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清明來臨,想起了寒食節,想起了蘇轼的《寒食帖》,想起了蘇轼在貶谪黃州時的境遇。于是從書架上找出林語堂的《蘇東坡傳》品讀“東坡居士”。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元豐三年(1080年),蘇東坡因”烏台詩案“貶谪到黃州,“蘇東坡由現在起,于情勢所迫,要一變而為農夫,由氣質和自然的愛好所促使,要變成一個隐士”。黃州(今湖北黃岡)是長江邊上一個窮苦、偏僻的小鎮,在漢口下面約六十裡地。蘇東坡拖家帶口一行剛到黃州,住所淺陋,手頭拮據。為了生活養家糊口,他向太守讨了在黃州城東的一塊地種田,聊以溫飽,此地後來因蘇東坡而得名“東坡”。東坡居士也在此誕生。
這塊地大約十畝,距離他居住的臨臯亭大約一裡多地,蘇東坡每天往返這條髒泥路。農忙之餘,他到城裡喝點小酒,喝醉了就寫了一首流浪漢狂想曲,名之為《黃泥坂詞》,結尾“月明兮星稀,迎餘往兮餞餘歸。歲既晏兮草木腓。歸來歸來兮,黃泥不可以久嘻”。一詞可窺他苦中求樂的樂觀度态。
他在給朋友的信中說道“離居去江無十步,風濤煙雨,曉夕百變,江南諸山在幾席,此幸未始有也”。“此地是夠美,但是其風景之美,主要還是來自詩人的想象。他對那棟夏天對着太陽的簡陋小房子,情有獨鐘,别的旅客一旦真看見,就會廢然失望的”林語堂寫道。
蘇東坡在他的劄記裡寫道:“東坡居士酒醉飯飽,倚于幾上,白雲左繞,青江右回,重門洞開,林巒岔入。當是時,若有思而無所思,以受萬物之備。慚愧,慚愧。”一封寫給範鎮兒子的信,語調則近诙諧,他說:“臨臯亭下十數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飲食沐浴皆取焉,何必歸鄉哉?江水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聞範子豐新第園地,與此孰勝?所以不如君者,無兩稅及助役錢爾。”
竹仗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于是他和他一幫酒友的夜遊引起了有趣的謠言。
有一次東坡和朋友夜遊,在江上一個小舟中喝酒, 夜晚的天空極美,他喝的微醺,興奮的唱詞道:“夜飲東坡醒複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觳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第二天,謠言傳到太守耳朵裡,說蘇東坡到江邊,雇了一舟,寫了這首告别詞,順流而下逃走了。這可把太守吓壞了,因為他有職責監視蘇東坡不得越出他的縣境。他立刻到蘇東坡家裡查看,結果發現蘇東坡尚卧床未起,鼾聲如雷,仍在酣睡。更沒想到的是這謠言也傳到了京都,甚至傳到皇帝的耳朵裡。
第二年,發生了一個更嚴重的謠言。蘇東坡胳膊上患有痼疾風濕,後來右眼也受了影響,于是他幾個月閉門不出,誰也沒見到他。恰巧的是,曾鞏在另一省死亡。于是乎又一個謠言傳開,說蘇東坡也在同天去世,二人一同玉樓赴召,同返天庭了。當時皇帝正在吃午飯,聽到此事,胃口又全無,歎了口氣說:“難得再有此等人才。”一聲歎息離桌而去。
這消息也傳到蘇東坡好友範鎮耳朵裡,他哭得很傷心,吩咐家人去送喪禮。随後一想, 應當派人到黃州打聽清楚才好。打聽才發現傳聞失實,都起因于蘇東坡數月閉門不出的緣故。蘇東坡給範鎮的回信裡說:“平生所得毀譽,皆此類也。”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林語堂說:蘇東坡這種解脫自由的生活,引起他精神上的變化,這種變化遂表現在他的寫作上。他諷刺的苛酷,筆鋒的尖銳,以及緊張與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現的,則是一種光輝溫暖、親切寬和的诙諧,醇甜而成熟,透徹而深入。在蘇東坡完全松弛下來而精神安然自在之時,他所寫的随筆雜記,就具有此種醇甜的诙諧美。他開始在他的随筆裡寫很多漫談偶記,既無道德目的,又乏使命作用,但卻成了最為人喜愛的作品。
林語堂寫道:不管在什麼情況之下,幸福都是一種秘密。但是憑蘇東坡的作品而研究其内在的本性,借此以窺探他那幸福的秘密,便不是難事了。蘇東坡這位天縱大才,所給予這個世界者多,而所取自這個世界者少,他不管身在何處,總是把稍縱即逝的詩的感受,賦予不朽的藝術形式,而使之長留人間。在這方面,他豐裕了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他現在所過的流浪漢式的生活,我們很難将其看作一一種懲處, 或是官方的監禁。
他享受這種生活時,他給天下寫出了四篇最精美的作品:一首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兩篇月夜泛舟的前、後《赤壁賦》; 一篇《記承天寺夜遊》。單以能寫出這些絕世妙文,仇家因羨生妒,把他關入監獄也不無道理。赤壁夜遊是用賦體寫的,也可以說是描寫性的散文詩,有固定的節奏與較為寬泛的音韻。蘇東坡完全是運用語調和氣氛。這兩篇賦之出名不無緣故,絕非别人的文章可比,因為隻用寥寥數百字,就把人在宇宙中之渺小的感覺道出,同時把人在這個紅塵生活裡可享受的大自然豐厚的賜予表明。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樯橹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林語堂不無羨慕地說:蘇東坡現在過的是神仙般的生活。黃州也許是啾隘肮髒的小鎮,但是無限的閑暇、美好的風景、詩人敏感的想象、對月夜的傾心、對美酒的迷戀一這些合而為一,便強而有力,是以使詩人的日子美滿舒服了。莊稼已然種上,無金錢财務的煩心,他開始享受每一天給他的快樂。 ”林語堂寫道。"他有一群朋友,像他一樣,可以把時間自由運用,而且還在一方面像他,身上金錢不多,身邊空閑不少。
讀到這裡,我已被蘇東坡的生活态度電到數次,也被林語堂先生的文采震暈。東坡居士大才,林先生何嘗不是。文中大幅引用林語堂先生原話一是與大家共賞林先生的精彩作品,二是不忍也無能去動一字一句。
王國維說:“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是的,境界并非單獨指景物,喜怒哀樂也是人内心中的一種境界。因此能寫出真景物、真感情的作品,才能說是有境界,否則就沒有境界。
東坡居士不正如此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