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宮賦與蜀道難?作者:馮 莉(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學院講師),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阿房宮賦與蜀道難?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作者:馮 莉(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學院講師)
《魯靈光殿賦》是東漢王延壽創作的一篇宮殿賦。在此之前,中國文學關于“宮殿”題材的書寫,可上溯至《詩經》的《斯幹》,該詩贊頌王室宮殿的落成,先寫地理位置,後寫建構過程,再寫殿閣樣式和堂室明暗,可謂後世宮殿賦之肇端。史載第一篇以“宮殿”為題的賦作是西漢劉歆《甘泉宮賦》,惜賦文殘缺,窺其阙文可知作者描寫甘泉宮所處的重要地勢及周圍優美環境。如“回天門而鳳舉,蹑黃帝之明庭。冠高山而為居,乘昆侖而為宮。案軒轅之舊處,居北辰之闳中”,作者引入神話典故,對甘泉宮的建築環境進行比附和誇飾。又曰:“翡翠孔雀,飛而翺翔,鳳凰止而集栖。甘醴湧于中庭兮,激清流而沵沵。黃龍遊而蜿蟺兮,神龜沈于玉泥。”通過鳳凰、黃龍、神龜等祥瑞之物,渲染甘泉宮的嘉祥和神聖,以“彰聖主之威神”,表明頌聖之意。另有王褒《甘泉宮賦》、李尤《德陽殿賦》,其創作主旨亦與之同。漢代都邑苑獵大賦中,多有對宮殿建築的描寫片段,如楊雄《甘泉賦》,鋪陳甘泉宮建築宏峻之貌;班固《兩都賦》以空間方位為序,羅列宮室建築名稱與位置,極寫長安宮建築群之勝。這些騁辭大賦對宮殿建築的展示,無非是使其成為帝王華麗生活的一道布景,或是成為誇飾帝國盛景、王權氣象的表征,而非賦家審視的主體,更少有對建築物蘊含的空間場所感及個人情感體驗的描述。故漢代宮殿題材的賦作,大多淪為頌美政治的附庸,陳詞格套,形同具文。直至王延壽作《魯靈光殿賦》,宮殿賦始有創變。
王延壽,乃東漢王逸之子,《魯靈光殿賦》是他最負盛名的作品。由賦序可知,魯靈光殿為西漢景帝之子魯恭王劉餘所建,時至東漢,“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見隳壞,而靈光巋然獨存”,作者睹物興感,遂成此賦。全賦對靈光殿的描摹大緻可分為四個層次:首先是靈光殿的外觀,在作者的遠眺中,靈光殿“狀若積石之锵锵”,朱阙岩岩,高門聳立,其雄偉高峻氣象盡收眼底;其次描寫正殿及相連的宮室,作者“曆夫太階,以造其堂”,在遊覽正殿之後又曆覽旋室、西廂、東序等,展現廂廊之幽邃深秘;再者是對大殿“詳察其棟宇,觀其結構”,從懸梁天窗到四壁丹青,作者精心描繪梁棟構造、軒窗藻井的雕刻以及壁畫,精美繁複,生動逼真,呈現出畫面的立體感;最後是對靈光殿外圍建築的鳥瞰,表達對靈光殿的贊美。王延壽所作《魯靈光殿賦》備受世人矚目,《後漢書·文苑傳》載:“蔡邕亦造此賦,未成,及見延壽所為,甚奇之,遂辍翰而已。”《三國志》《世說新語》均有時人傳誦此賦的記載。《文選》分賦十五類目,該賦位列“宮殿”一目之首。劉勰《文心雕龍·诠賦》評道:“……延壽《靈光》,含飛動之勢;凡此十家,并辭賦之英傑也。”
《魯靈光殿賦》之所以受到如此高的評價,與其創作特征的新變不無關系。第一,作者主觀情感的介入。作者“觀藝于魯”,親曆靈光殿,以行蹤為線,将個人的情感體驗和細膩感受融入對宮殿的描繪之中,營造真實生動的場景氛圍,給人身臨其境之感。如在遠觀靈光殿時,作者發出“籲!可畏乎其駭人也”的感歎,進入殿堂流觀四面時則發出“彤彩之飾,徒何為乎”之歎,随後入内室又有“魂悚悚其驚斯,心(見圖一)而發悸”之感,凡此種種,在賦中皆易拾取。不唯如此,作者描寫正殿時加入“霞駁雲蔚,若陰若陽。瀖濩磷亂,炜炜煌煌”的光影視效,描寫陰夏堂則有“鴻爌炾以爣阆,飋蕭條而清泠。動滴瀝以成響,殷雷應其若驚”的觸聽感受,作者通過身體的感觸和體驗,把對物體的描摹和對意象的構築,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境界,達到“随色象類,曲得其情”的藝術效果。與先前宮殿賦作相比,作者将審視自然物的視角從國家功業轉換至個人情感,透過一己之體驗描繪宮殿景緻,增加了作品的真實感和藝術魅力。第二,宮殿成為獨立的審美主體。此前賦家本着“事以頌宣”的宗旨,突出宮殿作為帝王聲威的象征意義,對宮殿建築的描寫流于空洞虛誇。《魯靈光殿賦》始将審美鎖定在宮殿建築本身,注重細節,贍言見貌。賦中尤其對宮殿的棟宇結構、室内裝飾作出細緻的描摹刻畫,如:“萬楹叢倚,磊砢相扶。浮柱岹(見圖二)以星懸,漂峣(見圖三)而枝拄。飛梁偃蹇以虹指,揭蘧蘧而騰湊。層栌磥垝以岌峨,曲枅要紹而環句。芝栭攢羅以戢孴,枝牚舣芽而斜據……捷獵鱗集,支離分赴。縱橫駱驿,各有所趣。”作者描述梁架結構及其各種構件,梁柱高懸,鬥拱紛立,椽頭堆壘,形态萬千,妙趣橫生。又如:“奔虎攫挐以梁倚,仡奮舋而軒鬐。虬龍騰骧以蜿蟺,颔若動而躨跜。朱鳥舒翼以峙衡,騰虵蟉虬而繞榱。白鹿孑蜺于欂栌,蟠螭宛轉而承楣。狡兔跧伏于柎側,猿狖攀椽而相追。玄熊舑舕以龂龂,卻負載而蹲跠……神仙嶽嶽于棟間,玉女窺窗而下視……”作者描繪屋頂的雕刻細緻生動,奔虎倚仡、虬龍蜿蜒、朱鳥舒翼、狡兔跧伏、猿猴攀椽等無不惟妙惟肖,呼之欲出。賦中無論是關于殿堂旋室的描繪,還是關于雕刻壁畫的精微刻寫,無不“瑰穎獨标”“圖形寫貌”。基于這種對“宮殿本體的發現”,作者把對宮殿建築本身的藝術體驗,訴諸文學形式,成功再現了魯靈光殿的真實圖景。
正是基于《魯靈光殿賦》新奇的創作特征,加之作者的創作才情,使得讀者能夠穿越曆史漫遊于宏偉而奇麗的靈光殿中,欣賞和領略漢代宮殿建築的藝術風貌。首先是雄偉的建築外觀。“嵯峨嶵嵬,峞巍(見圖四)……迢峣倜償,豐麗博敞……屹山峙以纡郁,隆崛岉乎青雲”,從遠處看宮殿雄姿高峻,如聳立的山峰,險峻巍峨,又寬闊曠遠,體現了古代宮殿建築對大壯之美的追求。其次是繁複的棟宇結構。文中描繪了宮殿的屋頂架構,如萬楹、浮柱、飛梁、層栌、曲枅、芝栭等,這些木質構件既是宮殿建築的重要結構,也是宮殿建築的美學元素,梁柱交錯扶植,鬥栱重疊累施,屋頂反宇如飛,繁複精巧,形态各異,呈現出宮殿建築結構與藝術的完美統一。再次是有序的廊院布局。宮殿正門兩側是高聳的朱阙,穿過正門是主殿,周圍有序排列着“陰夏”“旋室”“洞房”“西廂”“東序”各宮室及亭台樓榭,“連閣承宮,馳道周環。陽榭外望,高樓飛觀。長途升降,軒檻曼延。漸台臨池,層曲九成”,宮閣相連,樓觀廊道,高低連綿,整體布局既連續貫通,又主次有序,彰顯了古代宮殿建築的“禮”制觀念。最後是奢華精美的内飾。賦文不惜筆墨對宮殿的雕刻及壁畫作出細緻描摹,其雕刻“因木生姿”,生動傳神;其繪畫“品類群生”,精美逼真。雕梁畫棟,壁畫丹青,呈現出富麗奢華的皇家氣派。可見古人十分崇尚宮殿的内部裝飾,用美玉、雕刻、彩繪等作為建築物及構件的裝飾,是古代宮殿建築藝術的傳統手法和美學特質。
總的來說,王延壽所作《魯靈光殿賦》,不僅在宮殿題材的賦作中具有創變之功,而且對古代宮殿建築藝術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可謂賦苑中的一朵奇葩。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光明日報》( 2020年01月13日13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