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最後的歸宿趙本山

最後的歸宿趙本山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2 22:17:01

最後的歸宿趙本山(我十分想見趙本山)1

最後的歸宿趙本山(我十分想見趙本山)2

1996 年 2 月 18 日,除夕。鼠年的春節晚會上,趙本山演了一個叫《三鞭子》的小品,多年後他在博鳌論壇上回憶說“凡是我想深刻的小品,都是不好笑的。”

這個不好笑的小品在春晚播出 4 個月之後,一個嬰兒誕生在了上海闵行區七寶鎮。

最後的歸宿趙本山(我十分想見趙本山)3

老可兒

新浪微博 :@ 小可兒有剁不光的手

職業 :“B 站 up 主”,阿婆鎮創始人

代表作:【春晚鬼畜】趙本山:我就是念詩之王!

老可兒這樣一個在上海土生土長的孩子,好像沒有受到任何“海派幽默”的影響,他記憶中的春節,都是吃完年夜飯,急急忙忙跑回自己房間跟朋友玩彩虹島、街頭籃球、泡泡堂、極品飛車和CS這些遊戲。一旦聽到長輩們喊“哦!趙本山來咯!”,就馬上暫停手上的遊戲趕緊跑出去看。對他來說,沒有趙本山的春晚根本不是春晚。

最後的歸宿趙本山(我十分想見趙本山)4

春晚對于這個年輕的男孩來說,是唯一一個能把全家人聚在一起看,而父母不會吵着換台的神節目,不清楚它為什麼有這樣的魔力。後來長大了他才慢慢發現,春晚的意義并不在節目本身,而在于它是大家聚在一起的介質,當人沒了感情,介質也自然沒了存在的意義。

2004 年除夕夜,小學二年級,老可兒期末考試考了全年級第一名,語數英總分 299.5 分,他的父親跟親戚吹了一整個寒假。那個除夕夜,他覺得前所未有地自由,吃完年夜飯之後就跟哥哥兩個人在房間裡打《NBA LIVE 2003》,當聽到外面大家在說某個小品演員上台了,就暫停遊戲,坐過去看一會兒,看完再回去打遊戲,彼時的他,感覺擁有了全世界。

在他看來,小時候的春節是單純的快樂,春晚的小品也是單純的快樂,能給人帶來很多的笑料,但是現在就感覺小品沒那麼有趣,小品裡更多的是宣傳正能量,強行用一些在網上被人用爛的梗去拼湊笑料,不知道是他變了,還是小品變了,還是他們都變了。

高二之後,老可兒獲得了一個出國上學的機會,他去美國惠頓高中 (Wheaton Academy), 在兩年的平面設計課程後被藝術創作吸引,後考入芝加哥藝術學院。芝加哥藝術學院沒有特定的專業,可以選修一切與藝術創作相關的課程。當時他選修了藝術與科技(Art & Technology)、藝術史和核心課程。

最後的歸宿趙本山(我十分想見趙本山)5

初到美國的老可兒覺得自己很孤獨,但是天生不怕生的性格讓他很快融入了中國留學生的圈子中。但是在某個特殊的情景内,他仍然會産生難以自抑的思鄉情結。除了生病和懷念家鄉的飯菜,最讓他難過的就是春節,那些年他都沒有看過春晚的直播,隻是掐着國内的時間,在 0 :00 到來時,給家人發去祝福的短信。翻着歡天喜地的朋友圈,他覺得自己仿佛身處另外一個世界中的孤島。

這種情況沒有持續很久,大一時,老可兒因為一些家庭原因以及對芝加哥藝術學院校風的不滿,辍學回國。

跟其他“95 後”一樣,這代人的成長軌迹都離不開互聯網,老可兒不僅不例外,而且還是一個網絡嗅覺極其敏感的人。他 12 歲的時候接觸了自制視頻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先是從一個遊戲解說視頻愛好者轉變成了遊戲解說視頻的制作者。後來接觸了ACFUN,也就是我們熟悉的“A 站”。這之後,他好像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所在,開始在這些平台上傳視頻,也成了“Up 主”,這些經曆,好像早已注定了這個孩子日後會引爆互聯網。

最後的歸宿趙本山(我十分想見趙本山)5

用動漫和二次元文化結合小品的想法,看似偶然,但是當你知道了他背後的故事之後你會發現,這其實是必然。老可兒對鬼畜視頻的理解,總結起來就是用音樂創作和視頻混剪的方式把生活和網絡上有趣的東西變成一首歌。在他眼裡,國内鬼畜文化是一種當代中國互聯網流行文化和亞文化創作者碰撞的結果。你在鬼畜裡既能看到主流文化的熱點,又能看到亞文化的梗。

跟那些喜歡了動漫二次元才成為 Up 主的人不一樣,老可兒是先成為了 Up 主之後才喜歡上了動漫和二次元。2018 年 2 月,又是一個農曆新年,家裡和網上所有的人都在表達對趙本山小品的懷念,老可兒突然靈光一現,好像短路的思維瞬間被接通一樣 :“為什麼不把趙本山的經典台詞剪成一首歌呢?”這個想法在他腦海裡萦繞開來,揮之不去。趙本山的小品台詞家喻戶曉,他小品的包袱抖得出人意料,非常有趣,笑點也能夠雅俗共賞,而且節奏和旋律都十分洗腦,好像很難再找到傳播量如此之廣的好素材,結果證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

在 2018 年的最後一個月份,他的作品《【春晚鬼畜】趙本山 :我就是念詩之王!》火了,火到脍炙人口,火到無以複加,打開某手平台,趙本山的弟子們都在傳唱,想必小品之王趙本山也一定看到了。這個作品火了之後,給老可兒增加了不少信心,現在的工作是他非常喜歡的,能把視頻創作作為全職工作讓他感到非常幸運和滿足。在過去的一年裡,特别是這個作品爆紅時,讓他收獲了很多粉絲。自己的作品也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隻是在創業方面因為經驗不足虧損了不少,也因為以前作為自媒體言行不夠謹慎,掉了很多本該不用掉的粉。“讓創作者成為一個正經職業”一直是他的夢想,而創立“阿婆鎮”是他實現夢想的第一步。

阿婆鎮創作者社區是由老可兒創立并正在努力經營的 Up 主服務團隊及 Up 主團隊,目前由包括他在内的五位 Up 主以及前後期服務團隊構成。啟動資金是從媽媽那要來的。2019 年,他主要的計劃就是能把這筆錢還給媽媽,具體做法是走生活 Vlog 型和音樂類的視頻,也更想往台前走走,大家能看到他更多的視頻,他也能繼續為自己的夢想努力。

最後的歸宿趙本山(我十分想見趙本山)7

老可兒的哔哩哔哩音樂大賞獎杯和哔哩哔哩十萬粉絲銀電視獎杯

最近幾年,這個 23 歲的小夥子經曆了很多事情,對春節有了不一樣的感受,尤其春節期間走在上海無人的街頭,會有很多感慨 :以前都是大家互相問候新年好,能放鞭炮的時候還會放鞭炮,放煙花,還會塞紅包,會打電話給在異地的親戚朋友送去問候。而最近幾年大家都是拿着個手機搶紅包,群發祝福,沒有什麼過年的氣氛,他很懷念那個跟家人一起吃年夜飯、吃春卷、八寶飯,吃完一起看春晚,放鞭炮的時代,也無比懷念他作品中的念詩之王,趙本山。

感受一下,《念詩之王》

最後的歸宿趙本山(我十分想見趙本山)8

過去兩年,黑龍江佳木斯人胡效恺在 B 站上把趙本山的小品合集看了個遍。從1988年到2013年,央視的和地方衛視的,26 年來的作品,每個都不落。對一個東北人來說,趙本山的小品意味着什麼?他覺得是可以在家裡天天放的背景音。

最後的歸宿趙本山(我十分想見趙本山)9

胡效恺

新浪微博 :@ 頭像即遺照

職業 :編劇

代表作 :《林子大了》

東北的一切喜劇形式伴随他成長至今。小時候看《東北一家人》,他想着自己什麼時候也能寫劇本,沒想到長大後真的實現了這個夢想,他如今成為了一個情景劇編劇,作品有《林子大了》,這是一部 2017 年上線的情景喜劇,由郭德綱和郭麒麟主演。

在微博上,胡效恺算是個小網紅。你或許聽過,他的微博 ID 叫“頭像即遺照”,粉絲有 8 萬5000 多。最近他把頭像換成了賈叽叽叽叽叽叽叽畫的漫畫,是郭冬臨端着一把吉他,閉着眼,仰着一張胖臉,張開嘴癡迷地唱着,表情誇張的那一幅。他習慣發一些陌生人可能看不懂的、簡短的、有時沒有前後語境的内容,很像是一個梗,抛出來,待人琢磨。

比如,2018 年 12 月 31 日那天,畢贛的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公映。他在下午看完了電影(從微博來看中途可能睡着了),進行了評論,總體而言有好有差。随後,他又發了兩條 :“結尾非常尴尬,不足以導緻親嘴兒,不信你看今晚,是不是都潘長江吻鄭海霞”。“3D 要開始了,請你放下手機,叫醒身邊的鐵子。”底下有很多人評論,“哈哈哈哈哈哈哈……”。

新年第一個周一的上午,我在雙井的一個商場見到了胡效恺。他國字臉,帶着方框眼鏡,蓄着胡須,身材壯碩,身穿着一件牛仔夾克外套,頗有戲劇感。他今年整 30 歲,跟朋友在北京地鐵一号線的東邊合租了一個三居室。在這個空間内,他可以做到幾天不出門,有一台電腦就可以工作。他最近喜歡烹饪,幾乎每頓都自己下廚,擅長東北炖菜,他說,炖菜簡單。前幾天他卸載了外賣軟件,理由是外面的菜油都太大,這樣吃更容易胖。他樂于自嘲,“肯定是沒什麼鍛煉身體的項目,否則不會這麼胖。”

最後的歸宿趙本山(我十分想見趙本山)5

他的室友是沈陽人,他們是生活中的哥們兒,一個公司的同事,兩人同為《林子大了》的編劇。胡效恺入行時間短,沒活兒的時候,簡直是半失業狀态——第二季的劇本《能耐大了》交工是去年 7月份。此後的日子裡,他就基本待在家裡,看書、看電視、玩遊戲。偶爾和朋友們出去玩玩,前幾天去北戴河,還有一次充當了領隊,帶着朋友們去了一次中國的最北端——漠河。

在北京的生活還算自在,大多數到了 30 歲的北漂青年們都會焦慮未來該如何籌劃,是否能留在這個城市,有沒有錢買房。在這方面,胡效恺想得沒有那麼多。他對我說,他并無太多追求,更何況,如今能做一份喜歡的工作并且養得起自己,已是一件幸事。

“就到現在,我也想不到以後能幹什麼,索性就不考慮這個問題。我覺得不确定性太多,我也沒想到我能幹編劇,這些都是我學生時代想不到的事情,我覺得即便我想到了,可能也做不成,到時候弄得自己還挺痛苦的。”他說。

2011 年,胡效恺從哈爾濱一個三本大學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談不上多喜歡文學,畢業後也不知道該幹什麼,聽說銷售好像能掙錢,他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就在哈爾濱做了電話銷售。他在佳木斯底下一個縣城長大,哈爾濱畢竟是個大城市,他覺得挺好。

銷售這份工作做下來才發現不太适合,也不掙錢。之後,他又開了一陣零食店,結果幹倒閉了。又跟堂哥一起賣二手車,之後又去上海做了新媒體運營。總之,這些工作都是走一步看一步。2015 年夏天,胡效恺跟着當時的女朋友來到北京,做了幾份廣告文案的工作。剛開始掙得少,又換了一家。但那種工作環境,從早到晚大家都低着頭沒人說話,有事在微信群裡說,當面不交流。如今回憶起來都感覺壓抑。

最後的歸宿趙本山(我十分想見趙本山)5

終于,有個朋友問他,有沒有興趣寫劇本,他們那邊有個項目。他便加入到這家影視公司來。他運氣比較好,如果沒人介紹,一個完全沒寫過劇本的人入行會很難。公司和郭德綱的德雲社合作,為他們寫情景劇。《林子大了》是胡效恺第一個編劇作品,共 24 集,每集一個故事。他和兩個朋友一起,每人各領幾集,都有自己的風格,互相不幹涉。用了七個月時間完成。

故事圍繞一個叫大林的人展開,他來自“中國式”傳統家庭,從法學專業畢業後加入求職大軍,在經曆過多次面試失敗後,終于在“林子大了”咖啡館找到一份與初衷相去甚遠的工作——服務員。“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在這個咖啡館裡,一群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碰撞出各種喜怒哀樂的故事。

他是個純粹的新人,邊學邊寫,無知者無畏。回頭一想,竟然都不覺得過程有什麼艱難和痛苦。國内大衆熟知的情景劇,他基本都看過,除了《東北一家人》,還有《我愛我家》《武林外傳》《家有兒女》等等。包括趙本山的小品中那些感性的記憶,在他寫劇本時産生過一些影響。比如趙本山小品台詞裡有好多順口溜,“改革春風吹滿地,中國人民真争氣”。這種形式的台詞,他會用在劇本裡。

最後的歸宿趙本山(我十分想見趙本山)5

前段時間有個“匿名作家計劃”,又有兩位東北籍作家被人熟知,鄭執和班宇,再加上前兩年比較火的雙雪濤,三位都是沈陽人。在他們的小說裡,描摹了一個衰落的工業城市,以及普通人裹在時代陰影下的蒼茫人生。

不過,胡效恺說,他距離那種東北比較遠,“因為他們是在一個省會城市,我是在一個縣城長大,其實他們是一個所謂的共和國長子,他們經曆過那種工業城市應有的繁華,他們會描述這個東西,會通過自己的文筆去展示這種落差。

我覺得他們寫得很好,但是有的地方我體會不到,權當一個新的故事看,沒有那麼深有體會。”上大學時,他從未想過寫小說,也覺得沒有能力寫。他認為小說的門檻更高,需要在細節上下很大的功夫,而劇本可以不用特别注重。

這一定程度上也和縣城的生活有關。他描述那個縣城,精神和物質都很匮乏,生活無非就是上網吧和打籃球。那是北方最普通的一個貧困縣,能去的景點隻有一個水庫,電影院隻有一家,後來還倒閉了。網吧倒是很多,高二的時候,他幾乎沒怎麼上過學,一直去網吧,現在想想這種生活很荒廢,也很無聊。

跟大多數北方人一樣,胡效恺的春節記憶,就是一大家子人坐在一起看春晚,那是他小時候覺得過年最溫馨的場景之一。看完了趙本山的小品,就是東北所謂的“炮點”,小孩子們紛紛出去放炮。

春節之後,地方台都會循環播放着春晚的小品,一直在電視上出現,百看不厭。趙本山的小品成為他無聊年代裡一種獨特的記憶。

黃宏、鞏漢林、潘長江這些小品演員也是東北人,但從他們的小品風格來看,不會讓人立刻意識到,那就是東北人的形象。一提到趙本山,在胡效恺看來,那就是東北喜劇的标杆。他記得,在 80 年代末,最早趙本山和鞏漢林合作,有一部叫《如此競争》。鞏漢林是賣十三香的,趙本山扮演一個賣報的盲人,兩個人因為地盤問題一直鬥嘴。

最後的歸宿趙本山(我十分想見趙本山)5

他最喜歡的還是 1991 年,趙本山和楊蕾飾演的《小九老樂》。兩人演了兩口子,趙本山背着媳婦借了 500 塊錢,媳婦給他過生日時把這事給捅破了,兩人發生一些争執,但最後也化解了。趙本山飾演的老樂是一個妻管嚴的形象,表演誇張,題材卻很生活化。

20 年之後的 2011 年,趙本山最後一次上央視春晚。他和小沈陽、王小利演了《同桌的你》。有一段是,趙本山飾演的老趙和王小利飾演的大程子坐在炕上喝酒,大程子提議,一會兒看電視裡趙本山的小品。老趙卻說,“拉倒,别提他了,我最不愛看他,年年都出來,挺大個臉。”

底下傳出觀衆的掌聲和笑聲。老趙又說 :“我不喜歡他啊,咱們喝酒啊好吧。”大程子說 :“我們都喜歡!”老趙說 :“你喜歡啊,像我們這些高雅的人看他那玩意兒太俗,受不了!”

這個對話在央視重播時,被删去了。網上都在解讀,這是趙本山的暗諷。這個橋段讓胡效恺感到傷感。從那之後,他覺得沒有趙本山的央視春晚也沒什麼意思了,也就不愛看了。

在東北,趙本山的小品伴随着他長大。如今在北京,則成為一個外省青年與家鄉的維系的一種方式。

最後的歸宿趙本山(我十分想見趙本山)14

編輯=李超

采訪 文=王暗 波子汽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