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靈珊凝望他的臉,驚道:“大師哥,你也生了病嗎?怎地瘦得這般厲害?”令狐沖搖搖頭,道:“我沒生病,我……我……”嶽靈珊陡地醒悟,突然哭了出來,道:“你……你是記挂着我,以緻瘦成這個樣子。”
這是《笑傲江湖》第八章中的片段,令狐沖因過于思念小師妹而茶飯不思,日益消瘦。讀到這裡,很多讀者可能已經猜到了,今天要為大家從中醫的角度講一講思慮過度是如何損傷脾胃的。
《黃帝内經》裡提出“脾在志為思,思傷脾”,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的思慮與脾有關,思慮過度則傷脾。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覺得“心裡老想着事兒”對身體有害,那麼思慮過度到底是如何導緻脾胃受損的呢?下面就為大家具體分析分析。
思慮過度導緻脾病的機理主要有兩方面内容[1]:
一是思則氣結。《素問·舉痛論》有雲:“思則氣結,……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即思慮過度則心神凝聚太過,簡單來說,心神凝聚太過就是長時間聚精會神的意思。因神可禦氣,神凝太過則氣亦止而不行。神控制着氣,神凝聚一處,氣也聚集于此,就像生活中一個人如果長期、時刻聚精會神、過于執着于一事物時,那麼日久或過度便會形成氣滞、氣機不暢等氣機失調病變。小說中令狐沖或許就是這類病變,古代醫案中也有關于思則氣結的相關例證,《續名醫類案·郁證》便記載,一女,其母親因病而故,後此女太過思念,不欲茶飯,郁郁寡歡,整日昏沉,終緻肌肉漸消。這一病例,也正體現出思慮過度以緻氣結,氣機失常,脾氣不升,進而出現不思飲食、情緒低落、神疲乏力、肌肉漸消等全身氣機失常的病變及脾氣虛病證。
二是思則氣血損耗。如《三國演義》中提到:“亮之睿智無人能過,亮之恪盡職守亦無人能過,卧龍一生,發隆中,戰赤壁,籌兵糧,扶後主,伐中原,年僅半百,逝于五丈原者,積勞成病使然。”顯而易見諸葛亮早逝的主要原因是因思慮過度而積勞成疾,《素問·太陰陽明論篇》雲:“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氣,氣日以衰”。過思傷脾,脾胃受損,不僅不能正常給予四肢布散水谷精微,髒腑亦得不到其精微濡養,久而久之,終至氣血乏竭。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2]緊張考生的唾液澱粉酶活性顯著下降, 提示思慮過度, 消化腺分泌功能會受到抑制。這提示大腦與胃運動功能密切相關。又有研究表明在情緒變化等心理應激時, 唾液澱粉酶變化比皮質醇水平變化顯著且反應迅速, 這說明心理變化與消化功能密切相關[3]。有數據顯示急性心理應激可以增加腸道氯離子和水、黏蛋白的分泌和刺激腸道蠕動而引起腹瀉[4,5]。這些研究表明“思障”狀态可明顯地影響胃腸道運動與分泌功能。
對于“思傷脾”的治療,一方面,因所傷為脾,所以我們常從疏肝解郁、健脾和胃等角度來調理脾胃髒腑功能從而改善全身症狀,另一方面,病之本在于“思”,在治療脾胃病的同時我們建議患者前往心理專科進行咨詢疏導。對于本病的預防,在生活中我們自己要樂觀豁達,避免思慮過度傷及脾胃;同時也要為他人着想,盡可能做到多陪陪家人,常聯絡親友,不要使任何一位愛自己的親友過于牽挂、因“思”而傷脾。
好消息!!!考慮到大家夥兒平時可能比較忙,沒時間浏覽那麼多頭條消息,李志紅醫生現已開通微信公衆号,大家可以掃一下下方二維碼關注,更方便的了解消化系統疾病,呵護健康,“胃”您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曹乾, 陳丹, 任紅豔. 從《黃帝内經》看“思傷脾”[J]. 河西學院學報, 2018, 34(05):45-47.
徐華模, 羅再瓊, 古樹林, 等.考試對19例學生唾液澱粉酶活性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1995, 14 (5) :229.
Van Stegeren AH, Wolf OT, Kindt M.Salivary alpha amylase and cortisol responses to different stress tasks:impact of sex[J].Int J Psychophysiol, 2008, 69 (1) :33-40.
Saunders P R , Kosecka U , Mckay D M , et al. Acute stressors stimulate ion secretion and increase epithelial permeability in rat intestine[J].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Gastrointestinal and Liver Physiology, 1994, 267(5):G794-G799.
Lenz H J, Raedler A, Greten H, et al. Stress-induced gastrointestinal secretory and motor responses in rats are mediated by endogenous 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J]. Gastroenterology, 1988, 95(6):1510-7.
歡迎轉發本文~ (謝絕轉載)
聲明:本文章僅用于科普,若讀者有就醫意願及需求,可以選擇以下時間看門診(同時攜帶全部的檢查資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