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想認真提問怎麼回答

想認真提問怎麼回答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1 04:25:18

(本文首發于“劉潤”公衆号,和170萬讀者一起洞察商業本質,歡迎訂閱)

在一場會議裡,一次溝通裡,你幾乎必然會涉及到三件事,那就是:

提問、回答、給建議。

這三個問題應該怎麼來處理?

我們來聊聊。


1

提問

首先,提問的心法是好奇。

什麼意思?

我們先來看兩組問題。

“你為什麼不這樣做?”

“你考慮過我的感受嗎?”

這類問題,背後往往隐藏着埋怨和責怪。

問出來,非但得不到想要的回答,隻會讓對方開啟防禦模式,然後反擊你。

這叫反問、質問,不叫提問。

“你了解我這個行業嗎?”

“你知道怎樣減肥最有效嗎?”

對方大概率,可能不知道。

于是你開始滔滔不絕,自問自答:

“我們行業主要有三種業态,都有......”

“我知道有好幾種減肥方法,特别有效,我給你講講。”

這種問題,叫設問,也不是真的在提問。

你這是以請教之名,行指教之實。

“為什麼明星老是容易出問題,動不動上熱搜?”

“為什麼你公司就沒有能力很強的員工呢?”

這類“為什麼”問題,已經暗藏假設,預設判斷了。

直接會引導對方去找原因,而忽略問題本身是不是事實。

明星真的容易出問題嗎?

你公司真的沒有能力強的員工嗎?

不一定。這隻是提問者自己的觀點而已。

這叫預判、預設型問題。

這些,都不是好問題。

而一個好問題,是具有建設性的,富有創造力,真誠而開放的。

這要求我們,滿懷好奇地去提問。

我是真的好奇,“你的人際關系處理的真好,你都是怎麼與人溝通的?”

“你們公司是如何招聘員工的?今年的目标怎麼定出來的?又是怎麼去考核的?”

“新能源車的未來如何?”“太空旅行的核心技術是哪些?”

“阿裡和騰訊如果互通生态了,會怎樣?”

這些,我是真的好奇。

好奇的心法是,我想知道東西,我想獲得新知,而不是我想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告訴你東西。

是我想獲得,而不是我想輸出。

是我想請教,而不是我想指教。

這樣提問,才能激發人們的好奇心,讓人不斷思考、真正學到東西,甚至獲得洞見。


2

回答

怎麼回答問題?

這還不簡單,問什麼答什麼啊。

沒錯,回答的心法就是,直接回答。

就這麼簡單?

對,簡單。但往往很多聰明人,卻做不到。

為什麼?

有時候,因為聰明,我們容易去揣測對方問題背後的問題,猜測對方的動機。

我舉個例子。

經理:小張,公司最近業績如何?

小張:公司二季度銷售額是1億,利潤300萬。現金流5000萬。昨天股票收盤價是每股17塊。

經理:然後呢......

小張:噢,好像還有一些特别虧損的部分,扣稅之後,利潤是180萬。利息還支出了5萬。

經理:所以呢?

小張:額,還有,我們現在的銷售成本是......

經理:我是問你“業績怎麼樣?好還是不好?是增長了還是下滑?”

小張:哦!似乎是漲了不少。

經理:好的,有上漲就是了,我知道了。

小張的回答,給出了一堆很詳細的數字,看似對公司業績了如指掌,但實際上數據之間沒有對比,也完全沒有傳遞經理想要的信息。

他在揣測,“經理為什麼問我這個問題,是不是想考察我最近有沒有偷懶?”

于是,他先展示了自己對數字的熟悉度,而繞開了真正的問題本身。

再比如,老闆問:“今天公衆号關注人數漲了嗎?”

直接回答:“沒漲”,或者“漲了200”,就結束了。

别說,“其實我們每周的分布是不均勻的,有的時候會漲,有時不漲。”

你就直接回答我,多少個。

這叫做直接回答問題。

回答者常常不關心問題,而去關心提問者的動機,他為什麼問我這個問題。

然後去回答動機,反而繞開了真正的問題。

思考動機,是因為我們心中缺乏安全感。

不要試圖回答問題背後的問題。

而且,有時我們不僅是揣測對方的本意,甚至會為了給對方留下好印象而自我保護。

比如,有人問:“你們公司有多少人?”

你不要想,“他問我多少人,是不是覺得我公司小。”

然後,你不直接回答“人數”這個問題,而是回答說:

“一個公司其實最重要的是能力”,“一個公司最重要的是影響力”。

“我們曾經做過這個,做過那個”。

這全是廢話,你幹嘛要揣測提問者,又為什麼要有偶像包袱。

你就告訴他,“我們公司有13個人”。

如果他真的認為你公司很小,那就讓他這麼認為。

君子自污,把優越感留給别人,你就會活的很自如。

也放下那種執念,那種要留下一個好印象的執念。

在一個信息透明的公司裡面,無論對内還是對外,都應該鼓勵正面回答問題。

談到任何的問題,就直接回答。

如果有錯誤,就立刻改正。

不要因為聰明、優秀、有偶像包袱,而增加自己的溝通成本。

培養這種直接的溝通文化,效率會大大提升。


3

給建議

給建議,心法是滿懷關愛。

“你應該這麼做,那麼做是不對的。”

明明是給建議,但我們很容易講着講着進入一種狀态,一種批評别人的狀态。

但這不是你的初衷。

你的初衷是期待他改變,希望他提高,希望對方好的。

如果你心中裝着關愛,你可以這樣說:

“我有一個想法,這個想法是這樣的,我給你講講看。”

“我分享一個觀點給你”,“我拿個東西給你”。

“我給你”,而不是“你應該”、“你是錯的”。

給建議,最怕的是,覺得自己比别人厲害。

一給建議,就像訓孩子。

注意,給建議,不是一個證明我比你強的機會。

給建議,我是來解決問題的,我是來幫助你的,我是希望你成長的。

同時,接受建議的人,也應該心懷善意。

聰明人,優秀的人,有時很難接受别人給你建議,因為你心中有一種不可被挑戰的優越感。

“你的建議,我早就考慮到了,我早就知道了。”

“我其實早想到了”,你其實想說的是我比你聰明。

“你說的這個,我為什麼不做,是因為......”面對建議,總是去解釋,也是在試圖維護自己的正确性、優越感。

不要解釋,先聽,維護别人的善意。

給建議,記住,滿懷關愛,釋放善意。

接受建議,就像照鏡子,不斷地照鏡子。

記住,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最後的話

如何提問、回答、給建議?

這三個溝通問題怎麼處理?

帶上這3個心法:

1,提問的心法是好奇。滿懷好奇才能激發創造力。

2,回答的心法是,直接回答。降低溝通成本,效率大大提升。

3,給建議,心法是滿懷關愛。同時,擁有海納百川的心态,接受建議。

這3個心法,不僅适用于會議溝通、私董會,也能用在公司内部溝通、日常溝通等等場景。

希望能給你一點啟發。

想認真提問怎麼回答(如何提問回答給建議)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