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綿陽,古稱“涪城”,是唐代詩人李白的故鄉和夏王朝締造者大禹的誕生地。深厚的文化底蘊,讓這座園林般的城市遍布奇山秀水和曆史遺迹,自古就有“蜀道明珠”、“富樂之鄉”等美譽。來到綿陽,最值得一看的景點,是位于龜山之巅的越王樓,這裡也是俯瞰綿陽市區的最佳地點。
說起“江南三大名樓”,大家都耳熟能詳,其實早在唐代,越王樓就與三大名樓齊名,被譽為唐代四大名樓之首,民間自古有“越王樓霸氣、黃鶴樓大氣、滕王閣才氣、嶽陽樓秀氣”之說。然而由于越王樓隻是臨涪江而建,與其它三座長江邊的名樓相比,名氣要小一些。
很多人以為越王樓是越王勾踐修的,其實,這個越王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八個兒子李貞。李貞雖然不是皇後所生的嫡子,但因才華出衆,被先後封為漢王和越王。據史料記載:公元656年,李貞出任綿州刺史,他參照王府的營造規劃,根據龜山的地形地貌,曆時3年耗銀50萬兩修建了這座高達十丈(百尺)的越王樓。
由于越王樓的規模和高度是當時的四大名樓之首(滕王閣高九丈,黃鶴樓高六丈,嶽陽樓高三丈),自完工之日起,天下文人雅士便紛至沓來,留下了無數贊美詩篇,其中尤以李白《上樓詩》、杜甫《越王樓歌》、陸遊《登越王樓》等最為著名。
除了詩仙李白、詩聖杜甫之外,唐代以後的著名詩壇泰鬥幾乎都為越王樓賦過詩,其中流傳千古的詩作多達154篇,超過黃鶴樓的112篇和滕王閣的86篇。此外,自唐代以來的曆代畫家也多為越王樓作過畫,故有學者稱越王樓為“天下詩文第一樓”,有着“一座越王樓,半部中國文學史”的美譽。
千百年來,越王樓曾屢毀屢建,至清乾隆初年,僅存越王台遺址。現在恢複重建的越王樓占地面積84.2畝,共15層,有鬥拱4636個,呈唐式昂鬥飛檐歇山式,設計抗震級别7.5級。整個樓閣風格繁複,氣勢與當年相比毫不遜色,其99米的高度也超過57.2米的滕王閣、52.6米的黃鶴樓、32米的嶽陽樓,為全國仿古建築之最。
越王樓内部的連環畫,講述了李貞父子的人生經曆。值得一提的是,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稱帝,李貞父子因舉兵起義被滿門抄斬,直到唐玄宗末期才得以平反。因此李白的那首“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在當時沒敢提“越王”二字,将其改為危樓。
登上越王樓頂,可以360°俯瞰綿陽主城區全景。一汪碧綠如翡翠的江水從市中心流淌而過,東方紅大橋上穿流如梭的車輛、市中心的高層建築,以及不遠處三江彙流的壯觀景象盡收眼底。擡頭仰望,天空仿佛近在咫尺,讓遊人更真切地體會到“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語境。
越王樓外懸挂着199盞宮燈,大小夜景燈具超過10萬盞,每到傍晚時分這裡就會上演美輪美奂的燈光秀。夜幕下的涪江兩岸燈火輝煌,絢麗多姿,配合着優美的背景音樂,宛如一幅動态的美麗畫卷呈現在眼前,讓遊客感受到“東風夜放花千樹,涪江兩岸不夜天”的璀璨夜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