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農村報訊 (記者朱斌 通訊員遊華玲)暑熱未消,到海邊玩水是不少人的惬意選擇。然而,看似平靜美麗的海灘可能隐藏着不可知的危險。日前,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收治了一位在海邊被水母蜇傷的患者,患者右足腫脹疼痛,皮膚潰瘍流膿,不能行走。經過該院足踝外科一個多星期的治療,患者情況好轉,即将出院。
海上沖浪遭遇水母蜇傷
8月20日,家住廣州的吳先生到惠州遊玩,在海上沖浪期間不慎被水母蜇傷右踝,當時感覺到明顯刺痛。吳先生到附近醫院就診,醫生予以消腫止痛後症狀好轉。兩天後,正在上海出差的吳先生足踝部疼痛加重,并且出現紅腫、水疱、局部出現滲液的症狀,經治療後症狀沒有緩解,踝關節活動開始受限。
8月27日,吳先生返回廣州後,拖着腫脹滲血的右腿到南醫三院就診,被該院足踝外科以“足踝部感染”收治入院。吳先生入院時右足、右踝腫脹、疼痛,皮膚潰瘍、流膿,小腿活動受限,不能行走。
“當時的情況如果不及時處理,患者很可能面臨感染進一步擴散的風險,一旦侵襲到深筋膜,将導緻壞死性筋膜炎,後果不堪設想。”足踝外科主任醫師黎潤光仔細檢查吳先生患處,将患處水母殘留觸手和患者腿部壞死組織清理幹淨,清洗膿液,予以抗生素抗感染、抗過敏治療,局部進行紫外線照射。
吳先生經卧床治療三天後,患處潰爛開始結痂,腫脹消退許多。經過一個多星期的治療,腿部感染得到控制,紅腫痛明顯好轉,創面幹潔,近期即可出院。
第一時間海水沖洗傷口
如果海邊遊玩不慎被水母蜇傷,可以怎麼處理?專家介紹,首先想辦法将水母觸手從皮膚上分離,然後立即用海水沖洗傷口,切勿用淡水沖洗。因為淡水會使水母觸手上的刺胞進一步釋放毒液,從而使人中毒。
沖洗後讓蜇傷部位自然幹燥,可以服用一些抗組胺藥物,如苯海拉明,或者塗抹氫化可的松乳膏,以減少瘙癢和腫脹感。在後續的處理中,需要每天清洗開放的創口,并塗抹抗生素軟膏以防止細菌感染。大多數水母蜇傷的疼痛感在處理之後10分鐘内開始消退,24小時内基本消除。
若出現比較嚴重的局部症狀,如蜇傷處皮膚紅腫明顯,燒灼樣刺痛,潰爛,甚至全身中毒症狀,如惡心嘔吐、頭痛頭暈、乏力、關節痛等,應立即前往醫院就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