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向尚瞰 讀史專欄作家
還是讀小學的時候,我就讀過一篇《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說的是宋代著名學者司馬光小時候和同學捉迷藏,有個小朋友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裡,其他孩子見了這突發事故,一個個都急得團團轉,不知如何是好。
這時,惟有司馬光沉着冷靜,急中生智,用石塊砸破水缸,讓水缸裡的水嘩嘩流出,使掉進水缸的小朋友終于得救了。從這個小故事中,可見碰到意外事情發生的時候,沉着的對待,冷靜的處理對我們是多麼的重要!
至于在極端的情況下,沉着冷靜的應對就更為重要了。許多人都讀過《三國演義》,我想大家對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群儒,魯子敬力排衆議”一定印象都很深。
公元208年,曹操統一了北方,統率号稱百萬的大軍南下,矛頭指向荊州的劉表、劉備、與江東的孫權。劉表新亡,次子劉琮吓得不戰而降;劉備怆惶撤退到夏口(今漢口),幾乎全軍覆滅。
在這危急關頭,劉備除了聯合孫權抗曹之外,别無選擇。諸葛亮受命于危難之際,隻身随魯肅過江、遊說東吳君臣聯合抗曹。
時值劉備新敗,曹操大軍壓境,東吳上下主降之風日盛。在此情勢下,諸葛亮以其特殊的沉着冷靜,滔滔辯才,同東吳群儒展開了一場舌戰,使對手一個個皆成“口”下敗将,并最終說服了孫權,使孫劉聯盟共抗曹操的局面得以形成。
綜觀舌戰群儒的整個過程,諸葛亮在東吳諸儒的诘問中從容應對,冷靜分析,縱橫捭阖,遊刃有餘,終使“張昭并無一言回答”,“虞翻不能對”, “步骘默然無語”,“薛綜滿面羞慚,不能對答”,“陸績語塞”,“嚴峻低頭喪氣不能對”,“程德樞不能對”,以至衆人“盡皆失色”。真可謂“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三寸之舌能抵百萬雄兵。
試想,諸葛亮獨自一人,面對的又是一大群東吳主降謀士的诘難與攻讦,他如果不是沉着冷靜,從容面對,逐步以守為攻,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喻之以義,節節取勝。而是心浮氣躁,沖着人發火,即使你有三寸不爛之舌,最終還是要把事情弄僵,不能使人心悅誠服。
平日看電視中的許多法制教育節目,常見到一些犯罪嫌疑人,他們開始并無殺人的動機,與被害人也無什麼深仇大恨,大都因感情沖動,一時情緒失控釀成惡果,事後當事人無不後悔不叠。其實,生活中有許多矛盾不是靠肢體力量,更不是靠魯莽行動所能解決的,而需要沉住氣,在冷靜思考後因勢利導才能化解掉。
明朝松江太守趙豫有一個特别的斷案法則:每次見到告狀的人,總以“明日來”三字打發其回家。開始人們不理解,于是有了“松江太守明日來”的谑謠,可趙豫為什麼要這樣做?卻有他的道理,他認為:來告狀的人,并不一定因為事情有多麼嚴重,有時隻是一時失去冷靜的沖動而已,讓他回去靜下心想想,或許會改變主意。
事實上,很多事情在氣頭上,總覺得大得不得了,非要争個我高你低,甚至你死我活,可事後冷靜思量,不過小事一樁。所以遇事沉住氣,别沖動,先把自已的頭腦冷靜下來,再作處置,很有必要。
沉着、冷靜是一種優良的心理素質和思想修養境界,源于心之甯靜,它意味着在認知活動及實踐活動中,不受喜、怒、哀、樂情緒的幹擾影響,在各種特殊應急狀态下能夠保持情緒的穩定性。有的人沉不住氣,冷靜不了,或是心胸狹窄,或是驕橫自傲,說到底還是自身修養不夠。修養好的人,能夠自覺克己律己。受到挫折時,不至于唉聲歎氣;獲得獎賞時,不至于忘乎所以;有錢有權時,不至于趾高氣揚;待人處世時,不至于浮躁輕狂。
古人說:“三思而後行”。三思的過程,就是用腦子的過程,也就是讓人冷靜下來的過程,就是産生智慧、辦法、對策的過程。一個頭腦容易發熱、發漲,甚至炮仗性子一點就爆的人,是談不上有多少智慧的,當然也不會把矛盾解決好。
人是會思想的動物,必須靠理智活着,而不應該被情緒所左右,有人說得好:“人用自己的理智活着,愚蠢的人也會變得聰明;人用自己的情緒活着,聰明的人也會變得愚蠢。”我們何不把這句話刻進自已的心裡去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