰是近期比較熱門的話題,大家都在研究皮膚抗老化、抗皺的話題”。

現實也确實如此,國内一衆品牌瞄準發力抗衰市場。譬如,去年12月,韓束在品牌成立19周年之際,将品牌重新定位為“年輕人的國貨抗衰品牌”,并于今年3月推出了抗衰系列新品——藍銅肽白金禮盒。3月,西安巨子生物旗下品牌可麗金也推出新品“保齡瓶”精華,切入敏感肌抗衰細分賽道。

此外,華熙生物旗下品牌潤百顔也公開表示,“将憑借INFIHA™ 英菲智配玻尿酸科技的最新成果INFIHA-YOUTH,進軍抗衰領域”。與此同時,新銳品牌中,HBN、優時顔等也扛起抗衰之旗,不斷發力。

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26個功效目錄中沒有“抗衰”功效,因此,上述産品多以“緊緻”“抗皺”宣稱為主,而“緊緻”“抗皺”則無需進行人體功效評價試驗。

可見,新法規已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國内化妝品“功效”的走向,在此背景下,企業必須轉變思路,将功效化妝品引向一個高維新階段。

放心美白(今年無美白)4

放心美白(今年無美白)5

放心美白(今年無美白)6

1999元/年 成為青眼情報個人會員,行業情報搶鮮知。點擊此處 青眼情報會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